在即将到来的CBA总决赛,两队的内线强弱肯定是胜负的关键。两个队内线的对碰也是大家关心的比赛焦点,所以赛前先作一下分析也是有意思的。
一、“重型坦克”唐正东加NBA“蛮牛”的江苏重量级内线组合
唐正东的优势在于体重和力量。基本攻击动作有两套:
一是背对防守球员接球后利用重量强压两下,如果能够压到篮筐附近一米左右,就转身强行投篮。
二是背对防守球员接球后直接利用身体庞大的优势直接转身后,运球强压一步接近篮底强打投篮。
缺点主要是没有正面进攻能力,弹跳差,攻击半径短,而且技术动作简单。遇到有力量和身高的防守中锋就难以施展。问题是CBA中身高、力量都超过唐正东的球员的确不多罢了。
这两个进攻动作实际分别不大,对付没有力量的防守球员就特别有效。例如半决赛对云南的12号“麻杆”中锋,的确威力无穷。但是遇到云南力量稍微强一些的欧阳正景就马上失效,威力大减。这方面唐正东只能是巴特尔的徒弟了。
NBA“蛮牛”麦考伊有力量,有弹跳,有速度,而且篮底有一定的步伐组合。实力超过CBA的所有国内球员,自然威力不可低估。
但是分析起来他的主要进攻动作还是比较单调的,基本就是一个正面运球强压一步加转身组合的内线套路。
这个套路动作就是一般的球员运用也是容易收到效果的,他的威胁主要是进攻者强突的一步掩盖了他后转身的脚步位置,而且这个后转身是套路动作,完成起来可以不经过思考,是比较快的,防守者往往难以抢得其进攻转身的位置而失守。
虽然这个套路动作很多国内球员也会,但是在一个有力量,有弹跳,有速度的麦考伊的强力施展之下威力自然更加强大。特别是他运球强压一步力量巨大,CBA中没有几个球员能够经受得起这样的碰撞。如果他的第一步碰撞能够将防守球员碰离半个身位,那他的转身脚步就更是可以从容完成了。
其实八一的刘玉栋这个套路应用得也不错,所以在CBA中也难得几个球员能够防守他,这也是成就这个“战神”的一把快刀。
防守这个套路常见的有两种方法:
一是身体高大的球员能够有足够的力量正身顶住他的第一步强力碰撞(注意,不能侧身!),这时因为防守球员是正身的正面站位,套路的转身脚步就难以得到有利位置,就形成了极其有利的防守势态。这个方法适用于新疆和陕西“大猩猩”一类的外援(就CBA而论)。
二是有身高和步伐灵活的球员,第一步后撤(避免碰撞),利用自己的步伐灵活预先抢占套路的后转身位置。因为防守球员有身高,同样可以占据有利的防守势态。这个方法适合于广东易建联和杜锋这类的球员应用(杜锋可能高度不够)。
从技术特点来看,广东的积臣还是无法采用上面两种办法的任何一种,所以单独防守麦考伊总是处于极其被动的局面就不奇怪了。易建联的步伐又没有灵活到足以采用第二种方法的程度。所以广东不能采用单独防守麦考伊的方法,而必须利用江苏内线组合的缺陷进行协防。
江苏的内线组合的主要缺陷在于两个内线球员有着共同的技术缺点,就是攻击技术半径都不够远。所以进攻站位时就不能拉开足够的配合距离(如果勉强拉开也没有用,防守者可以放弃远离内线,不具备攻击威胁的球员来协防在内线的球员)。因为中锋与大前锋的内线配合最佳距离4米左右,近了不容易解决传球速度和接球者反应的矛盾,也容易被收缩的协防球员抢断。距离远了就容易脱节,联系不起来了。因为球员的技术特点是不容易在短时间内改变的,所以目前江苏的这两个内线组合不容易形成战术配合,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二、“黑水牛”积臣加“麻杆少侠”易建联的广东内线组合
体重处于“次重量级”的积臣,有弹跳(但是弹速慢),有篮底强攻能力,也有中近距离的攻击能力是他的主要技术特点(攻击半径在3、4米左右)。
主要的缺点是爆发力不够强,作为大中锋高度也不太够。而且传球技术比较差,在被封堵时往往传球失误,不能有效地转移进攻点。遇到高大、有力量的防守者就武功全失。目前最大克星是江苏的“蛮牛”麦考伊。但是尽管如此,一般情况下,他还是广东的内线主要攻防点。
就身体条件而论,易建联应该还是CBA中最有前途的大前锋人才。几乎具备了一个国际级大前锋的所有技术基础和条件。但是目前还太软,几乎是碰不得也靠不得的料。往往在内线碰撞中尽管防守者只是身体靠近,略有碰撞和挤压,就算完全没有手部接触,他自己也控制不住球了。就算勉强完成投篮也绝对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尽管他弹跳出众,往往能够演出几个超手扣篮的镜头,也还是摆脱不了“麻杆少侠”的影子。
我曾经称朱芳雨为“座地炮”,杜锋为“机会主义者”。但是最近因为他们的球风转变已经完全摆脱了这些形象,晋级“一级斗牛士”而正名。易建联最近虽然也有进步,但是离“正名”摆脱“麻杆少侠”还是有着一定距离的。
易建联的最具威胁的攻击点应该是高位的跳投。以他的身高和弹跳,加上是后手投篮,在这个位置CBA是没有任何一个球员能够对他封盖的。比赛中只能采用干扰和破坏他的投篮动作来降低他的命中率(问题是易建联的抗干扰性特别差)。
一个能够拉到高位实施攻击的大前锋在球队的战术配合中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易建联够强硬,比赛中立位于罚球点附近,保持与内线在4、5米左右的距离。进攻中能投(防守球员不贴紧),能突进内线强打(防守球员贴紧),能分(有球员协防和防守贴紧时),还能够冲抢篮板和看准时机空插。这就是现代大前锋的全套攻击套路。
但是全面掌握这些套路要求球员有身高,有力量,有弹跳,有速度和内线步伐和技术。而且还要求能够实施有效的中距离投篮和头脑冷静的分球技术。在NBA中,现在这样的大前锋已经几乎统治了内线。象邓肯、加内特、华莱士、马立昂等众多的球员都是技术全面的优秀大前锋。
中国球迷老是说中国的后卫不行,其实中国的大前锋与国际的大前锋差距更大而未被重视。在所有CBA国内球员中,别说具备这样全面技术的大前锋了,就是拥有这样基础条件的球员也不多见。易建联是其中最有条件者,难怪连NBA的“银发”教练也这样重视他了。
但是有基础条件并非等于拥有了这样的技术。易建联目前还是停留在一个具备这些条件的优秀苗子而已,离这样的大前锋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但是尽管如此,易建联与积臣的组合仍然是目前CBA的最合理的组合。只是在比赛中还难以体现更加强大的威胁主要有两点:
一是易建联常常没有力量占据在罚球点附近的有利攻击点,被防守者“赶”到三分区外,与内线的积臣配合联系就被割断了。
二是广东的这个战术体系还没有成型。在比赛中能够利用这样的优势进行战术配合不多。例如积臣经常跑到高位就意义不大。
目前在比赛中能够看到的战术是易建联在三分区附近,朱芳雨或王仕鹏利用积臣的掩护,空切到篮底接易建联传球。这个战术已经经常运用,效果也不错,还应该加以变化发挥的。
其实如果易建联能够强力占据罚球点附近的有利攻击点,形成一个131的攻击阵容,广东可以利用朱芳雨、杜锋和积臣三点构造出更多,更有效的内线攻击配合的。可惜现在还看不见,我认为有球员的原因,也有教练的因素。我们期望这样的组合效果能够早日出现在CBA赛场上,这对中国篮球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三、两个组合的决赛对碰预见
两个组合各有优势和缺陷。如果江苏的内线能够将广东的内线联系割断实施单独攻防,江苏占优。但是如果广东能够利用自己的组合优势,联合作战,则广东略胜一筹。
但是广东的内线还不仅仅是易建联和积臣的组合而已,大、小前锋摇摆人的杜锋还是随时可以加入内线攻防体系的一个强援。而江苏这边能够对内线支援的火力就有限得很了。所以如果战术调配合理,内线上广东应该是比江苏略略占据优势的。
所以CBA决赛,两队的内线碰撞必然非常精彩。球迷们将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