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冠军中学足球队:顶级师资开小灶 模式难复制

2013年01月16日09:58  中国体育报

  同济大学在校园足球联盟联赛中夺冠,主教练陶骆定还没有时间放松调整,又投入到了校队苗子的选拔。寒冷的午后,一批来自西安、大连、杭州等地的适龄学生球员聚集在同济的操场上,将足球当作敲门砖,争取进入这所知名学府的机会。

  看到大同中学的几个孩子在看台上换衣服,陶骆定走过去打招呼,通过两个多月的校园联赛接触,彼此早已结识。“这个学校真的不简单,他们的学生踢球漂亮,成绩也不逊色。”陶骆定从朋友陆兴海那里打听到,以九连胜称霸高中组联赛的大同中学足球队中,有9名学生即将参加高考,就算不享受任何政策,超过半数也可以达到本科线。

  “受益于单招、加分,这些年大同的足球毕业生一个不落,全都考上了大学。”陆兴海是这支荣誉之师的领队,据他回忆,在高考政策调整前,无论复旦还是同济,近三分之二的校队主力来自大同。“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佼佼者。”陆兴海如数家珍般地说道,“有的当上了援疆干部,有的考进了清华大学……”

  百年大同坚持德智体并进的传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足球队正是基于这种均衡的教育观念而诞生。“对足球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偏爱。”事实上,老校长杨明华本人并不痴迷足球,但在他的任期内,成绩优异的足球队受到格外重视,逐步打造成学校的体育与文化品牌。当时,一个“极端”的例子就是球场的使用权,为了保护草皮,普通学生一度“禁止入内”,此举甚至引来了争议。

  在陆兴海看来,有能力吃职业饭的毕竟少数,大同热衷于“两条腿走路”的体教结合模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学生的出路。入学时课业底子差,踢球又经常与学业冲突,在应试压力下,校队唯有通过“开小灶”来弥补差距。据陆兴海介绍,每天中午球员接受半小时的功课答疑,主要抓基础性的知识点,学校也尽量安排最好的师资。

  学生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默默付出的体育老师,拿5天的津贴,实际训练6天,暴晒与挨冻是家常便饭。杨明华至今清楚地记得,平时训练时间有限的足球队只能充分利用寒暑假,无论零下6℃还是高温42℃,教练从不缺席,直到小年夜才放假,大年初五又与球队一起集结。“不计回报,责任心强。”陆兴海深有感触。

  走访校园足球联盟,不少人推崇“大同模式”,但一个共同的看法是“难以复制”。以训练场地为例,偌大的上海能有几所中学拥有11人制的天然草皮球场?尤为难得的是,大同的校址位于市中心。再比如“进口”,大同下面有立达中学、大同初级中学两家单位负责前期培养,这样的体系架构比校园足球联盟提出的“一条龙”思路早了好几年。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在于“传统的力量”。杨明华感叹,“办足球队是历任校长对教育的一种追求”;陆兴海笑称:“即使以后来了新校长,也不会怠慢足球队。”

  大同中学可以成为榜样,若是全盘照搬,真的很难。(中国体育报 黄春宇)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