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文化怪现状之球员篇:知识不仅仅是力量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14日02:58 沈阳日报 | |||||||||
“知识不仅是力量”文化似乎是个看上去太过深奥的概念。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足球文化长久以来在中国足坛始终缺少真正的关注和探究。中国足球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因素有很多,一味的指责与贬损并无助于它的改良与前进。我们真的有必要开始用文化的符号圈点中国足球,从一个更深层角度和视野来挖掘它。 从今天开始,本报将陆续推出三组系列报道,从球员文化、球迷文化、联赛文化这
其实,中国球员的文化起点并不低。记得在第一届国家队的成员中,年维泗和苏永舜都是大学生;随后的中生代国脚里,马林的书不离手也是众人皆知;而现如今,竟然出现一批连汉语拼音都弄不懂的职业球员……联系到中国足球水平的逐年下降,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球员文化素质的高低与一个国家足球水平高低应该是呈正比的。中国足球水平要想上去,球员文化水平的提高必须要走在前边。 不会拼音的球员 球员文化,除了知识水平外,还表现在球员自身气质、对于技战术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场上形势判断能力。当然,这其中知识水平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名球员文化水准的高低。 中国球员知识水平低下,这已经算不上什么新闻,但他们究竟“无知”到什么程度,恐怕就鲜为人知了。一位曾经入选过国家集训队的球员,据说报纸都念不下来,而一些记者经常用短信采访他,可是却始终得不到回复。后来,有记者见到他并质问为何不回短信,此君一脸无辜:“大哥,我不会拼音,咋发短信啊!” 中国足球员能闹出这样笑话绝非偶然,事实上这只是中国球员文化水平低下的冰山一角。中国球员大多是从五六岁就开始专业足球训练,大约在12岁之前还能保证半天训练、半天学习。12岁之后,基本上就是全天训练,只要把训练搞好了,教练通常是不会过问学习的事情的。正因为此,才会出现26个字母都认不全的球员。专业训练导致文化黑洞,这可能是中国足坛的一个最大悲哀。 多名外教的困惑 如同多米诺骨牌效应,中国球员文化素质低接下来引发的效应就是对于教练技战术思想的不理解。 说中国球员目不识丁可能有些夸张。但现实的确是这样,球员们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低得可怜。一位在中国短暂执教的世界级教练,下课之后扔下这样一句话:“我在很多国家都取得了成功,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在中国失败了。我的思想、我的战术,根本就得不到理解、得不到执行,我真的很困惑!”而同样的话,俄罗斯的涅波说过,韩国的金正男说过,巴西的拉扎罗尼说过,前南斯拉夫的米卢也说过。 老外当然有理由困惑,在其它国家屡试不爽的战术思想,到了中国就水土不服了。对于这样的疑问,我们足协以及俱乐部的官员总会这样解释,“这是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老外惶惶然不知所云。所谓“特殊国情”曾经让很多履历辉煌的老外栽了跟头,这其中难说没有我们自己一厢情愿的自我蒙蔽。 无心插柳的学生军 也许有人会这么问,具备了一定的文化素质就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吗?这个问题曾经让很多足球业内人士无法给出明确答复,直到前不久北京理工大学的足球队升入中甲联赛之后,球队主教练、也是中国足坛名宿的金志杨才理直气壮给出了答案,“知识才是发展足球的根基”。 其实在北理工成功之前,我们的近邻韩国、日本已经用自己的成功诠释了知识对于足球的推动。近二十年来,中国足球的逢韩不胜一如既往,逢日不胜又成了心病。看到韩日在2002以及2006世界杯上的表现,我们很多专家断言中国足球水平至少要落后两国10年的时间。很多人不理解,韩国和日本球员的身体条件要远远逊于我们,个人能力也不见得高出我们很多,怎能产生这么大差距。殊不知,他们大部分球员都是从大学中涌现的,知识水平很高,对于足球本身以及教练技战术安排的理解能力很强。这是一个基本的前提,也是制造出差距的根源 日韩足球的成功,我们无动于衷,如果北理工学生军的成功再视而不见,那么中国足球就只能坐以待毙了。在得知北理工大学升入中甲之后,记者联系过一位乙级联赛决赛的重庆同行,用他的话说,“北理工球员们身体素质以及个人能力并不是最好的,可是他们对于教练战术的理解以及场上形势的判断却超出其它球队几个档次,甚至超过了大部分中超球队”。依靠头脑踢球,依靠整体配合,这就是北理工大学的秀才们给职业球员上得生动一课,更是给中国足球上得极具意义的一课。 无限迷茫的未来 中国这方足球土壤上至今贫瘠,这是一种必然,因为首先在土壤成分中就太缺少知识的成分。也许,我们不能说文化决定足球的一切,但套用这样一句话:“文化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行的!”不过显然,我们的足球管理者仍然对知识的力量无动于衷。 目前,非常可怕的是,我们从事足球运动的孩子们也正在重蹈前辈们的覆辙。现如今,虽然昔日的专业足球体制逐渐被遍地开花的足球学校所取代,但是对待文化课的漠视态度丝毫没有改变。很多足校的文化课根本就是应景,既没有专门的文化课老师,教学的设备也极其简陋。在这种条件下,小球员们根本无从吸取文化营养。本报记者宣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