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迷70%认为感到不幸福 中国足球正陷如集体抑郁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7:40 中国足球报 | |||||||||
“足球,能给你带来幸福吗?”在过去的一周内,我们的记者对上百位与足球相关联的人进行了采访。与此同时,新浪网也与本报合作,在《中国足球幸福指数调查》中,进行了详细的数据采集。到本报截稿时,共有7864人参与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有71%的人感到不幸福,感到幸福的仅有17.69%。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足球正在陷入一种集体抑郁。
为什么要搞这样一个调查? 一项本来应该给人带来欢乐的运动却会在幸福前面加上否定词。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足球对中国足球开的玩笑。 “足球,能给你带来幸福吗?”这个题目的悖论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是今天,如果不是这个项目,如果不是我们对这个运动本身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同认识,这个题目就不会产生。 但是,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这种不幸福感实实在在地存在着,不但存在于足球从业者身上,而且存在于球迷当中,不但存在于老年人,也存在于20多岁的年轻人中。人们在欣赏世界杯、欧洲杯等高水平比赛的同时,对于中国足球,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这种焦虑在有关足球新闻的各种评论中不断地趋向尖锐。 一项本来应该给人带来欢乐的运动却会在幸福前面加上否定词。我们不得不说,这是足球对中国足球开的玩笑。 对待这种焦虑的产生原因,我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了解,看看究竟是什么引发着这种不幸福感,是什么让足球从业者有着与其他行业不同的职业感受。 在了解这些的基础上,我们有没有可能走出这种焦虑?我们有没有可能让中国足球回归足球,让原本属于欣赏者的幸福回归幸福?我们是否可以从心理上,从制度上,从就业者的形态调整上走出这种焦虑? 足球人的幸福感在哪里? 输球的事情永远在后面等着我们,这是其一;其二,这么多年,我们足球界没有出现一个刘翔,一个姚明,出现一个能让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其三,我们的足球踢相不好,没有可观性,没有美感。 “自从足球成了饭碗之后,我就几乎没有快乐的感觉。”原中国足协主席年维泗的这一席话使当时在场的人心下一惊。 当时年维泗正在昆明参加一年一度的元老赛,昆明的阳光下,一群为足球、为快乐而来的老年人幸福地享受着足球给予他们的快乐时光。年维泗也一样。 有人说,你有什么不快乐?你都当足协主席了,还有什么不满足? 年指导说,我真正想要的不是这些。 年指导想要什么?是什么让他不快乐? “快乐时光总是短暂的。由于我们国家水平低,我总觉得,输球的事情永远在后面等着我们,这是其一;其二,这么多年,我们足球界没有出现一个刘翔,一个姚明,出现一个能让青年人学习的榜样;其三,我们的足球踢相不好,没有可观性,没有美感。” 年维泗的话让人长思。 在我们报与新浪网联合进行的调查中,“是什么让你不快乐”一栏设置了5个选项:业界前景、就业环境、舆论压力、收入、人际关系。结果是,选择前两项的各占39.2%和34.67%。选“舆论压力”的占11.56%。 对业界前景的没有信心,对于足球整体水平低的焦虑一直在足球从业人员和关心足球的球迷中占着相当的比重。人们关心足球,人们当然愿意看到高水平的比赛,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家队在世界赛场扬眉吐气,但结果,正如刘国江先生所说,中国足球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也有在这个项目中感到幸福的。 在我们的调查中,因为足球感到幸福的占到17.69%。收入、荣誉感两项在“是什么让你感到幸福”的原因中占了前两位。 现中国足协联赛部主任郎效农的理由是:“一、生活有保障;二、从事自己喜欢的事业;三、在从事这个事业的过程中,为中国足球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业界前景,好,还是不好? 足球带来的不同境遇,影响着人们对业界前景的判断。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在我们的调查中,关于足球业界前景,受调查人有着完全不同的看法。 在与新浪网合作的调查中,关于业界前景,我们在选择“幸福”与“不幸福”的不同人群中都设了原因选项。结果是,有22.54%的人认为“业界前景”让他们感到幸福,而选择“不幸福”的人群中,“业界前景”的原因占了39.2%。 在本报记者的采访中,中国足协的新闻官董华认为:“体育、足球,这是一个时尚的,有朝气的,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项目,而我恰恰又非常喜欢体育,喜欢足球,能从事跟它相关的工作,自然就感觉很幸福了。” 而深圳队的李毅则说:“喜欢一项事业,只有事业成功,达到顶峰的时候,才算幸福,在落后的地方,大环境不好的地方,无法达到,所以,我无法幸福。” 关于业界前景,本报记者也随机采访了一些球迷,他们对于中国国奥队国青队最近在重要比赛中的表现颇有微词,认为,没有一支强有力的国字号队伍说话,一个项目的业界前景很难说得上光明。 在对职业队队员和教练的采访中,他们也对看不清的前途表现出忧虑。哈尔滨兰格队的原主力门将于江说:“许多当年的队友,比赛时不是主力,或者退役后找不到单位的,现在连起码的生活都成问题,哪有幸福可言啊?” 足球带来的不同境遇,影响着人们对业界前景的判断。 压力,来自责任还是舆论? 曾经让老一代球员和足球工作者备感沉重的舆论压力与社会责任已经不能左右新一代球员的幸福感。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别人评判和社会价值。 在“什么让你感到不幸福”的选项中,舆论压力一项排在第三位,选这项的受调查者占11.56%。 这是一个不高的数字。在我们的调查中,由于受调查者年龄的不同,对于压力的理解也有着明显不同。 “5·19的时候,我在工人体育场呆了一整夜没有回家。事态不平息,我就不能回家……那时候正赶上中国经济出了点问题,商品涨价,百姓不满,足球恰好成了那个时代的出气筒……” 这是曾经担任国家体委训练二司副司长的陈家亮先生的一段关于足球的回忆。陈家亮说,足球担负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让他们这一代搞足球的人不敢轻松。 “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每个人心里都很压抑。”这是曾经担任国际足联执委的陈成达先生在昆明第十五届元老赛开幕前的一段讲话。陈成达先生一生致力于足球外交,在国际足联、亚足联有着广泛的人脉,越是站在国际舞台上,越是强烈地感觉到自己代表的国家在这个项目上的弱小。 陈成达先生所以还处在这样一种压抑的心理中,是出于一种沉重的责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于目前国字号队伍的成绩,陈成达先生连着说了三个“说不过去”。 而与老一辈不同,新一代球员对于“责任”和“舆论压力”倒有着另外的看法。球员高尧说,“至于国家队水平不高,成绩不好,被球迷指责批评,那都是应该的,但那不影响我们的幸福感,只会激励我们更加努力、向前。” 本报记者问深圳队的球员李毅,是否因为球迷的讽刺和网民的谩骂而不幸福?李毅的回答是否定的,“最开始是不习惯,觉得痛苦,但后来慢慢就习惯了,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就必须得面对这些,谁让你没踢好,没达到他们的期望呢?我不幸福是因为事业没有成功。” 不难看出,曾经让老一代球员和足球工作者备感沉重的舆论压力与社会责任已经不能左右新一代球员的幸福感。他们更多地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而不是别人评判和社会价值。 谁是最幸福的人? 冯剑明的痛苦回忆是生命中极少的部分,那位记者不愉快的采访记忆也是整个职业生涯中较少的篇章,大部分时间,他们还算这个圈子里面幸福的人,至少,有那么多的痛苦,他们还在干着同一份工作。真正在这个圈子中觉得不幸福的人,早已弃之另谋它路了。 在我们的调查中,还特意设了两个换位调查:你认为足球圈中谁是最幸福的人?你认为谁是足球圈中最不幸的人? 结果,有45.38%的人认为,足协官员是最幸福的。排在第二位的是足球记者,占被调查者的19.23%,与之相近的是职业球员,占有18.85%。 经过5·19的陈家亮后来但任过中国曲棍球协会主席,主管足球的时候也同时主管过其他项目。他说,搞足球压力最大,但还是喜欢搞,在喜欢的工作中还是能得到乐趣。 而中央电视台的新锐主持人段暄更是宣称“要幸福地干到老死”。段暄的幸福感是来自于“因为自己太爱足球了,可以说是疯狂地热爱,我觉得自己比许多同样热爱足球的人幸福,是因为在很多历史时刻,我有机会亲身见证”。 但足协官员真的有那么幸福吗? 56岁的冯剑明有他自己对于幸福的理解。“自从接手青少年这一块后,就没在家过过春节,不是在国外,就是在清远。9月12号,是我56岁的生日,那时我们正好在新加坡打比赛,刚好头一天输了球,出局了,本来定好18号回国的,只好改签,国内航班最早也要15号,结果全队只好分批回来。12号凌晨,零点刚过,我带着几个队员提前离开,那一刻,真的是含着眼泪登机的……回来后就写了辞职报告,心情很复杂,很难忘……” 足球记者就真的那么幸福吗? 足球记者也未必全是幸福的人。“我采访过一位姓马的足协官员,他居然躺着接受我的采访,整个采访过程都没有正眼看我。我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尊严。”一位足球记者说。 也许,冯剑明的痛苦回忆是生命中极少的部分,那位记者不愉快的采访记忆也是整个职业生涯中较少的篇章,大部分时间,他们还算这个圈子里面幸福的人,至少,有那么多的痛苦,他们还在干着同一份工作。真正在这个圈子中觉得不幸福的人,早已弃之另谋它路了。 谁是最不幸的人? 我们也想得到那样一幅照片,中国球迷一群群地挤着、笑着,举着某一个球员和某一个教练员的画像:那时候我们也许会说,他妈的中国足球也能踢向世界了,中国球迷也会笑了…… 关于这个题目,有79.62%的受调查者回答是“球迷”。 付出情感,付出金钱,得到不快乐。这到底是为什么? “我记得到美国第二年在《纽约时报》看见一张黑白照片,是报道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一群人挤着,笑着,仰望天空。我一看,几乎都要哭出来:他们笑着,一脸苦相,那种长期政治磨难给每个人脸上刻印的苦相……我不知道难受还是宽慰,总之心里委屈,为几代人委屈:他妈的中国人不闹运动了,知道玩儿了!” 这是作家陈丹青的一段话,描述当年中国人刚刚开始恢复娱乐的情景。 在这个调查的后面,我们也得说上几句话,我们也为中国球迷叫屈,为几代中国球迷叫屈。我们也想得到那样一幅照片,中国球迷一群群地挤着、笑着,举着某一个球员和某一个教练员的画像:那时候我们也许会说,他妈的中国足球也能踢向世界了,中国球迷也会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