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青少年培养纳入省市旗下 足协新政是救市还是倒退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9月26日09:30  长江商报

  在中国足球豪赌奥运失败之际,中国足协的一项救市措施已经递交到体育总局:就是借助“举国体制”,培养新的足球人口,打算借助城运会和全运会两大赛事,将整个中国足球青少年的培养重新纳入到各省市体育局旗下。

  当初,职业联赛初期的短暂成功,不仅使过去的专业队纷纷以俱乐部的形式与各省市体育脱钩,连青训体系也随之被拉入到所谓的市场化当中。可是,在诸般问题的作用下,中国的足球人口越来越贫瘠,18年缩水20倍。

  尴尬的现状,迫使足协必须对此作出改变,不管未来在管理体制上如何改变,足球首先是要靠人来踢的。在这份报告中,足协显然对过去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全面的否定,并且希望以全运会为突破口,重新借助举国体制的力量“催生人口”。

  这一方案不禁让人想到,前段时间篮管中心主任李元伟的“东莞讲话”。李元伟在讲话中提到:“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梯队建设,完善后备力量。个别不达标的俱乐部,让其退出CBA。”

  不过,对于这一“救市”方案,各界反应不一,支持的,认为确实可以解决后备人才枯竭的问题。反对的,认为是走老路,而且,培养资金是一个巨大的问题。本报综合

  一位足协官员直言——

  U18以下,俱乐部就不应管!

  “结合国内外的情况,我觉得中国的俱乐部就不应该管U18以下的球队。他们应和中国足协一起,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线队的管理和建设上,打好每年的升降级比赛。”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国职业联赛跌到如今的低谷后,青少年足球的光景也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最新的消息是,13亿中国人里,注册2010年伦敦奥运会的适龄球员仅有700人。

  对此,一位足协官员告诉本报记者:这绝非危言耸听,而是真实的数字。“青少年足球最好的时段,应该是1996年和1997年那会。2002年世界杯后,风向就开始逆转了。”这位官员告诉记者:个中原因,除媒体连篇累牍的“假黑赌”等报道令足球外在形象一落千丈外,俱乐部的一些做法也伤害了地方青少年开展的积极性。

  他举例说:现在许多俱乐部,对外宣称说建立了系列梯队,像U19、U17、U15、U13等,且选材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本地,而是从天南海北找来了20多个青少年,配以专门的建制。同时对各梯队主教练下达一些名次指标。

  这位官员表示:我国南北跨度大,南方人和北方人的身体发育规律不一样,青少年阶段,北方人更壮实高大,对抗时占便宜一些。在现实成绩的压力下,一些俱乐部梯队的主教练,便纷纷把目光瞄准那些北方青少年。以前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广州、上海、武汉等地,现在无论是一线队还是梯队,本地球员的数量已经越来越少。本来,这些地方走出来的球员很有特点,在以前的国家队中均有人选,像古广明、赵达裕、吴群立、李晓、申思、林强、蔡晟等,但现在呢?来自这些地方的国字号球员越来越少了。同时,外地青少年的进入,使得本地青少年想要进入当地俱乐部的难度增大,毕竟专业球队的名额就那么一点人。当越来越少的本地球员出现在本地一线球队后,当地青少年足球也就越来越青黄不接了。”

  他接着说:另外一个鲜为人知的现象是,由于俱乐部给梯队主教练定了成绩指标,客观上也造成青少年球队当中乱改年龄,以大打小的现象越发增多。可以说,整个中国足球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看到了你们的连续报道。的确,在青少年当中,篮球的风头已经盖过了足球,作为搞足球的人,我们不甘心,所以,看到中国足协下发文件征集意见,表示将扩大参加全运会和城运会的球队数量,并把青少年的培养重新归为省市体育局时,我是赞成的。”他说,结合国内外的情况,我觉得中国的俱乐部就不应该管U18以下的球队。他们应和中国足协一起,把主要精力放在一线队的管理和建设上,打好每年的升降级比赛。”

  本报记者 饶建平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我的2008’,中国有我一份力!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已有 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专题:国足征战世界杯预选赛专题 

更多关于 中国足球 的新闻

    ·改革30年30城市变与迁 ·新浪《对话城市》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