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12年足球经理人变迁 杨祖武:摸着石头过河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9日01:54 竞报 | |||||||||
本报记者王亮报道 被很多人称为“杨大爷”的杨祖武,是中国足球职业化以来,担任俱乐部总经理时间最长的人。从1994年职业化创立,到2005年的中超次年,他见证了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从无到有,在摸索中前进的全过程。可以说,杨祖武是中国第一代足球经理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 “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1992年,中国足球开始实行职业化改革,以前的一支支专业队,因为得到了企业出资,而变成了一家家足球俱乐部。时年45岁的杨祖武来到了北京国安俱乐部,成为了俱乐部的副总经理,后升任为总经理。在来到国安俱乐部之前,他一直是北京足球队的领队。对于在专业体制下成长起来的杨祖武来说,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即使在1994年职业联赛开始以后依然如此。 “那时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职业俱乐部,对这个概念还是非常陌生的。”杨祖武说,“没有以前相类似的经历,也没有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那时搞俱乐部就是在摸着石头过河,一切都是在摸索。” 与杨祖武一样,第一代的足球经理人没有一个对职业俱乐部有直观的认识。“我们这些人在开会的时候也会聊起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大家都说这很陌生。”杨祖武说,“其实中国足协也一样,他们同样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职业俱乐部,如何管理职业联赛,大家都在摸索。” “对职业俱乐部一头雾水” 职业俱乐部的成立,让杨祖武坐在了总经理的位置上,但在众人羡慕的光鲜背后,是一种巨大的压力和对一个新领域的完全陌生。 “对于职业俱乐部的管理,与以前专业队的管理完全是两码事。管理俱乐部,要比以前管理专业队时费心的多。”杨祖武说。 在专业化时期,作为管理者的杨祖武根本不用考虑队员的吃、穿、住,以及工资待遇等等一系列的问题。他说:“队员吃饭去食堂,穿,反正一年就发那么几件衣服,你喜欢穿就穿,不喜欢就不穿。工资按时领。职业俱乐部出现之前,我们在管理上非常轻松,几乎就不用操什么心。” 但这种轻松很快消失。对于之前从未接触过职业俱乐部的杨祖武来说,管理一家俱乐部弄得他一头雾水。“刚开始的时候,根本不懂得怎样去管理一家俱乐部。而经营就更谈不上了,说想要靠俱乐部去挣钱,谁都没有想过。” “职业化初期满怀激情” 虽然对职业俱乐部一无所知,但杨祖武和那些第一代职业足球经理人一样都有着一股要把职业足球联赛这张凉炕焐热的冲劲。 “职业联赛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满怀激情。”杨祖武回忆到,在那时,他感觉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仿佛有种力量在推着他,“真的有一种想要做一番事业的冲动,真的是激情澎湃。” 而随着联赛的不断发展,原先的那种激情却从杨祖武的身上逐渐消失了,在职业联赛被越来越多不健康的东西所充斥之后,他不再有之前的那种冲动。“到后来就已经没有那种激情了。”杨祖武说,“其实不光是一两家俱乐部的问题,也不是中国足协的问题,而是整个足球环境的问题。中国足球需要所有的俱乐部和足协坐下来一起探讨如何发展,这样才能少走些弯路。” 欧洲职业走了百年 杨祖武把1994年和1995年当作从专业体制到职业化的过渡期,在他看来,在经过了第一年的适应后,职业联赛在1996年和1997年才相对成熟,但与欧洲的职业化相比,中国的职业联赛其实并不能真正称为职业,“我觉得其实应该是介于职业化和专业化之间。既要比专业化高,但也没有达到职业化的程度。” 当记者希望杨祖武回想一下什么时候才开始真正地适应了职业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时,他却表示,即使到了现在,也没有做到,“我们的职业联赛才开始了十几年,而欧洲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了,可以说,直到现在为止,中国很少有人真正领会到什么是真正的职业足球,这需要一个过程。任何改革都有一个过程,国家现在依然在继续着深化改革,我就不相信足球能那么快就完全进入职业化。关键是,人们的观念还没有完全转过来,有人说他们懂得职业足球,但我看未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