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年维泗:改年龄就是毁了孩子 很赞赏根宝的思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1日02:11 东方体育日报

  本报记者 张晓露

  想拜访一次年维泗可不容易,一天里就改约了几次,不是他家的门槛高,而是老爷子本人实在忙。好在终于“得逞”。精神矍铄的老爷子见面就笑呵呵地解释:“忙!忙极了,除了看亲戚,就是看看足球界的那些个老哥们,我们现在还能常来往,一说就是老半天……”

  在中国足球惨淡时期的一个下午,听年维泗用平静的语气讲述那些人,那些事,真是别有情趣。

  NBA,那简直是艺术

  足球,哪还看得下去

  两年之前,本报曾专门采访过年维泗,当时他一句“我现在不看球了”引发许多球迷的感慨,这次他主动要求“纠错”:“我还是看球的,只是没像以前那样热衷去看,用心去看,其中的原因,就不用多说了吧!”

  那天去拜访年维泗时,刚走进他居住的小区却一眼看见了正带着孙子玩的高丰文,与印象中那个绿茵场边的风云大汉相比,现在的高丰文苍老了很多。5分钟后,在年老的家中,话题也正是从这个铁汉说起:“90年北京亚运会,女足拿了金牌,足球项目的组委会也受了表彰,就是男足输给泰国没进四强,高丰文辞了职,我也决定不干了……”就这样,年维泗正式卸下了足协主席的职务,只剩一个“顾问”的头衔伴随他。现在他已经74岁的高龄,对中国足球自称是“不顾也不问”了。

  “我现在看球马马虎虎的,不太用心,好看还看一点,踢得不好看两眼就算了,基本不会从头看到底。”他现在的爱好转向了NBA、

拳击等:“现在看电视转播的所有赛事中,我现在最喜欢看的就是NBA,真好!那简直是艺术!其次,在周日看看拳击比赛,因为我当学生时喜欢打拳击;第三才是足球,前两场国足的比赛我都看了;此外有时看看田径,尤其是那些世界高水平的比赛,看刘翔,也看外国的优秀运动员……”

  足球成了“老三”,个中原因他归结为“四多”:“失误多、犯规多、计较多、耍赖多”。“对方碰一下怎么了?我们的运动员老是‘矫情’,在场上就斗来斗去的,明明裁判判得没错,还非要耍赖!国外联赛也有犯规和受伤,但很少影响比赛,给看球人的感觉就是足球激烈但不残酷。现在中国球员一碰就装受伤,倒地很痛苦的样子,让人看了就觉得踢球是很野蛮的事。”

  干了多年足球事业的他介绍道,一场好的比赛一般有效的射门次数双方相加应在50次左右,90分钟比赛,一般停滞时间为20到30分钟,“我看现在中国的足球比赛,一般停滞时间都要达到45分钟,一会停一会停的,很不流畅,哪还看得下去?”

  改年龄

  毁了足球毁了孩子

  年维泗正式退休后,曾在北京搞过足校,他感慨这两年足校的萎缩。

  年维泗提到1995年时甲A火爆,各地足校一哄而起的情况,“那时招生的时候不看材料只看生源,光知道收钱!他不是那块踢球的料也收进来再说,练到后来没人要,而且不踢球再去学文化也跟不上,完全就是废人了。后来家长明白了,一时冲动把孩子的一辈子糟蹋了,但也晚了!其他家长呢?从中得到教训了,结果就是现在的足校招不到人,只好一个一个关门!”

  就算进了俱乐部,打上低级别的比赛,是不是就一劳永逸了呢?当然不是,一涉及成绩问题,别忘记青少年足球有一个巨大的毒瘤,其实在足球界中大家都心知肚明,那就是给球员改年龄,年维泗对此深恶痛绝:“改年龄把中国足球给毁了,而且从小教孩子说谎,把他们也毁了。”

  他直言不讳地提出疑问:“改年龄这种事,责任不在家长?不是教练的事?领导知道不知道?你可以说大家都不知道,但客观事实就是,为了本地区本单位这么一点点眼前利益,就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

  对国外的联赛也很有研究的年维泗提到职业俱乐部的职责:“我们要和国际接轨,就要学习外国先进的东西。你把一个队员招来了,就要进行职业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的全面培养,不能从小就只看成绩,小孩拿多少个第一,那都是虚的。”

  搞联赛

  甲乙丙丁都得有

  年维泗对现在的足球培养中急功近利而忽视文化教育这一环,始终耿耿于怀,“我觉得以前那种少体校培养模式还是有可取之处,就是踢不出来也能学点一技之长,只要能跟上时代步伐应该给予延续。现在那些俱乐部的孩子,不读书光踢球,时间长了什么本事都没有,就看踢球能不能踢出来,踢不出来怎么办?刚刚打完的

十运会,我就在想,这批20岁不到的小伙子当中有几个能进职业俱乐部的?进不去的怎么办?”

  别看年维泗不在其位,但也一直在摸索和研究,渐渐从东邻日本那里得到了启发,“在日本有很多俱乐部,青年球员踢不上联赛的也很多,但俱乐部都会负责到底,安排妥当。”在详细了解了日本足球的体系之后,年维泗提出:“应当建立甲乙丙丁多级别的联赛,在纯职业足球之外允许搞半职业甚至业余的,丁级联赛可以是企业的球队,可以是社区队,平时一三五训练一下,周日打个比赛。球员都受过培训有一技之长,平时都能立足社会有正当职业,踢球就是一种娱乐,也不用追求升级到什么职业联赛……这样老板的投入就不多,大概一年十万几十万元就够了,相信这样会很容易搞。现在北京和上海的企业中已经有很多这样的队伍,需要好好组织一下,把这个级别赛事搞好,很多踢不上职业联赛的球员也就有了去处。举个简单的例子,上海报纸不是报道踢预备队的一个月就一千多元吗?在企业里上班加踢球,一般都能拿到两千元朝上吧,球员们会不欢迎?”

  处理人

  别老拿替补开刀

  因为刚看完国足在亚洲杯

预选赛上的表现,年维泗的评论更有些“底气”,“我们现在的球员身体素质在亚洲算好的,但是技术不行了。尤其是没有自己的特点,按照行话说就是‘有把握的技术’很少。当年我们组队时不光是要求队员有特点,而是这种特点能不能形成特长,然后把几个有特长的队员组织起来,技战术自然就形成了。现在的队员‘样样通,样样松’,样样会一点,但到关键时候都派不上大用场。”

  “当年贺老总跟我们提了‘三出’:出成绩、出人才、出经验,老革命家提出的这个现在看来还是很中肯的。”由此年维泗谈到了对队伍的管理问题,“这点我们应该像乒羽中心学习,我看他们这次处理的队员也是国家队的主力啊!出了问题,除了教育之外别忘记还有规章制度,有规章就要执行,要进行严肃处理,一点都不能客气纵容。国家培养一个优秀球员不容易,但足球是个集体项目,优秀运动员在队里要起好的作用,执行规章制度对顶尖队员也要一视同仁,别老拿替补和小俱乐部开刀,对谁都没有好处。”

  说到这里,年维泗对中国足球真诚地进言:“我衷心希望我们的足球界能有‘三好’:上边管理好,老队员头带好,年轻球员能学好!”

  我这个书记不带队

  马晓春不也照样输?

  年维泗与足球的渊源早为大家熟悉,但是年维泗正式退休时的职务却与足球没有丝毫关联,而是“中国棋院党委书记”。

  最后一站岗:棋院党委书记

  “1990年辞职,当时就希望正式退下来完了,可是上边不让,伍绍祖主任找我谈话,因为我那时在体育总局做副局长是分管围棋的,管了十年了。所以见我坚持不做足协了,就安排我去棋院当党委书记,而且当时棋院大楼刚刚盖好,班子刚刚组建,我也就同意去帮帮忙,这么一干干到61岁才正式退休……”不过年维泗本人不怎么会下棋,“那时不懂,上午十点开始比赛,中午问他们怎样?‘看不出来’;下午两点问,‘看不出来’;三点问,还是‘看不出来’,后来一会‘行了’,一会‘不行了’,跟着他们折腾,干着急没用。其实当时的业务方面都是(陈)祖德、(王)汝南他们负责,我就管职工生活方面的,做点好事。”

  现在回忆起来,年维泗最津津乐道的“好事”就是督促棋手们锻炼身体,“勤学苦练是不错的,但是光拿棋当事也不成,下棋的在棋盘前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这么长时间在棋盘上拍,要不就是老坐着闷头想,那还不闷傻了?”在他的支持下,王谊(后来的棋院国际部部长)、邵炜刚、常昊他们热衷于踢球,刘小光、张文东他们打篮球,“水平相当不错,而且身体好了,精力充沛,下棋就有朝气了!”

  因为围棋国家队的足球队员们水平飞速提高,到了需要“检验一下”的时候了,他们就找年维泗这位前足协主席商量找对手,年维泗给他们联络了刚刚集结的北京女足——马元安的队伍。“马元安很给面子,我们也是金牌明星队,结果双方还踢平了。这下子呵,他们那个高兴啊,晚上吃饭相互之间还喝酒庆贺……”

  马晓春输棋与“书”记无关

  尽管是“后勤工作”为主,但按照惯例,作为棋院领导年维泗也经常带队参加一些比赛。

  当时有报道称棋手一听年维泗带队就很紧张,主要是因为“书记带队”里那个“书”字,据说马晓春对此尤为忌讳,知道年维泗习惯在赛前站在赛场门口给棋手鼓劲,马晓春还特意在一场比赛中晚到了几分钟,结果年维泗还耐心等着,马晓春最终还是输了棋云云。

  多年之后,年维泗说到这个“典故”哈哈大笑:“那完全是报纸写得不对,不说是不是发生过这种事吧?就是有这种想法,那都是棋手一些唯心思想在作怪,媒体也不应该拿做正当理由来炒作,这是个格调问题。至于马晓春,那个时候他是输了多了点,恐怕跟‘书记’无关,后来他自己也承认,就是我这个书记不带队,他还不是照样输吗?”不过他一直很欣赏马晓春,连谈棋手的修养时也会拿他来举例,“棋手除棋之外应该有些爱好,马晓春钢琴就弹得还不错嘛!这也是一种调节手段。”

  退休之后对棋界的关心也少了,可年维泗还颇惦念着“老冤家”马晓春,“听说他当上教练组组长后干得不错,他自己当棋手时有点散漫,当了教练还挺严格的,上台之后跟当队员时的作风大不一样了,这是对的!既然是运动队,就要加强管理,不该是散漫的个体户,而是个坚强的整体。”

  徐根宝的思路,我很赞赏

  和年维泗在谈话过程中提到几个上海人的名字,其中提得最多的就是他的高徒徐根宝,“我对他的思路特别赞赏,各地的俱乐部要是都能像他那样从青少年抓起就对了。”

  年维泗赞赏的“思路”首先就是指根宝埋头抓以本地球员为主的青少年足球,“现在很多市场操作打破地域界限,可以从各地买人,可说到底还是要靠本地球员吸引本地的球迷,看自己的子弟兵,球员自己呢也有地域的责任感。那就要求俱乐部要从小培养起,这点根宝早就意识到了!”他还拿姚明举例:“姚明去美国打球,NBA看的人就多,是NBA水平上去了吗?还不是因为有了姚明!”

  其次就是赞赏根宝注重技术而不是成绩的培养模式。“将来踢球还是看技术,还是要强调基本功。”而根宝现在培养青少年球员时注重技术特长的做法,深得年维泗的赞许。“其实根宝当国家二队、国奥队主教练的时候就体现出他自己的风格,当时他敢于提出‘不当自然接替者’我就特别欣赏。就是他后来提出的‘抢逼围’,虽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但确实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作为一个教练,有他的思路他的见解,尤其是能说出个‘为什么’,这点我也特别欣赏。我们现在一些教练,一会这样变阵一会改那样,今天用谁明天不用谁,就根本说不清个‘为什么’!”

  今年根宝的子弟兵要打乙级联赛了,年维泗的心也活了起来,他念叨着:“等联赛秩序册来了我得好好琢磨琢磨,看看5月份是不是上上海看看球去。”不过和根宝的观点相同,他认为凭一批十六七岁的孩子征战联赛“现在成绩不是主要的,还是要放眼未来”。

  秦国荣是个聪明人

  此前曾有很多报道说年维泗特别偏爱中场球员秦国荣,甚至称他为“中国足球的天才之一”,当面询问,终于得到了年维泗的亲口证实:“上海人踢球比较精细,我就很喜欢秦国荣的球。”不过他揭密,对秦国荣的偏爱其实是源于另一个资历更深的上海籍优秀球员刘庆泉,“刘庆泉那时踢球是相当聪明的,秦国荣有刘庆泉的味道,技术上秦国荣还比不过刘庆泉,不过在身体条件上要比刘庆泉好。”

  在国足历史上对秦国荣评价不一,对他主动离队的事实始终有着批评的声音,甚至因此而传言他球场作风差等,年维泗对此有些不屑:“秦国荣最大的毛病是状态发挥缺乏一种常性,整体上他的球还是很有特点的,其实不光是他,大家对上海球员的作风好像都有看法,其实在那时进行大运动量训练时,几个上海球员都练得非常刻苦。后来秦国荣在美国也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当时美国的球队有很多亚洲人去面试,就他一个人入选了,他打电话来告诉我,我也觉得很高兴,还专门去足协为他很快办下了转会注册。”

  现在两人一个在北京,一个在美国和上海之间忙碌事业,见面的机会少了,但感情还是很好,说到秦国荣在搞上海足球邀请赛时遇到种种困难,年维泗笑笑说:“相信秦国荣能把事业干好,他是非常个聪明的人。”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2,7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