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徐根宝重回当年成功起点 首战失利坦言只是锻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0:09 新闻午报

  当时间在不经意间走过了17年之后,徐根宝回到了当年他成功的起点———安徽合肥老明光体育场。1989年,他在这里带领国家二队战胜辽宁队,获得了当年的全国甲级联赛的冠军,如今,他带着另一批希望之星开始了自己的征程。

  5月6日下午,全国乙级联赛首轮比赛中,在厚厚的云层以及偶尔闪现的阳光下,一脸喜气的上海东亚俱乐部董事长徐根宝却迎来了0比2不敌安徽九方队的结果。面对这一不尽
如人意的比分,根宝笑着对队员说:“没关系,我给你们2年的时间。”

  2年,加上之前的5年,立志十年磨一剑的根宝到底能不能打造出“中国

曼联”,能不能“再就业”,让人们值得期待。而这一次的合肥之旅,根宝从头到尾只是在享受出山的那份喜悦。

  “宝”贵:输了球却更像胜利者

  0比2!合肥老光明体育场那两块简陋的比分牌,书写着根宝重新出山后所交的第一份答卷。刺眼,夹杂着成长过程中的无奈,但此时根宝却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相反,在这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场地上,输球后的他却更像一个胜利者。

  布鞋、运动衣、标志性的深色太阳镜,根宝的穿着仿佛又让人回到了十年前的甲A,那个辉煌的1995年。然而看着稀稀拉拉的球场,以及场上那些乳臭未干的孩子们,根宝明白,回忆只能成为生活的一小部分,所以他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我们只是来锻炼的,第一步走出去了就是胜利,只要正常发挥就好……”

  不过,还是有人触及到他那根敏感而又骄傲的神经。“我在这里带队打比赛的时候你还没上学吧?”一名前来采访的安徽记者被根宝一句略带调侃的话,说得满脸通红。在根宝的记忆中,这是自己第三次来安徽,而脚下的这片球场,更是给他亲切的感觉。“我1989年带国家二队在这里参加当年的全国甲级联赛决赛,最后获得了冠军,上世纪60年代,我在南京部队踢球的时候,也曾经来过这里。”显然,根宝把这里当作又一个起点,只不过这一次,输赢并不重要。当然,对结果的忽视并不意味着放弃亮相的机会,他在比赛前一刻,把出场名单上领队的名字由自己的弟弟徐祖宝换成了自己,这让主办方措手不及,甚至没办法更改,但却让根宝至少在足协官方文件上,留下了自己再一次复出的具体时间。

  比赛其实毫无悬念,“中国曼联”尽管有着不错的脚下技术,但在对手的“抢逼围”中还是败下阵来。根宝的脸上没有太多失望的表情,随着人流走下看台。此时,迎面走来安徽九方队的主教练李松海,这个根宝昔日的队友,曾经的手下(在徐根宝执教国奥队和有线02队时,李松海曾担任守门员教练),看见如今已经成为俱乐部老板的根宝忍不住一阵“恭维”,“你的球队不错,再打两年肯定有出息,今天我们只是身体比你们好点。”根宝的脸上渐渐浮现起了笑容,拉着李松海的手朝球迷们致意。此时,主队球迷似乎忘记了主角应该是主队教练,在从休息室走到停车场不到50米的一条路,30多名球迷早已守侯在了那里,等着根宝在他们的球票上签上大名。

  在耐心地给大部分球迷签完名后,眼见人越聚越多,根宝迅速地蹿进自己的别克商务车,但嘴角边却挂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微笑。看来,已经许久没有经历过这样场面的他,对于迎接这场“胜利”的氛围,显得心满意足。

  "宝"护:成了郁知非没有骂人

  没有“沪骂”只有“紧张”

  “XX,祁宏,你怎么能这样踢?”“XX,张勇,你给我快点回来防守。”在郁知非当

申花掌门人时,徐根宝这样的对话是最让人熟悉的,但是,在复出的首场比赛中,坐在主席台上的他却非常冷静,取而代之的是作为俱乐部老板独有的那份“紧张”。

  赛前,站在场边的根宝没有和队员们一起走向休息室。“可可(昵称),这里都交给你了,好好干。”对法籍主教练鲁伊兹说完这句话后,他一个人走上了主席台,在南勇和卢申的身边坐了下来。看着即将开始的比赛,根宝故作放松,他的左手放在台子上,同拉拉队的节拍有节奏地做弹琴的手势。但是,当裁判哨音吹响的那一刻,根宝却突然紧张起来,他双手紧握,不停地喝水,而当第1分钟守门员就出现失误时,他水瓶里1/3的水已不见了踪影。“这个球早点传就好了。国内很多球员都是横传,但我要求都是直传,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区别。”不知不觉,上半场结束,“中国曼联”暂时0比1落后,此时所有人都认为根宝会去休息室大骂一通,至少也应该提醒一下,但根宝却出人

  意料地走进了贵宾休息室。“我去了他们会紧张的,可可是主教练,什么事都让他去做吧,不然我找他来干什么?”

  下半场,被动的局面还在延续,但根宝已经熟悉了自己俱乐部老板的角色,与其他几名朋友谈笑风声,偶尔也会对教练的换人发发牢骚。“这个人早就该换了,前卫应该再回来一点,两个边卫应该再往里面收一点。”尽管有着些许不满,但他自始自终都没有骂过一句粗口,著名的“沪骂”也消失在根宝的口中。

  没人再吃到“毛栗子”

  赛后的休息室里死一般沉寂,输了球的队员们心情相当糟糕。此时,根宝慢悠悠地走了进来,看见如此的气氛,他一改往日火爆的脾气,居然主动与队员们握起手来。

  “可可,没关系,现在才刚刚开始,慢慢来,不急的。”看着面露苦色的主教练鲁伊兹,根宝亲切地叫起了他的小名,拍了拍肩膀,示意没有什么关系。此时,不少队员都在等着根宝的骂声,甚至等着那个著名的“毛栗子”向自己头上敲来,但根宝却出人意料地主动与队员们握起了手。“怎么样,伤没有什么问题吧,发挥还可以,只是有些小小的失误。”看见自己喜爱的曹定,根宝关心地询问起了他的伤势。而曹定似乎有些受宠若惊,站起来不停地说:“没关系,不要紧的。”此后,根宝又边握手边和其他球员交流起了心得,原本紧张的气氛也有所缓和。

  这通总结发言说完之后,现场的气氛又一次紧张起来,见此情景,根宝终于发起了“火”。“快点,都给我收拾得快点,回宾馆洗个澡,晚上我请你们去吃顿好的。”

  “宝”典:打

乙级联赛每年轮换制

  输掉了自己的首场比赛,根宝并没有显得太郁闷。在他看来,这个只是成长过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在他的心中,也早已有了另一份更加缜密的培养计划。

  从创办足球学校到今天,“中国曼联”的规模正在一天天缩小,原本采取撒网战术的他,现在更加倾向于搞“精品工程”。这一次来安徽参加比赛,根宝一共带了18名小球员,这个数字连他基地里的一半还不到。仔细一问,原来其中有7名队员上调国少队,剩下的则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没有来。而再追问下去,根宝透露了一个更加让人“心惊肉跳”的计划。“乙级联赛要打2年,最后我肯定还要淘汰一半人。在根宝眼中,目前在场上打比赛的这批队员,并不是实力最强的。相反,那些他看好的球员还没有成长起来,“像10号武磊,根本就没有发育,而踢比赛的那批人,技术能力又不是特别出色,好的球员现在正在国少队呢。”

  正因为这样一种“青黄不接”的情况,根宝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乙级联赛采取每年轮换制。“现在开始,我的每个梯队都要做好准备,今年打比赛最大的是89年生的,明年可能就是90年的了,这符合淘汰的法则,而且如果经过这几年的锻炼后,剩下的肯定各个都是精品。”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经济上有些窘迫的根宝还在不停地招兵买马,“前几天刚刚来了一批1993、1994年出生的小孩子,我回去之后还要再挑一下,争取增加球队的竞争机制,保证在2年后这支球队能成为国内技术最出色的球队。”

  “宝”底:一年300万,处处都要省

  对于一支每年预算仅为300万元的乙级球队来说,每一个客场比赛都需要精打细算,根宝当然也不例外。

  徐根宝的基地开支庞大,5年下来,徐根宝已经在这些孩子身上投入了1500万,而所谓的学费、宾馆、旅游等统统加起来的收入,还不够还银行上千万贷款的利息。为此,徐根宝动用了所有关系,拉赞助是最主要的一环。美津浓的服装赞助,每年100万元;矿泉水厂家赞助,每年10万元;菜地里种菜,省了不少买菜钱。可是,即便如此,根宝还是天天为账本费心。好在当决定参加乙级联赛后,根宝的想法得到了上海市有关领导的肯定,在一番牵线搭桥后,300万的资金终于到位。不过,即便有了钱,根宝的球队还是处处节省,记者也亲眼感受到了这样的一种“窘迫”。

  5月4日,根宝的小球员们来到了合肥的金峰宾馆,这是一家并不太好的酒店,充其量也仅仅只能算作2星,但球队还是希望把价钱压得再低一点。“4500元肯定不行,先付4000吧,房钱只有2900啊,其他的都是饭钱。”当球队刚刚抵达合肥时,领队徐祖宝站在前台和服务员讨价还价。最后,近10间房+饭钱,双方以4000元的价格成交,徐祖宝满心欢喜地回到了房间。此外,在比赛的前一天,为了赛后洗澡的问题,徐祖宝也在考虑到底应该怎么办。“你说要不要退掉几间房间,让6个人在比赛结束后一起洗,反正球员都是三个人一间,都是一样要等的。”最后,担心球员着凉,徐祖宝一狠心,决定“大方”一把,房间晚退了半天。同样的节约还体现在其他方面,由于上海到合肥的路还算近,因此球队决定包个大巴开过去,而在与东亚集团取得联系之后,根宝更是以低得不能再低的价格拿到了一辆30座的锦江大巴;此外,比赛没有奖金,球员踢球完全属于学习性质,对他们来说,在这个年纪能够打上比赛,已经是莫大的幸福了。

  链接:根宝模式

  自掏腰包集体培养

  徐根宝是个执著的人,对于他打造的根宝足球基地,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如今5年过去,徐根宝的基地俨然成了“黄埔军校”。

  去年,包括申花等在内的国内足球俱乐部前去买人,却被徐根宝断然拒绝。因为他要保证这支队伍的完整性,“不能把他们拆散了,他们在一起踢了这么久,相互之间都很熟悉。”这就是根宝的培养模式,他把数百名小孩集中在一个地方,自掏腰包培养,然后逐级淘汰,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根宝有一个美梦:就是培养出一位能在世界足坛站住脚的超级巨星。

  根宝足球基地总占地面积70余亩,拥有三个半足球训练场,和一个斥资500万元建造的德国进口人工草皮室内足球场,以及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的足球宾馆。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其中,徐根宝自掏腰包700万元左右,贷款2000万元,另有小股东若干。

  基地现有1987—1988年和1989—1990年两个年龄段小球员42人,大部分是上海本地人,也有少数从江苏、贵阳、广州等地买来的好苗子。

  基地的目标是2007年8人入选国青队,2010年3人入选国家队,2012年8人入选国奥队。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9,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