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商业比赛的三次浪潮:1999年三冠王曼联来华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12:30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商业比赛在中国的兴起要追溯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以前,开始有企业出钱赞助,邀请国外球队访问中国,但那时候一方面没能形成规模,另一方面主办方在合同签署方面缺乏经验,大牌球星很少随队前来,比赛的质量不是很高。但是1994年中国足球职业化之后,情况转变了,先后形成了商业比赛的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1994年到1997年

  代表:“工体不败”

  职业化上马后,中国足坛便涌起第一次商业比赛的热潮。北京国安连克AC米兰、阿森纳、弗拉门戈等强队,创造了"工体不败"的神话,也给中国球迷留下了不少黑色幽默。

  1995年5月17日,英超阿森纳尽遣主力来华,但仍以1∶2不敌北京国安。

  有趣的是,当时北京国安已有了新队服,但他们希望赛后得到阿森纳的球衣,又舍不得新球衣,于是翻出旧球衣穿上,令气急败坏的阿森纳球员拒绝交换队服。

  1996年4月,北京国安又以3∶2战胜巴西格雷米奥。但裁判判罚引起了争议,赛后格雷米奥队主教练斯科拉里气愤地说:“我现在知道,你们为何总在这里打败世界强队,因为你们有12人在比赛。他就是裁判!”

  但神话很快就破灭了。1996年5月,英格兰队轻松地以3∶0完胜中国队,中国球迷遭遇当头棒,众多经由商业比赛堆积起来的对中国足球水平的幻觉,顷刻间消失了。1997年7月,北京国安1∶2不敌马拉多纳领军的阿根廷博卡青年队,商业比赛的热潮冷却。

  分析:早期商业比赛球市好,主要是因为中国球迷没见过世面,市场不成熟,球迷看比赛更多的是看热闹。当时国外比赛的电视转播很少,由于资源稀缺,所以特别吸引人。

  由于有赚头,运作赛事的中介公司赛前如雨后春笋,赛后销声匿迹,大多是短期行为。有些经纪公司更是请来外国水货球队滥竽充数,大大倒了球迷的胃口。于是从1997年开始,商业比赛已经提不起球迷的兴趣。

  第二次浪潮:1999年

  代表:三冠王曼联来华

  1999年7月,曼联队携“三冠王”之荣耀前来上海,与上海申花比赛。尽管贝克汉姆、队长基恩、主教练弗格森都没有随队前来,但由于运作成功,比赛获得了巨大的收益。

  曼联的第一次中国行创造了奇迹。郁知非花35万美元请来小贝缺席的曼联,赛后结算,申花净赚1600万,单单门票收入就达2000万!这是中国俱乐部赚得最多的一次。

  分析: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发展到巅峰时期,中国球迷对足球的热情高涨。足球赛事的直播让球迷见识到了欧洲的豪门球队,曼联夺得三冠王就像公牛队再次三夺NBA总冠军那么令人激动。欧洲强队和中国强队的交锋,具有很大的卖点。而这次比赛在商业上的操作也十分成功。

  第三次浪潮:2003年

  代表:“龙马之战”

  70万、800万和4000万欧元,这分别是皇马2003年亚洲行的短期、中期和长期收入。70万,皇马在红塔集训七天的报酬;800万,皇马在北京、东京、香港和曼谷四场商业赛的出场费;4000万,皇马未来三年亚太地区市场开发的预期收入。

  “龙马之战”创造了中国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足球商业比赛出场费——200万欧元。这是中国足坛有史以来单场比赛最高昂的足球赛事,平均每一分钟比赛价值超过20万元。而半年前在广州,巴西队一夜之间卷走120万美元,罗纳尔多和里瓦尔多还抽空接广告捞了200万美金,并留下“人多、钱傻、速来”的笑话。

  据估计,承办皇马中国行给高德公司带来的利润达到1500万元。从市场的角度看,此次皇马中国行可以说是商业比赛运作史上最为成功的个案。

  分析:皇马的到来第一次让中国球迷真正体会到球星的力量,但在豪门球队面前,包括中国球迷、媒体、官方在内的许多人不知道该采取何种姿势面对,几乎产生了“对神膜拜”的媚洋情节。

  这一次浪潮在非典的影响下冷却,但它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人深刻体会到市场的力量,也让人意识到足球偶像化、娱乐化时代的到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曼联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