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青少年足球培养之尝试:中学校园拯救中国足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7月25日01:50 北京娱乐信报

  6月20日,中国足协与国家教育部体协、北京市教委、首都体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等五家单位携手向社会发布:共同组建的一个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项目——男、女足的中学生希望队。而在组建这样两支中学生球队的背后,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运作方式?是眼下已经落后的青少年培养机制的延续,还是一种体教结合的全新方式?记者从合作几方得到了答案:体教结合,培养高文化素质的足球人才。

  两年前,在全国几个城市举办过中国中学生队选拔,但他们去德国短暂训练之后就消失了,但愿中学生希望队不是两年前的翻版。 IC/供图

  中学生希望队是逼出来的

  众所周知,在

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过去原有的专业体校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机制,随着专业化向职业化的转轨而消失,中国足球在青少年人才培养上,随之也进入了青黄不接的阶段,甚至出现下滑的现象。

  在专业体制被打破之后,中国足协一度在青少年足球培养上采取了向各职业俱乐部施压的办法,强令要求每家职业俱乐部必须成立自己的二线队、三线队,从而完成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最低要求。在这个基础上,各地的足球学校也成为了一个补充,甚至是一个重要的补充,不过,效果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并不太好,曾经风靡全国的足球学校,如今也已经是存者寥寥,而即便还在生存的也大多举步维艰,勉力支撑。

  于是,中国足协与国家教育部门在最近几年商讨酝酿了一种全新的足球人才培养理念:让足球回到学校中去,一方面扩大青少年足球苗子的选材范围,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学校的文化教育提升中国足球青少年球员的整体素养。

  想培养齐达内式天才

  抛开所有官方的宏观目标之后,中国中学生希望队主教练李辉所说的目标很有代表性:希望能够挖掘个把齐达内式的天才。

  中国足协与几家合作单位在其官方的说法里,给这两支中学生希望队订下了这样目标:一、 该队即中国中学生国家队,工作任务与中国足协同年龄国少队相同,目标是为国家队及各年龄国少、国青队及职业俱乐部培养输送高素质、高水平运动员。二、 为高等院校培养输送具备较高文化水平的运动员。 三、 为首都体育学院培养高水平学生运动员。

  可以说,在官方的目标当中,除了在各个阶段向各级国家队输送高水平的运动员之外,向高等院校输送足球人才则是占据了相当重要,甚至说更大比例的一部分。

  不过,这种说法多少有些笼统,而具体到实际操作中,男队主教练李辉的目标看来更吸引人:“足球运动员是否能成为足球大师,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对足球这个运动项目的理解能力和领悟能力,从这一点来说,这种文化素质与足球技术水平共同提高的方式,非常有利于运动员对足球的理解和领悟。也许到了一定的年龄,随着文化素质的提高,相比同龄的其他球员,这些希望队的学生们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李辉接着说:“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从这些球员当中,培养出一两个像齐达内、菲戈那样的足球技术大师,因为我们的理解能力超出常人,就有可能在最后成为天才。”

  强调学习与足球同样重要

  “中学生希望队强调的就是体教结合”。体教结合就是体育(对这支球队来说就是足球)与文化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那么这支球队到底会怎样去做?

  实际上,《中国中学生男女足球希望队选拔简章》上就已经在报名程序上规定得很严格:所选拔的队员除了在身体素质上、所接受的足球基础训练这两个方面要达到标准,还有一条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文化成绩优良。而在主要操作此事的人大附中的培养计划当中,文化课程的学习,几乎与足球训练所占的比重相同。男队主教练李辉说:“我想,如果在这个长达6年的培养周期里,球员们,准确地说应该是学生们,如果在这期间达不到我们文化课的基本要求,如果跟不上文化课程的学习进度,那么球踢得再好也没用,终究还是要被淘汰。”李辉的话很说明问题,那就是,在这支中国中学生希望队当中,球员的文化课程的学习与足球训练是同样重要的。

  在训练足球基础技能的同时,将文化课程的学习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这就是组建这两支希望队的几家单位的初衷。

  希望队是青少年足球试验田

  在不久前中学生希望队的成立仪式上,中国足协以及教育部门的负责人就表示过,这种全新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模式的实验,完全是具有公益性质的,是非盈利的项目。而昨天,负责具体实施计划的人大附中校方则表示:“这完全是在赔本赚吆喝,是在为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开辟新的试验田。”

  人大附中足球基地校长李连江向记者介绍说,一旦通过选拔成为中国中学生希望队的一员,每个学员每月只需要向校方交纳600元的伙食费,至于其他的住宿、装备、冬训、外出比赛等费用则全部由该项目的合作五方来承担。“要知道,在普通的足球学校,学员每年需要承担的基本费用都要在15000元以上,而我们现在这两支中学生希望队,显然比普通足球学校需要投入得更多。按照我们的初步预算,算上球员每年的冬训以及出国学习、比赛这些费用,每年每个学员的费用大约需要30000元,所以相比这个数字来说,每人每月600元的伙食费不过是杯水车薪。”

  李连江坦言,现在这个“实验班”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经费,尽管目前这合作五方已经筹集了200万元的经费,但对于不少于6年的培训计划,以及从2008年开始的第二批培养计划来说,200万元的经费显然还只是小部分。所以,李连江也表示,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希望有心帮助中国足球的人来多关心足球青少年的培养。

  在目前现有的青少年足球培养机制下,未能最终登上职业联赛而被淘汰的年轻队员还是多数,而他们的去向也成了目前中国足球的一大难题。而在即将开展的这个中学生希望队计划中,参与合作的五方达成共识:为每个球员负责到底,即便无法成为可以驰骋赛场的职业球员,也会有前往体育专业高等院校完成学业的机会。

  李辉担心成绩压力毁了希望队

  “要想让这个计划顺利地实施下去,还是那句话,必须得给我们时间。”中学生希望队男队主教练李辉这样说:“给时间,实际上就是不要向我们要成绩,尤其是短期的时间里不要向我们要成绩,否则又会落入到以前那种落后机制的俗套里。”

  在李辉看来,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需要服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过程。“我们是从初一(13岁)这个年龄段开始培养,你可以想像,在这个年龄段就让他们去接受什么战术、套路这样的训练,会有什么结果呢?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完全抹杀了每个队员的个性。所以,对我们来说,一方面是强调每个学员的文化素质教育,另一方面就是从足球的技术以及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开始,然后循序渐进,在球员的高中阶段再灌输给他们战术、专业上的东西,这样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才会有真正的足球人才诞生。”李辉表示:“这也就要给筹办这个希望之队的几方提出一个要求:别给我们比赛成绩上的压力,尤其在短期内别给我们压力。”

  李辉半开玩笑地说:“如果(筹办单位)也像其他职业俱乐部那样向我们要成绩,那对我来说还不如去中超、中甲这些职业队去工作。反过来,如果给我们足够的时间,在几年之后,如果我培养不出几个特别优秀的球员,那时候我就会毫不犹豫地自己下课。”

  按照中国足协和其他四家合作者的说法,中国中学生希望队不过是今后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模式的一个尝试,如果成功,这种模式将在全国推广,到那个时候,中学生希望队也许不是一支两支,而是五千支、一万支。但这种模式能不能成功,只能等待验证了。

  信报记者 郭梁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60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