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学生眼里足球变成老二 家长称孩子踢球另有目的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10:19 足球-劲体育

  时光跨过2005,就要进入另一个世界杯年的时候,记者在广州著名的足球中学广州五中做了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和家长对这一问题的选择远非乐观——中国足球自身的衰落让其他运动正在蚕食原本属于足球的阵地;而中国足球黯淡无光的前景和混乱不堪的现状也让家长们心存忧虑,这球,不踢也罢了吧。

  学生 足球变成老二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这间以足球闻名的中学,足球也已经落后于篮球,沦落成为第二运动。还有例如网球、台球等新兴的体育项目,虽然因为场地设施限制,暂时还不能动摇篮球和足球的地位,但是,已经有很多学生表示,如果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对网球和台球的兴趣大得多。

  记者在五中发了一百份调查问卷,问卷的对象包括初中三个年级。在最感兴趣的体育运动方面,选择篮球的居然高达53%,而足球不过是21%,剩下的26%被其他各种项目瓜分。在这21%里面,记者注意到,选择足球的学生大多是那种自我感觉“踢得不错”的学生,有几个本来就是校队的队员——他们理所当然地对足球最感兴趣。

  实际上,足球和篮球相比,在场地上已经具备了先天的劣势,这是无可否认的一方面。但是,对于方兴未艾的中国篮球运动来说,几年以后他们可能同样会遭遇同样的痛苦——NBA的深入人心同样在蚕食着国内的篮球市场,那50%对篮球最感兴趣的学生除了认识姚明,对中国的其他球员也知之甚少,对中国自己的篮球联赛CBA也知之甚少,当然,这可能和广州没有CBA球队有关。

  话题回到足球,对足球最感兴趣的21个人的问卷里面,关于“以后是否愿意当职业足球运动员”这一项,有16个人表示不会考虑,有3个人表示如果有机会的话会考虑,有2个人表示愿意——终于给了关心中国足球的人一点亮色。

  关于不愿意的原因很简单,即使是初中生,对于中国足球的印象也无可避免地低劣,他们给出的原因是——中国足球的水平差,形象差。有个学生还自己加了几句话“中国的球员经常被人骂,被骂得像个人渣。”谁愿意以后当一个别人心目中的“人渣”呢?

  表示愿意的两个人,记者进行了细致的询问。张晨辉(化名)今年读初二,他对足球的兴趣很大,但是对自己的水平有自知之明:“我喜欢踢足球,但是我知道自己的水平肯定不是那种以后能当职业球员。但是我就是喜欢那种接受万人欢呼的场面,这种感觉,篮球肯定找不到。”记者继续问:“关于万人欢呼的场面,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个?”小辉想了想,举了几个例子,一个是贝克汉姆来华的时候,一个是小罗在西班牙国家德比3比0战胜

皇家马德里的场面,很可惜,又是国外的例子,关于国内的,小辉一个也想不起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对不起啦,我看国内的比赛比较少,有时候就看看国家队的,但是现在国家队的比赛好像也很少那种场面,对吗?”他的答案又指向了中国足球现在的痛处,在缺乏偶像和成绩的情况下,中国足球不断地在流失着自己的观众和不断地给人们一种无聊无趣的印象。

  还有一个愿意以后当足球运动员的学生,陈立非(化名)现在是校队的队员,照道理说,作为一个广州最著名的足球中学的校队队员,他比起其他很多人有更多的机会当一个职业运动员,但是小陈愿意当职业队员的理由却不是这个:“说句老实话,现在像我这样的还经常关注广州队的比赛的人不多,我有时候想和同学交流一下广州队的话题,没有多少人愿意聊。我是不是有点‘土’?”小陈的本土情结受到其父亲的影响,所以小陈显得有点与众不同:“我想当一个职业运动员,水平还在其次,我就是想,如果我以后能当一个广州队的队员,我爸爸多么高兴,这种感觉多好啊!”

  老师 足球没有偶像

  在学生那里,记者已经收获了一个不好的信息——足球对学生的吸引力在下降,在老师那里,他们对足球的看法又如何呢,一个老师的看法,相当程度上能左右着学生的思维。正好是课间休息时间,记者在一个教师办公室里的问题,就像一块石头投进了湖里,引起了老师们对中国足球的声讨。

  对中国足球持最激烈的反对态度的老师小许年纪不大,刚刚从大学毕业三年,他教的科目是语文。“我其实是个体育迷,我每周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一场英超或者NBA。所以我曾经布置了一个作文的题目《我心目中的体育偶像》,结果估计你都可以猜到,姚明啊,刘翔啊,还有外国的一些NBA明星啊,足球明星啊,甚至伍兹啊,舒马赫啊,现在的学生接收到的外界信息太多了。我就故意跟我的学生开玩笑,我们五中是著名的足球学校啊,为什么你们的体育偶像没有我们国内的足球明星啊?”结果是,此言一出,学生哄堂大笑,“什么都不用说了,这笑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小许说:“其实我自己觉得有点悲哀,我们在读大学的时候,虽然中国足球已经不行了,可是有时候还会看几场联赛,国家队的比赛还会经常看,尤其是在世界杯的时候,可是第一场输给哥斯达黎加的时候,居然爆出了有球员在这样的重要比赛里参与赌球,拿国家荣誉开玩笑的人,你说这样的足球,对现在的学生怎么有吸引力?”令小许老师不能容忍的一件事情是,他的一个学生有一天很得意地竖着衣领在他面前晃来晃去,他问:“你这是在学谁啊?”学生说:“我在学谢晖,他就是这样穿的,真酷。”小许勃然大怒:“你好的不学,学什么谢晖?中国球员应该是你的偶像吗?”——小许老师事后说,其实他一点都不反感学生竖衣领,他自己在大学的时候还是个愤青,但是他不知道为什么痛恨他的学生的那句话,小许摇摇头:“没文化啊,你要学竖衣领,学坎通纳啊!不过,他们都没见过坎通纳踢球的时候啊!”

  “没有偶像是现在的中国足球对小孩没有吸引力的最大症结。”陈老师一语中的。“篮球有刘翔,田径有刘翔,

台球有丁俊晖,中国的足球有谁呢?”与陈老师对应的是,记者在发给学生们的调查问卷里,知名度最高的十名国内运动员里面(由他们自己填写),排名分别是姚明、刘翔,丁俊晖,田亮,郭晶晶,张怡宁,罗雪娟,甚至连近来知名度最高的孙英杰都挤上了第八,而足球只有李毅上榜,排在第九名,因为李毅大帝的名声已经闻名遐迩。——但没有人愿意选择李毅当他们的偶像。在一个把丁俊晖当作偶像的学生的问卷里,他写下了如下这段话:“我也很喜欢打台球,但是以前我爸爸总觉得我是在乱玩。但是,现在我可以跟他说道理了,丁俊晖是我们的偶像,打台球同样是很正经的运动!”

  至于支不支持学生踢球,小张老师说:“其实也没有什么支持不支持,如果学生真的愿意踢,那老师肯定也不会干涉他的自由。但这都是表面的,其实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支不支持学生踢球已经一目了然——学校最看重的是什么?当然是升学率了,在升学率的前提下,我们能谈这个问题吗?”

  五中以它的足球而出名,所以无论是场地上还是学校的态度上,已经比其他学校好得不知多少了。小陈说他的小学同学同学虽然也在读初中,但是学校的操场就像一个围着宿舍楼里的小脸盆,谁都不敢踢足球,因为稍不小心就会踢破宿舍的窗户,后果是严重的,“你们不好好学习在这胡闹些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又谈何对足球有什么支持呢!

  家长 让孩子踢球为了上大学

  中国足球真的如此没有吸引力,以至人人避而远之了吗?但是为何五中却仍然是广州最热门的学校之一,为何多少家长钻破了头仍然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五中的校队里来?

  记者对五中的五十名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让人惊讶——与学生们对足球的兴趣不高相比,家长们的热情却是空前高涨,在“你是否愿意让你的孩子多参加足球训练”这一项选择里,所有的家长都填了“是”。不过,原因却是五花八门。

  十二个家长选择的原因是“多参加足球训练可以强身健体,但是前提不能影响学习,”有一个家长抱怨道:“我自己是个足球迷,单位里每周都有一场固定的比赛,每次我都想带我的儿子过去,可是他说了一句差点让我气死:‘爸爸,现在谁还踢足球啊,多土啊!’他现在每天缠着我要给他买网球拍说要打网球,可是打网球哪有踢足球便宜而且更能锻炼身体啊?没办法喽,时代不一样了。”

  剩下的三十八名家长选择的答案是“练好了足球,更有机会上大学。”(这跟五中的特殊环境有关,如果在其他的一般的中学搞这样的问卷调查,记者不敢保证会有同样多的家长选择这个答案)实际上,如果能入选五中的校队,基本上以后在广州找个不错的大学没有问题,这是足球现在对家长最大的吸引力——条条大道通

罗马,踢球也能上大学嘛!

  但是,对于“你是否愿意帮助自己的孩子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选项里,五十个家长又体现了惊人的一致,“不”!关于原因,和钱有切切实实的关系,四十二个家长同时选择了“成本太高,风险太高”和“现在职业俱乐部经常欠薪”这两项,付出太多,得到太少,足球在家长的眼里已经变成了如此没有吸引力的行业了。

  家长的态度很清晰,他们愿意让孩子多参加一点体育活动,包括足球(在很多家长眼里,篮球,足球和其他的体育项目没有什么区别,就是强身健体的),如果孩子有足球方面的天赋,那就更好,因为这意味着孩子除了学习成绩还多了一条上大学的途径,但是没有多少人敢豁出去一切,让孩子在这条路上走到黑。但这就和现时中国足球运动员的培养体制截然相反,大多数家长希望的路线是孩子一直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而中国的足球运动员却从小就脱离了正常的教育体系,如此,中国足球的选材面怎能不越来越窄呢?

  最后,一个家长对记者说:“谁都愿意孩子有个最美好的前途,当然,谁也不敢说,自己给孩子作出的选择就是最正确的,所以,我只能跟大多数人一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先上大学。当然,上完大学以后,并不意味着他会赚到很多钱,但是养他自己应该不成问题吧。万一让他不顾学习,一心一意去踢球,踢出来固然好,踢不出来呢?谁敢冒这个风险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01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