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女足滑坡三大因素 仓促新老交替换帅过于频繁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3月14日01:48  新浪体育

  新浪体育讯 不管女足在阿尔加夫杯上的最后一战结果如何,都将创造征战阿杯以来的最差纪录。曾经在这项女足小世界杯上两夺冠军、两夺亚军的中国女足,在近年却一再大滑坡。曾经的铿锵玫瑰何以沦落至此?可以说既有中外女足实力此消彼涨的长期原因,更有眼前女足内耗严重换帅频繁等短期原因。各种因素一齐发力,女足在阿杯上的惨败也就不难理解了。

  内耗严重换帅频繁

  自从马良行称病之后,中国女足一下子就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之后王海鸣代理主帅、克劳琛告病回国、领队事件等等,许多关心中国足球的人都同声发问:“中国女足到底怎么啦?”但这一切乱相都未能得到足协的明确答复,更谈不上有实质性的解决办法。

  在王海鸣率队征战阿杯之时,足协正紧锣密鼓地张罗着挑选洋帅之事。但以足协在国奥选帅中表现出来的效率来看,新主帅要在五一之前到位不容乐观。而在女足

世界杯余五个月的时间下,恐怕有些洋帅也不愿意在如此仓促的时间内接手这支队伍,更何况签约时还得接受足协的一些“指标”。因此前段时间某德国名帅明确拒绝这一帅位,个中原因也可能在此。即使世界级的名帅到来,要想在五月这内改造一支队伍,恐怕也是勉为其难。

  帅位不稳使得全队技战术打法也一直难以定型。王海鸣甚至在征战阿尔加夫杯期间一度发出“要我干就给我权”的呼声,连队员的选拔都不由他作主,技战术的制订又从何谈起?女足的内耗大大制约了队伍的战斗力,在世界杯即将到来之时,女足的帅位仍是一头雾水,让人难以对女足的前途乐观起来。

  仓促完成新老交替 队伍过于年轻

  2000年后,孙雯、温丽蓉、赵利红等一批女足核心人物已过当打之年,女足实力骤降,队伍老化是主因,此后女足完成新老交替、致力于年轻化成为多方共识。但从新老交替的过程来看远远谈不上成功。

  新老交替不够成功的主要责任仍在足协身上。一方面,2000年后应是新老交替的最佳时期,但足协的急功近利使女足为了追求成绩仍坚持让一批老将打比赛,耽误了新老交替的时机。另一方面,等到队伍严重老化之时又仓促进行新老交替,几乎是一步到位,中间缺乏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这一次女足征战阿尔加夫杯,女足平均年龄不到23岁,年轻化的目的是达到了,但一批有许多世界大赛经验的老将被排除在外,像李冬娜、宋冠男等从未有过国际比赛经验的球员入选,正如王海鸣说,“阿杯的失利是队伍为年轻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这代价过于沉重,连战连败对队员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世界杯只剩下五个月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

  长期原因:中外女足实力此消彼涨

  从上世纪末到2002年这段时间是中国女足的黄金时期,绝对是世界女足中的一支劲旅。1999年女足世界杯,中国勇夺亚军,正是在那个时候,“铿锵玫瑰”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2003年世界杯,女足开始显示下滑的迹象,小组出线后被加拿大淘汰。就阿尔加夫杯的战绩来说,从1999年到2003年,中国女足获两个冠军,一个亚军,三个季军,这样的骄人战绩足以笑傲世界足坛。但从04年以后,女足阿杯战绩一落千丈。从第六到第七再到如今的争第九。

  不仅中国女足在与欧美诸强交手每况日下,即便在亚洲也已渐失霸主地位。虽然2006年夺回亚洲杯,再夺

世青赛亚军,但其实力与朝鲜相比已明显处于劣势。在去年底的亚运会上,更是连负日本和朝鲜,差距暴露无遗。

  究其根本原因,一方面是世界女足运动蓬勃发展,使得传统男足强国的女足运动也相应获得极大提升,这些国家的足球基础雄厚,女足获得发展也顺理成章。另一方面,在早年世界女足并未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中国女足在专业体制的优势下相对发展得要早,占据了起步的优势,但近年来还沉浸在当年“铿锵玫瑰”的光环里,当传统足球强国纷纷重视起女足,女足也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以后,中国女足的劣势便暴露无遗了。此消彼涨,中国女足的世界排名连年下滑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阿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10,000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