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和老江湖互相设套 女足选帅有多少桌面下的故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11:08 体坛周报 | |||||||||
仅仅过去了6个月,中国女足又换帅了。4年5换帅,越换越差劲,越差劲越换,中国女足就在这样的愚型模式中玩完。现在的中国女足运动是区区一个教练所能够拯救的吗?如果说在5年前兵败悉尼奥运会时,中国足协若有魄力及时换帅还有点意思,弄好了还能延长一点玫瑰盛开时间的话,现在的情形就是神仙下凡也没戏,何况又是马良行、王海鸣或马元安这些败军之将的矮中找长游戏。
中国足坛永远在上演自欺欺人的试错闹剧,裴恩才试错了,奥运工程被耽误了半年时间,可也没见着当时提出女足运动男子化之“惊天大发现”,并以此“理论”钦点裴恩才的某些高官出来坦承失误,就像当初张海涛试错了,有人照样神定气闲地主持着新一轮选帅一样。 当然,进步也有。既然张海涛、裴恩才的悲剧是领导拍脑袋决策种下的苦果,这回领导不说话,放权了,由教练委员会一干德高望重的老教练老专家来定夺,这样总行了吧?也不然。一方面,坦率地说,中国教练的水平和操行都不能服众,比如现在很德高望重的戚务生,其在1997年十强赛时的表现给世人的印象就极为“深刻”。 另一方面,就像那挂羊头卖狗肉的转会机制,中国足协旗下的这个教练委员会也是块注水猪肉。本来很重要很神圣的一个部门,在中国足协这里却只是一个咨询机构,且还是那种有事时大家聚一聚议一议,没事则不学习不办公的松散堂会,而不像其他国家那样是一个有编制有经费的常设工作班子。这样的神仙会是干不成什么正事的,比如,既然讨论女足教练问题,可是这个教委会的成员中有几个熟悉女足,又可曾专门下到联赛和球队中作过跟踪调研和专业分析? 既然什么都没有,这批人却坐而论道,你还能指望他们解决什么问题,提出什么真知灼见?事实也是如此,我们从金志扬先生对马元安的推崇和对马良行的贬斥中,看到的只是某种情绪化的东西,而少有符合其专家身份的专业论证。此时,与其尊金先生为专家,还不如称之为老愤青更合适些。 不错,马良行曾经输了2003年世界杯,而马元安则亲历了1990年代中后期的辉煌。可是从悉尼奥运会到被迫退位这两三年间,老马在历次大赛中又吃了多少败仗,包括一年中4度臣服于朝鲜队?如此,到底谁的心中失败的阴影更浓些,那些曾经成功的经验又到底是宝贵的财富还是甩不掉的包袱? 其实也怨不得金教练大放空炮,谁都清楚足协忽然决定成立教练委员会的真实意图。既不是为了跟上专家治国的社会潮流,也不是为了推进足协工作职能改变和角色转换的改革,而是为了建立一道堵住外界批评的“防火墙”。在任用裴恩才之事上,谢掌门及其上级饱受外界和同僚的批评嘲讽,现在有了这个教练委员会,谢掌门俨然就有了一块挡箭牌,事情办好了,他领导有方的功劳跑不了;若再发生裴恩才第二、第三的悲剧,那第一波问责风暴将刮向这个教委会。 这就是所谓领导艺术,在这种“艺术”下,中国足球谁都有责任,又谁都不用承担责任。比如那个教委会,金志扬们既没在足协中挂个一官半职,也不领取俸禄,能够招之即来并慷慨陈辞已经够可以了。最关键的是,教练委员会纯粹是块橡皮图章,不仅没有决策权,连选帅的三原则都早由杨一民主席预先设定了,谁还能怎么着? 然而,你政客领导会玩权术,我老江湖就不会搞厚黑?在教练会议上,不少人或装聋作哑或正话反说,比如那些京籍元老力挺京籍教练王海鸣而力阻上海硬汉马良行,并非他们不知道二子孰强孰弱,也未必是出于地方主义,而是知道,决策者早心仪小马,且还已经有所动作。因此他们故意唱反调,既为了恶心那些外行领导,也为了避免日后人们把账算在他们头上。至于用大话激出已淡出一线三四年的马元安,更纯属捣糨糊,谁都知道带一年要魔鬼训练8个月以上时间的中国女足是个拼身体的力气活,已60挂零的老马不可能干到2008。 谁都在打自己的小九九,谁都在给对方设套,一个教委会的选帅故事中就有那么多玩阴的,这玫瑰还能铿锵吗? (周文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