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乙级联赛面临无人喝彩尴尬 亲历比赛感受诸多不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09日12:31 《球迷》报

  上周六,2006年全国足球乙级联赛在国内8个赛场同时拉开战幕,作为国内职业联赛中最低级的赛事,乙级联赛向来极少受人关注,而对于乙级联赛的直接参与者———各队队员们早已习惯了这种无人喝彩的尴尬,在这个以年轻球员为主体的赛事中,那些孩子们既然无法登陆更高级别的联赛去踢球,就格外珍惜目前所拥有的乙级联赛平台,但是当亲历过之后就会发现,乙级联赛与他们想象中的足球相比,存在太多的不同。

    关键词一:间谍

  按照常理,在乙级联赛中,无论是南区还是北区的小组赛,都会有几支此类级别比赛中的“常客”,像北区的辽宁中巴队、天津火车头队,南区的安徽九方队,他们至少有两三年的乙级联赛经历了,属于混迹在此级别比赛中的熟客,即便如此,类似这样的队伍也要对每年的乙级联赛形势做到“及时更新”,原因很简单,乙级球队每到赛季末,都会出现大换血式的调整,重新亮相之后几乎与上赛季面目全非,而各队之间相互摸底的机会仅仅是每年四月份开始的乙级球队体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各队才能对对手的情况了解个“大概其”。

  为何乙级球队每年都“大变脸”,难道就不能做到像中超、中甲球队那样“骨架确定、阵容微调”吗?记得去年担任八一衡源队主教练的李晓曾说过这样的话,想想不无道理:“乙级球队几乎每年都要换一个股东、换一个总经理或者主教练,新的人选到来之后势必会对球队队员进行一道大筛选,他们自己也会带来一批人,所以球队阵容变化大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管谁上任都想用自己的人嘛!”

  既然各队阵容变化大,而相互之间熟悉程度又是寥寥,因此只能依靠比赛录像来了解对手的情况、阵容、打法,而乙级联赛又极少有电视台进行直播,不能通过正规渠道获得比赛录像,那么各队收集谍报只能依靠最原始的方式:派出球探到比赛现场进行录像,于是乎在一场极少有观众到场的比赛中,场边却架起了数台DV,虽说不能达到专业摄像那样随意变焦、拉伸的程度,但总算是能留有影像资料了。这些“间谍们”彼此打过照面后也心照不宣,“没办法,俱乐部交给的任务啊!”

  在天津东丽队主场与北京巴士队的乙级联赛首场较量中,记者粗略统计,至少有5台微型DV架在场边的各个位置,这其中除了两支队伍自身需要保存的比赛录像外,另外3台微型DV的所属者分别属于巴士队下场比赛的对手———北京理工大学队、东丽队的同城对手———天津火车头队以及东丽队的下场对手———哈药毅腾队,比赛结束后,5台DV的拥有者满怀得意地把比赛录像放进包中,从他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终于可以向俱乐部交差了。

    关键词二:目标

  在今年的乙级联赛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球队是第一次参加联赛,像北区的天津东丽、北京理工大学、河北雪驰,南区的上海东亚、四川队、广西天基队等队,不过说起这些球队的主教练,在中国足坛实在是赫赫有名,北京理工大学主帅金志扬、河北雪驰主帅李强、上海东亚主帅徐根宝、四川队主帅翟飚、广西天基队主帅大王涛……这些昔日驰骋中国足坛的名角们如今只能在乙级赛场上“屈尊”,也不得不让人感慨中国足球的物是人非。

  对乙级联赛的球队而言,冲甲将是他们的最终目的,不过各队好像对“冲甲”这个话题极为避讳,轻易不愿提及这个字眼。在18支乙级球队中,真正在赛前喊出立志冲甲的俱乐部只有云南丽江东巴队,而其余的17支队伍均没有“野心”,不过尽管嘴上不说,私下暗自较劲的球队并不少,比如天津火车头、河北雪驰、武汉雅琪等队,但是更多的球队都属于甘愿担当“陪太子读书”的角色,积累比赛经验成了他们的唯一目标。类似这样的球队为数很多,比如第一次出现在乙级赛场的天津东丽队、北京巴士队和上海东亚队。

    关键词三:腿硬

  乙级赛场球风粗野,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且由于乙级赛场缺乏观众,极少受到场外声音的干扰,因此比赛中场上发出的一切声响都会清楚地传出,最让人感到心颤的是队员之间拼抢,脚下鞋钉相互碰撞后发出的摩擦声以及彼此对抗后身体吃亏一方队员的痛苦呻吟声,经常让人产生一种错觉:这哪是在踢球啊!

  在乙级联赛第一轮比赛结束后,中国足协做出这样的技术统计,在8场比赛中主裁判共出示了28张黄牌2张红牌,平均每场3.5张的黄牌出示数很直接地反映了乙级联赛的场面“火爆”,其实乙级联赛赛场球风粗野已经形成了传统,早在2002年,在北区的某场比赛中,一位西藏雪泉队队员在和对手的拼抢时被对手从身后恶铲,当时便倒地不起,随后经过医院检查,该队员的胫腓骨均粉碎性骨折,一年之后,当再见到西藏雪泉队时,询问那位受伤队员的情况,雪泉队队医告诉记者,那名队员早就不再踢球了,“恢复的还不错,没有落下残疾已经是万幸了。”就连队医都感到后怕。

  在周六的比赛中,河北雪驰队守门员面对火车头队前锋,毅然做出了侧身飞踹的动作,其后果是火车头队前锋当即倒地不起,而雪驰队守门员也被主裁判红牌罚下,而且在这名守门员做出动作的一瞬间,记者清楚地听到了火车头体育场内一片惊呼声,或许这样的动作在中超联赛鲜有上演,只有在乙级赛场上才能出现这样的“生死时速”。

  在乙级联赛中,经常有27、8岁的球员开始选择退役,其实按照他们的年纪,而且又都有多年参加联赛的履历,这部分队员完全是乙级联赛中的有生力量,绝不会到发挥余热或是挂靴退役的地步,一位与记者相熟的球员曾在甲B球队效力多年,而其27岁的年纪也谈不上老,但是他就是选择了不再踢球,当看到乙级赛场上出现的一幕幕,这位自持“完全有能力踢中超”的老江湖也不禁心惊肉跳,“这就是乙级联赛,足球像乒乓球一样飞来飞去,哪个队赢球靠的是队员腿硬,这哪是踢球啊?一点技术含量都没有,知道我为什么不踢了吗?我怕断腿。”

    关键词四:省钱

  队员月基本工资800-1000元,想拿到更多的薪水只能依靠胜场奖金,这就是中乙球队的生存环境,和中超球员动辄百万的年薪以及数十万的胜场费,不由得让人联想起这句话:都是踢球的,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不仅如此,俱乐部的拮据、穷困潦倒已经成了乙级联赛的一大特色。在两年前的乙级联赛总决赛时,曾有家俱乐部开着两辆金杯中巴车拉着队员到数千公里外的决赛地点进行比赛,在当时成为了各队茶余饭后的笑谈,两年过去了,乙级的生存环境还是没有太多改观。

  客场比赛为了节省住宿费用,球队不得不改乘朝发夕至的火车奔赴赛地,这样主要是为了节省住宿费,这样的做法是以牺牲赛前适应场地为代价的;8人一个宿舍的住宿环境恐怕只有乙级球队才会拥有;由于没有赞助,球衣胸前背后总是光秃秃的也成为了乙级赛场的景观……而球队一旦进入最后的总决赛,那则是比比谁更财大气粗了,有钱的球队可以轻松地掷出几十万,买到自己想要的比分,没落的队伍看在金钱的面子上,也只能忍气吞声。每年十月底是总决赛的开始,这个时候各种暗箱操作的消息总是漫天飞,不过想到乙级球队的生存环境,也就释然了。

  曾有一位乙级俱乐部总经理算过一笔账,乙级球队一年的参赛费用累计达到两三百万,这样的投入至少保证了球队存在冲甲的信心,但是现状怎样呢?极少有球队存在这样的魄力,省吃俭用过日子成了大伙儿的共识,只要到了年底不拖欠球员的基本工资,俱乐部总经理就已经是做到合格了。

  北京理工大学是今年乙级赛场的新面孔,主教练金志扬一度也是在为钱发愁,好在他们的主场是理工大学体育场,无形中省了一笔不菲的场地租赁费用,“有了学校的支持再加上浪潮公司的100万赞助,球队的情况才稍有好转,据我所知,比我们过的不济的还有很多,没办法,乙级联赛嘛!”想想数年前在甲A的执教经历,金志扬也承认乙级的生存环境的确艰苦。

   关键词五:冷场

  5010人,这并不是中超联赛中的最低上座率,而是乙级联赛首轮北区4场比赛所有观众人数的总和,联想今年中超联赛开赛初期,球市大幅度回暖、复苏的场景,中乙联赛依旧生活在寒冬里。

  没有了上座率,更谈不上票房收入,据记者了解,各支中乙球队整个赛季的票房收入几近于零,俱乐部几乎是敞开大门,希望球迷进来看个热闹,就是这种单纯的想法也得不到回应,看着看台上稀稀拉拉的观众,仔细打听,原来他们都是联赛的间接参与者———球员的父母、亲人、朋友。

  其实在乙级赛场,像北京理工大学、哈药毅腾这些把主场设在大学校园内的球队,并不为球市发愁,每周六下午的比赛日恰逢学生放假,看球又不需要任何费用,因此上座率还较为可观,首轮哈药毅腾主场面对新疆体彩队,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场涌进了近3000人,但是那些并非与大学挂钩的球队的境遇就不同了,极少有人专程来为球队加油甚至关注,因此一直处在无人喝彩的尴尬境地。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4,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