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浦玮复出日暂定位置听安排 点评四国赛韩端待进步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5日01:11 东方体育日报

  谁是新一代中国女足的核心?四国赛上并没有出现,因为她不在队里。春节过后,当“新马家军”第二次集训时,这名核心很可能归队。她,就是浦玮。

  刚刚结束的广州四国赛上,中国女足暴露出了队伍缺少一个核心人物的弊病。不少女足圈内人士和中国女足将士们都表示,目前中国女足最能够胜任全队核心角色的,就是以主力身份参加了1999年世界杯、并且是那支队伍中的唯一新人浦玮。

  复出日暂定,位置听安排

  作为新一代

中国女足最具实力和号召力的队员,浦玮自去年裴恩才上任后至今一直远离国家队,她的退出一度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和猜测。不久前,浦玮通过本报首次澄清了自己缘何离开国家队的真相。昨天,她再次透露,如果一切顺利,她有望在春节后、也就是“新马家军”组队后的第二次集训时重新回到国家队中。

  浦玮是1999年

世界杯主力阵容的唯一“残留者”(孙雯另当别论)。经过最近几年的锤炼,浦玮更加成熟,技术也更加全面。无论是在中国女足,还是在上海女足,浦玮都扮演着球队第一核心的角色。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技术全面、身体条件出色,最近几年来,右边前卫出身的浦玮曾打过多个位置,包括中前卫、左边前卫以及中后卫,甚至还客串过前锋。那么,等浦玮春节之后重回国家队,主教练马良行将会把她安排在什么位置上?“具体位置还没定,我想,这主要看教练的安排,根据球队的需要来定吧。我做好了一切准备,除了门将,无论什么位置都可以接受。”

  从目前国家队的技战术现状来看,中场组织显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这也是四国赛中国女足为何一味打长传冲吊、打快速反击的原因。也因此,浦玮的回归显得意义非凡。擅长攻防组织并具备一脚远射功夫的浦玮,重回国家队后,她最可能打的位置还将是她最熟悉的前卫。

  四国赛有进步,也有差距

  四国赛,尽管浦玮没有参加,但她在电视机前观看了中国女足的全部三场比赛。“应该说,这三场比赛让我看到了中国女足的进步。”和孙雯一样,浦玮指的进步,是和这支球队在前两年里的最低谷相比较。在肯定了进步的同时,浦玮也指出了这支队伍存在的不足。

  “我想,我们和世界强队的差距不可能一两天就发生什么改变的。和美国队的比赛,对我们来说是最有锻炼价值的一场比赛。无论在进攻还是防守方面,我们都暴露出了自身的问题,这也是我们的现状。当然,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的能力和实力有差距。”

  不少声音认为,这支年轻的中国女足只要经过几年大赛的锤炼,就可以重新确立强队的地位。对此,浦玮有不同的观点,她说:“我觉得,并不是多打比赛就一定可以积累经验,一定能让一名球员的能力发生质变。队员如果有能力,年龄大小是次要的。比如美国队,她们不少队员年龄也很小,经历的大赛也不多,但人家就可以展现出很强的实力来。我的意思是,大赛和经验尽管重要,但关键还是看能力,看队员有没有这个潜力。有些队员,让她打再多比赛,可能也未必成大器。”很显然,中国女足的实力现状,以及缺少好苗子的境况,令浦玮有些担忧。

  韩端让我眼前一亮,但不够

  19岁的浦玮在进入国家队一年后就打上了绝对主力,并参加了1999年世界杯。多年后的今天,不少年轻队员作为核心力量,代表中国女足参加了这次四国赛。她们当中,谁让浦玮眼前一亮?

  “年轻队员的确不少,有的也体现出了自己的特点。像袁帆,她在中后卫位置上还是有潜力的。另外像马晓旭,她在前场的技术,也是很有特点的。”浦玮说。不过,最让浦玮眼前一亮的,还是另一名前锋韩端。“几年下来,韩端的确比以前更成熟了,她的速度更快了,也更有攻击力了。”

  在浦玮看来,韩端的最大进步就在于她的攻击力。“一名队员的攻击力,体现在多个方面。韩端向前的意识、射门的意识比以前要强了很多。所以,一旦球快速打到前场,韩端的威胁就体现出来了。”尽管称赞这位后起之秀,但浦玮也指出了韩端的不足。“韩端在反击时的作用更突出。但是,中国女足是讲技术和配合的队伍,不可能一直打长传和反击,并且,在与美国队这么强大的对手交手时,简单的反击也体现不出效果来。所以,韩端还需要丰富自己的技术,地面配合时的脚下技术还需提高。毕竟,韩端不是普林茨。像普林茨那样有超强实力的前锋,不管你用哪种战术,只要将球打到她这个点上就行。”

  作者:徐宏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