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今年招不齐出场阵容 广州只有11块草皮属于孩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0:44 《足球·劲体育》

  李嘉晟,广州市五中学生。他的遭遇可能是大多数学球的广州的小孩都要碰到的——他本来是属于1989---1990年龄段的队员,去年,广州市要组建U15的队伍,准备参加2006年的全省运动会。按照惯例,进了队就要三集中,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学习,标准的过去体校生活,如果这样,李嘉晟的目标是以后争取进入广州队,成为一名职业球员。但是学习成绩出色的李嘉晟的家长希望让他到广州五中这所足球重点学校读书,平时参加训练,比赛的时候如果竞技状态可以,还是能代表广州队打比赛。但是这个建议被拒绝了,因为没有先例。

  现在,李嘉晟仍然在代表广州队打比赛,他是这个队伍里最出色的前卫队员,而且依然是踢球和学习两不耽误,但广州市足协负责人认为这是个特例。一般来说,去了学校,肯定没法再专注踢球;去了队伍,肯定没法再专注学习,在学习压倒一切的大氛围下,要扩大青少年人口是多么艰难!

  枯燥的数字也许更能说明问题。目前在中国足协的注册名单上,青少年球员一共大约3万人,而按照理想的比例来讲,中国青少年足球人口应该是2.5亿。作个简单的比较吧:

意大利足球人口与总人口的比例是1/12,与英国的比例一样。法国为1/15,再去荷兰那就惊人了,这个比例为1/4,而中国,在足球运动开展得不错的北京,这个比例是1/1500,上海更差,比例为1/2000。

  拥有一支中超球队的北京的比例是1/1500,拥有三支中超和一支中甲球队的上海的比例是1/2000,那么只拥有一支中甲球队的广州的足球人口的比例有多少?

  从广州市足协得到的资料显示,2004年,广州市足协共有注册青少年运动员660人,其中U19组25人,U17组30人,U15组114人,U13组122人,另外,足球学校U19至U9组194人,女足U15组、U11组115人。而今年在广州市足协注册的青少年运动员是1100人,多了四百多人,是因为广州市足协属下的十所体校今年开始招收1995、1996年龄组的学生。数据出来了,现在广州1991年到1996年的青少年球员为1100名,而广州这个年龄的青少年人口大概在一百多万,比例为1/1000——比上海和北京都高,但面对如此数字,谁也高兴不起来。

  多年以后,广州还有人踢球吗?面对记者的疑问,广州市足协的专门负责青少年培训工作的张强说:“其实,广州已经到达谷底了。不可能比现在更差了。广州已经没有顶级球队七年时间了。云南红塔被卖到重庆以后,整个云南足球就倒掉了。但广州仍然坚持了这么多年,而且青少年在全国的成绩一直不错,我想只要广州职业队的水平上去了,广州的青少年足球人口应该会越来越多。”

  不过,张强最后加了一句:“广州的青少年足球没有垮掉,已经算是幸事了。”在2004的一次工作总结上,关于广州的青少年工作的总结有了这么一句话:“学校足球训练网点萎缩,生源缺乏。”面临的仍然是学习与训练的矛盾,很多学校甚至不让学生在学校里踢足球。于是,偌大一个广州,用于青少年训练和竞赛的足球场仅有11个,其中海珠区5个、荔湾区2个、天河区2个、越秀区1个、伟伦体校一个。而在整个广州,全部12个区(市)共有足球场510块!

  而那注册的1100多人,就分散在广州的十所体校里,这是广州足球的生命线。广州市足协的人说:“我们算不错了,像武汉、成都、南京这些地方都没有体校了。广州能撑到现在,一来足球的群众基础深厚,二来还有一支龙头队伍,如果广州队没有了,那是真的垮掉了。”

  去年10月,记者到梅州采访的时候,认识了一个叫李嘉良的小男孩,他当时读六年级,今年再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升上了初一。他仍然在梅县的业余体校里继续他未知的人生,但是,他的队友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队里少了三个人,他们都去了山东鲁能了。”李嘉良很羡慕这三个已经离开的队友,他知道,鲁能足校的条件比起梅县业余体校的条件实在要好得太多了。

  这是广东足球重镇梅县每年都要碰到的情况,好一点的队员或者输送到省体校,或者被人挑走,资质差一点的跟不上的就调整回原来的学校,重新变成一个普通的学生,而大部分人则留下来,在体校里读完初中,面临人生的又一次选择。

  现在梅县业余体校又开始招收小学三四年级的队员,每一次选材,对学校来说都是一次最重要的任务。梅县城区的孩子已经不愿意来了,他们只能到乡下去挑选,例如丙村。更远的要到四十公里以外的松口,被戏称为梅县的“西伯利亚”,过去就是江西、福建,只有在这些地方,还有人愿意送孩子到体校里去“深造”。今年的招生情况仍然不乐观,原本要招四十人,但是学校估计,能招收到三分之一就不错了。“已经习惯了。”梅县体校的一位教练苦笑说。

  关于招生的问题,会开了不少,包括学校领导,县方面的领导,已经退休的老教练等等。大家都很头痛,“为什么现在就招不到生呢?足球难道就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吗?”但是,大家都拿不出什么办法,如果不是梅县的足球牌子太响了,也许体校早就不办了。

  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愿意来体校?学校一位负责人总结的经验是,一是的确喜欢足球的,家长没办法阻止;二是太调皮的,上课指挥调皮捣蛋,家长实在没办法,只能送到体校来调教。如此一来,现在的选材面就太窄了。

  体校的小张告诉记者这么一件事,参加预赛的时候,他们的一个中场主力都没有出什么问题。但是,到比赛决赛当天,这个主力却被家长关在家里,因为上课的时候,小孩被老师批评了:“你是不是学踢球学坏了?怎么像个小流氓一样?”这句话让家长勃然大怒,于是就把小孩关在了家里。后来上作文课的时候,小孩写了一篇情真意切的文章《我真的好想踢球》,后来小张拿着这篇文章给家长看,这位家长良久无语——小张说:“你看现在小孩踢球的阻力多大?哪像我们以前?到体校是多么有面子的事情!”

  但在竞技层面上,梅州仍然能保持辉煌,广东的青少年比赛仍然能保持在前三名,拿个冠军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只要能到梅县体校走一走,这种表面上的辉煌肯定不能掩藏住底下的危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一个足球人口正在萎缩的地区,一个观念已经发生变化的(足球不再是有“面子”的事情)的地方,仅凭过去辉煌的惯性还能维持多久呢?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5,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