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三次竞选失利刻骨铭心 王海鸣选择继续悲情守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10:54 《足球·劲体育》

  特约记者宁爱军报道 2005年12月6日的那个下午,北京街头的杨柳光秃秃地在寒风中摇曳,龙潭湖丙3号楼内冷冷清清的办公情景,让人很难看出中国女足又在乱世中经历了一次改朝换代。王海鸣走出足协大门,他的心很乱,他的脑海中一直盘桓着足协举办的面试会的一个个场面,事实就是这么残酷: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他却在同一个岗位的竞争中连续三次失利。他可以一次次在哪里跌倒在哪里爬起来,但连续三次跌倒在与女足帅印近在咫尺的地方,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份执著。也许人们会嘲笑他这股唐·吉诃德式的
勇气吧,他这样想着,心里禁不住打了一个冷战。

  “很多人都问我,是不是王海鸣找不到其他的饭碗,所以才几次竞选失败后继续留在中国女足。”10日晚上的王海鸣这样自嘲地对记者说,说这话的时候,他在酒吧,在第三次跌倒后,他带着老婆彭巧玲一起去泡吧。“为了某种纪念或者忘却?”记者问,他不置可否,叹了口气。虽然酒吧很暖和很有人气,但他却总在感叹北京的冬天太冷了,冷的感觉贯穿在整个采访过程中,说起自己在中国女足的遭遇,说起这三次竞聘,他有时无奈、有时颓废、有时又亢奋,更多的时候,他反复说着冷。记者理解这是一种凄凉。“我像唐·吉诃德吗?这股傻劲很像吧,但我更愿意说自己是个守望者。也许悲情,但为了中国女足这份事业,我会坚守在这个舞台上。”回忆完了自己三次冲向大风车的经历,他笑着说。

  第一次,“黑马”让他酩酊大醉

  “‘万恶’的竞聘制度是在2003年第一次开始吧?”记者的玩笑勾起了王海鸣的回忆,2003年,随着当时的中国女足主教练马良行因为

世界杯失利下课,中国足协首次推出“国家队主教练公开竞聘”,已经在国内赛场称雄的王海鸣认为该是登上国际舞台的时候了。

  王海鸣回忆说,2003年女足世界杯上,马良行率领的中国女足止步八强,那时他就作出了不同的判断,很多人觉得这是一次偶然,但王海鸣清楚,“中国女足其实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始,就已经逐渐在走下坡路,而这一趋势的关键就在于中国女足的新老交接出现了问题。”王海鸣自认自己在解决这个问题上有很多有效的手段,他希望自己能带领中国女足走出这段困难。

  而足协规定的主帅候选人“必须执教女足三年以上;必须获得过女超联赛、女足联赛或女足锦标赛前三名成绩;年龄不得超过50岁”等条件,也让外界认为非王海鸣莫属。“当时马良行因为没能完成世界杯指标下来了,而马元安也没参加竞聘,如果从女足圈物色教练的话,我认为自己肯定是最有资格和实力的,所以参加的时候真是义无反顾了。”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具备深厚背景的男足教练张海涛却以黑马的形象杀了进来,虽然这匹“黑马”在足协公布的诸多应聘条件中,仅符合“年龄不超过50岁”这一条,但王海鸣还是落败了。“据说你的这位竞争者的家里,在政界和体育界很有威望啊?”记者问。王海鸣叹了口气,他说不明白,也不想说明白。所谓的“足协首次公开竞聘国家队主教练”,最后只是一个美丽的幌子,2003年12月15日,年仅33岁的张海涛正式成为新一届中国女足主教练。

  就在正式宣布张海涛挂帅的几天前,当时主管女足工作的副主席薛立找到了王海鸣谈话,告诉了他足协选中张海涛的决定。王海鸣说他终生难忘那个晚上,喝得酩酊大醉的那一晚,愤怒和委屈成了下酒菜,“那是我执教女足以来第一次受到的重大打击,我肯定忘不了。”足协给王海鸣的一个解释是:张海涛英语出色,虽然他不符合很多条件,但公开竞聘公布的条件最后一条规定——特殊情况例外!

  重出江湖再次遭遇“黑马”

  被张海涛淘汰的现实,是王海鸣没有料到也很难接受的。在首次竞聘失败的一年时间里,王海鸣虽然挂着国家队助理教练的头衔,但从未参与过任何国家队的事务,他把全部精力放在了竞聘前挂帅的“中国女足希望之星队”上,而这支队伍也正是后来为他带来

世青赛亚军奖杯的那支国青队。

  2004年在张海涛的率领下,中国女足在雅典奥运赛场与德国队的比赛中遭遇了史无前例的“0比8惨案”,中国女足迅速崩盘。在全国舆论和女足圈内的一致反对声下,足协只能宣布重新选拔中国女足主教练。这时,拿到了世青赛亚军这个女足国字号近5年以来最好成绩的王海鸣,再次成为了热门人选。

  “2004年应该说是我最成熟的一个阶段,这不仅是因为我带队夺取了世界亚军,更重要的是我对中国女足的现状和世界女足的发展潮流已经了如指掌,因此当足协决定再次竞聘国家队主教练后,我立即选择了再次努力一把。”谈起自己第二次重出江湖的动机,王海鸣显得很直接,“2004年的中国女足已经毫无疑问是支弱队,而我在调教弱队方面已经积累了一套很有效的经验。不管是北京女足还是国青队,我们之前都被认为是弱队,但在一段时间以后,我们最终让人刮目相看。因此,我当时想,如果足协领导肯给我机会和时间,我一定能在三年时间里让女足重新回到强队的行列。”

  从当时竞聘的情况来看,除了前美国女足主教练迪西科与王海鸣具备竞争实力外,没人再能与王海鸣一较高下,然而就在迪西科最后选择退出竞选后,中国足协再次否定了扶正王海鸣的呼声,他只能戴着“教练组组长”的帽子苦干了半年,期间他指挥的中国女足获得了四国赛的冠军,也在被足协交代“不计成绩、只求练兵”的阿尔加夫杯上战绩不佳,本以为付出总有回报,但在女足选帅拖到2005年5月的时候,又一匹“黑马”杀出来——带领升班马武汉队在中超取得七连胜的裴恩才最终走到台前,王海鸣只能交出兵权。

  “从第二次就可以看出来,王海鸣不能上任不是执教能力问题,关键在于足协里面没有自己的靠山,简单地说,他不算任何一个足协副主席的心腹,命运早就注定了!”记者把自己听到的有关这事情的议论告诉王海鸣,他长久地沉默,让记者听着酒吧悠扬的音乐声。

  所幸的是,第二次失利的王海鸣这回没有再借酒消愁,在足协决定起用裴恩才的那天深夜,王海鸣很坦然:“裴恩才对于中国女足和我都是个‘新事物’,我肯定会全力以赴协助老裴,不能让外人看我们的洋相。”

  第三次“小马”来了回马枪

  连续两次竞聘失利,这在外人看来,王海鸣应该早已对女足帅印死心了,但王海鸣还在战斗。在前不久裴恩才选择主动辞职后,王海鸣第三次向足协表达了希望挂帅的要求,而且在与足协高层的交谈中,他表现出了史无前例的强硬立场:没人比我更了解中国女足!但是,王海鸣再次失败了。

  裴恩才“下嫁”女足后,足协将女足主帅的年薪从12万上调到50万,然而得到的结果却与张海涛时期无异:2005年的

东亚四强赛首次有了女足项目比赛,但在经过裴恩才“三后卫体系”改造后的中国女足,在这项水平较低的赛事中遭遇垫底,创造了中国女足一个新的低谷,就连裴恩才自己也看不到女足复兴的希望,因此在足协给出的半年试用期来临之前,老裴选择了主动离开,女足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混乱。“中国女足从来没乱到这个地步,以前都是足协解雇主教练,这次是主教练把足协给开了。”一位女足元老每每谈起现在女足的下滑不止,王海鸣当然不会对此没有认识,他说:“我在女足执教已经快20年了,当然希望把自己的东西贡献给中国女足,因为我认为自己具备帮助女足复兴的能力,有信心完成足协制订的2007年世界杯和2008年奥运会的任务,所以我再次参加了竞争。而且,我认为现在的确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中国女足。”王海鸣第三次竞选时的底气更足了,怎么看都不像是受过两次打击的人。

  然而,在这次与马良行的竞争中,包括圈内许多女足教练都认为王海鸣上任的希望不大,虽然回过头来看前两次竞聘结果,王海鸣无疑比张海涛、裴恩才更适合,但足协永远不会去承认这些失误,王海鸣自然也无法得到“平反”,“如果足协愿意让王海鸣上,那就根本没必要搞这次的竞聘,裴恩才下课后他完全有理由名正言顺地扶正。”一位女足圈内元老表示自己早就看透了足协的形式主义,只有王海鸣还在痴痴地奢望足协能公正地对待自己。

  本次竞聘的过程,也的确像圈内传言的那样,马良行出色的公关能力似乎早已帮他搞定了足协掌门人谢亚龙。因此在6日的教练委员会出现各位元老一致“挺王压马”后,回国后的谢亚龙立即组织了一次“面试会”,以作为足协最后裁决的依据。也就是在那次“面试会”上,王海鸣洋洋洒洒大谈了40分钟,但没有打动谢亚龙的任何一根神经,而马良行的发言仅仅10分钟,最后却让足协得出了一个结论:马良行在改造女足思路上的把握强于王海鸣,而且他一直都在关注着女足——王海鸣笑了,这是从记者口中听到这一说法时,王海鸣选择沉默后唯一的表示。

  虽然是个屡战屡败的“失败者”,但10日晚在酒吧里的王海鸣夫妇,不时会碰到球迷上前找他要签名,同时也有球迷会当着王海鸣的面发表一些斥责此次竞选不公等类似鼓励、打气的话,但王海鸣都微笑着选择了回避,只有当记者问到“是不是想离开女足了”这样的话题,王海鸣才会突然严肃起来,“我的事业在女足,中国女足越是在艰难的时候,我越不能走。”“再有竞聘呢?你还会参加吗?”记者追问,电话那边,在短暂的沉默后,挂断了。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61,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