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2010年的中国足球,内心是复杂的,五味杂陈。一方面国字号球队全面失利,无一支有突破性发挥。另一方面,中国足坛荡涤假赌黑的行动力度之大令人惊叹。这种力度,在世界足球史上几乎都称得上是空前的,这难道不是中国足球未来最大的希望吗?
轰轰烈烈展开的校园足球行动,就像一盏朦胧却温暖、清晰无比的心灯,点燃着无数足球迷们的梦想。足球的历史是无法和社会前进的历史截然分开的,当然也和草根球星的成长史无法截然分开。
2010年让我们记住了邓卓翔这个名字。东亚四强赛上,他连过韩国三名后卫打进一球;世界杯前夕同法国队热身赛打进一记精彩绝伦的任意球。别小看了邓卓翔的这两个进球,它所折射出的意义非同一般,不是说逢韩不胜吗?不是说我们的球员踢不出那种什么电梯式落叶式任意球吗?不是说我们的球员缺少灵性、想像力和创造力吗?邓卓翔给了一个最好的回答。
不是中国人人种不行,不是中国人不会踢足球,一个发明蹴鞠的民族不可能玩不好足球,看看世界杯上的日本人韩国人,就明白某些人的言辞简直就是“乱我军心”的一派胡言。日本人是什么人种?和中国人的体质有什么两样?为什么日本人在南非世界杯前豪言夺冠?原因不外乎就是人家重视足球。日本人30年来独舞绚丽桑巴,坚持走技术化道路,狠抓青少年培养,如今算是尝到甜头了,力压丹麦喀麦隆再次杀进世界杯十六强,实在给力得很。
任意球就是个人想像的翅膀。本田圭佑和远藤保仁在世界杯上的任意球绝技,丝毫不亚于小贝、卡洛斯。日本人能踢出这样的球,中国人当然也可以,邓卓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关键是要勤于练习,业精于勤荒于嬉。还有一个问题,一个国家的足球底蕴是需要积累的,日本人的突破绝不是一飞冲天的结果,也是积跬步之千里的,比如特鲁西埃时期,依靠日本人学习桑巴的心得,一步步帮助日本各级国家队接连获得世青赛亚军、亚洲杯冠军、联合会杯亚军等显赫战绩,极大提升了日本国字号球队的自信心。
中国男足在亚洲杯和亚运会比赛中都没能实现突破,有负国人希望。对于这样的成绩,总结是必须的,而一味地找客观,推责任显然说不过去。比如,我们把亚洲杯的比赛说成是为了练兵,小组赛被淘汰是因为“我们的情报工作没有做透”等等。这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不要永远把亚洲杯、亚运会等洲际赛事或地区级赛事当成练兵和考察球员,面对每一项赛事,我们都应有打硬仗的准备,都要有夺冠的决心。如果我们在亚洲杯夺冠或亚运会夺冠或哪怕是打出一点精神,将会极大地激励球员的斗志和自信,自信也需要一点点积累,积小自信成大自信,这会让球员们受益无穷。如果你总说是在练兵云云,那还用国家队去比赛干吗?干脆大学生队去算了?如此,不仅得不到好的结果,还会极大地挫伤和打击国家队的士气,也不可能促进足球的整体发展。
2010,反赌扫黑,邓卓翔和冯仁亮,校园足球成为中国足球的关键词,虽然赛场上散落下一地鸡毛,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前进的希望。
女足冲击世界杯失败,四年不胜朝鲜,国青国少无缘世青赛世少赛,国奥折戟亚运会,这也是2010年的中国足球现实,正因如此,我们必须抓好青少年足球,相信中国足球必有触底反弹的一天。
但愿这一天会早些到来!
潘 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