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足坛四大父子兵:儿子一脚把老爸踢下岗(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4月20日09:37 体坛周报
中国足坛四大父子兵:儿子一脚把老爸踢下岗(图)
冯公子违背父愿选择足球

  违背父愿,冯公子选择足球

  父亲冯剑明 中国足协青少部主任

  儿子冯 雷 上海国际队守门员

  记者马德兴、邵峰报道 冯剑明与冯雷,这对父子兵堪称中国足坛的话题人物。

  在最近两轮中超中,冯雷连续首发亮相,身为父亲的冯剑明虽然远在德国巴特基辛根督战中青队,但对儿子的一举一动还是十分关注。4月18日中超联赛战罢第4轮之时,中青队应巴特基辛根市政府邀请参加一项活动,在前往活动现场的路上,中超联赛战况自然成为队员们谈论的焦点。谈到上海国际队时,站在队伍最后的冯剑明突然冒了一句:“2比1,国际赢了。”不少队员都笑了起来,冯剑明在足协青少部的手下郭炳炎笑着说:“那是因为你儿子首发了吧。”冯剑明不语,但脸上分明流露着一股自豪……

  “其实,当初我和他的母亲并不赞成他选择职业球员的道路,那时他正在人大附中的三高俱乐部,而且已是高中一年级了。按照人大附中的升学率,冯雷考上大学是很有希望的。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却最终决定了儿子未来的人生,我们作父母的也不好太反对,毕竟孩子的人生还是该由他自己作决定。”大冯回忆道,大概是在1996年,当时他仍然在《足球世界》杂志担任主编,该杂志每年都要评选一次甲A最佳阵容。那次荣膺最佳守门员的是区楚良,而冯雷的偶像恰恰就是前者。于是,冯剑明带着儿子一起出席颁奖。期间,小冯雷与区楚良谈得很投机。就是在这次颁奖晚会后,冯雷与父母进行了长谈。

  1996年,刚升入乙级的深圳平安到北京招二线队队员,冯雷被选中,随后便离开北京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球员生涯。在9年间,他先后辗转于深圳、云南红塔、重庆力帆之间,现在又来到了上海。在国际,他得到了原国家队守门员教练桑廷良的赏识,被作为老将江津的替补加以重点培养,但是由于状态总是起伏不定,他一直游离在主力与替补之间。

  2004年6月13日,国际客场挑战实德,冯雷完美地演绎了自己的中超“处子秀”,全场有多次精彩绝伦的扑救,并帮助球队1比1逼平对手。这场比赛使冯雷赢取了主教练成耀东的“欢心”,然而可惜的是在之后的两场重要比赛中,他却又出人意料地演砸了,在江津转会离队后拱手把主力门将的位置让给了竞争对手张晨。

  2004年9月30日,这一天是冯雷无法挥去的一段噩梦,由于他的一次低级失误,国际在客场0比2输给了北京现代。冯雷是北京人,这是他第一次在家乡亮相,父亲和母亲也都到现场观看,但沉重的心理负担却导致了一个难堪的后果。2005年4月14日,机会终于再次降临,还是上海国际客场挑战大连实德,国际主力门将张晨开场仅仅15分钟就因为严重犯规被红牌罚下场,作为替补门将的冯雷连热身都没有来得及做就被匆匆派上了场。这场比赛,冯雷守得非常顽强。随后4月18日,国际主场迎战金德,首发上场的冯雷帮助本队2比1战胜对手,拿到了今年的第一场胜利。

  对于父亲,冯雷似乎并不愿意多谈,“我一直不愿跟别人说起爸爸,主要是为了避嫌,这会让人觉得我是凭关系才获得机会的,给大家的感觉很不好,而事实并不是这样的。我在北京青年队三年,没有一个人知道我爸是冯剑明。即便是后来到了力帆、红塔以及现在的国际,我也不愿让别人知道。”直到聊起儿时的经历,冯雷才打开话匣子,“爸爸以前也是球员,曾入选过内蒙古自治区队,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他有可能一直踢下去。从球队退下来后,他去了《足球世界》杂志社工作,小时候,我一放学就跑进爸爸的编辑室,那里到处都是足球的图片和资料,看多了,就更加渴望自己能当上职业球员了。”

  因为工作的关系,冯剑明经常需要出差,而儿子也在外地踢球,基本上每年都是到了年底全家才能够聚在一起。儿子对父亲充满了理解,“爸爸不是那种喜欢表达情感的人,这点我也像他,平时我们很少联系,有时候一个月都不通一次电话。不过,我知道他很关心我,很多时候都在默默地关注着我。”

  一脚把老爸踢下岗

  父亲李应发 南京有有总教练

  儿子李雪柏 大连长波主力中场

  特约记者刁勇报道 2004年11月13日,中甲倒数第三轮,大连长波主场迎战同处降级边缘的东莞东城。这是一场谁也输不起的比赛,时任东莞东城总教练的李应发,绞尽脑汁想让球队赢得三分。没想到球队在2比0领先的情况下,却被一个人搅了局。搅局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效力于长波的二儿子——李雪柏。李雪柏的进球吹响了长波反攻的号角,并最终追平比分,顺利保级,而东莞东城却不得不堕入降级的深渊。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这一天正好是李应发六十大寿,随后东北大帅就从东城总教练的位置上黯然去职。

  谈到儿子送来的“生日大礼”,现任南京有有教练组组长的李应发一身长叹:“我真的不怪他,职业足球就是这么残酷。”话虽如此,但实际上,父子俩为了这场比赛甚至打了一个礼拜的“冷战”。赛后,李雪柏第一时间找到老爹,表达了生日祝福。晚上,东城俱乐部为李应发庆祝生日,李雪柏也在座。席间,儿子没有表现出一点愧疚心理,对自己坏了老爹好事的举动只字不提。直到在两人驱车回家的路上,小李才悄悄地对老爹说了三个字——“对不起!”

  李雪柏与李铁、李金羽是当年辽青的队友。“其实雪柏踢球还是很有天赋的,当年我要是努力一把,他完全可以进健力宝队,现在的命运也许大不相同。”李应发回忆说,“当时各俱乐部青年队都在广西梧州集训,朱广沪正好在那里挑选健力宝赴巴西球员。而我在广东带辽宁队冬训,记得我给雪柏打电话,问他要不要我过去打个招呼,没想到被他一口拒绝了。他就是这种个性,不愿意借用我的影响力。”

  要照顾,就不是我儿子

  父亲王洪礼 辽宁队主教练

  儿子王 亮 辽宁队主力中场,国脚

  特约记者闻锐锋报道 王亮凭借自己鲜明的特点不仅在辽宁队占据了铁打的主力位置,同时也扣开了国家队的大门。作为辽宁队的主教练,王洪礼和王亮是一对特殊的父子。为了避嫌,老王在队里根本不正眼看儿子一眼,看到儿子在训练中出现问题,老王吼得最凶。

  不过王亮还是一个很听话的孩子,在球队中很少出错,就是平时总是躲着老王。实在躲不开的时候,王亮一本正经地喊一声“王导好”,然后迅速消失。而老王对这种称谓已经习以为常,嘴里哼一声之后大摇大摆地走过。习惯在队里养成,回到家里也难改了,妈妈朱香云叫儿子喊老王吃饭,王亮也是大喊一声“王导,吃饭了!”王洪礼在队里对儿子几乎没什么关照。为此,朱香云批评老王是不是对儿子太苛刻了。老王在家里一向让着老伴,一听此言便会火冒三丈:“他王亮要想踢出来就得靠自己的能耐,要他老爹照顾,那就不是我的儿子!”王亮果然争气,前不久随国家队到欧洲拉练,在对爱尔兰队的比赛中,一脚任意球险些破门。

  王亮是辽宁队最早买车的球员之一,他一出手就买了辆红色宝马。很多人对他为啥选红色感到不解,王亮透露说,这是“王导”亲自挑的。如今王亮夫妇换了一辆与宝马有近亲的MINI,红色宝马正式移交给了“王导夫妇”。

  小马一鸣

  都知道马良行有个“剑客”妻子,但关于他球员儿子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破格提拔,老马不避嫌

  马良行原先在圈内被称为“小马”,因为那时有“老马”马元安。但自从马一鸣出现在中邦队后,“小马哥”自然就升级为“老马”。将马一鸣调到一队,这正是马良行的主意,尽管儿子还不足16岁。对于“子沾父光”的猜想,马良行并不避讳,他说:“如果是提拔一个普通的小队员,大家肯定不会注意,也不会有其他想法。”

  将还是少年的小马调到一队,参加一队的训练,甚至还要打一些高强度的对抗和热身赛,马良行的做法是不是“残忍”了些,或者说,是不是有些拔苗助长?

  对此,马良行自有见解。“的确,像他这样的球员,最好应该在同年龄段里去竞争,他们在技术、心理上都还很稚嫩,需要锤炼,过早地涉足职业足球,未必是件好事。”马良行说,“但是,人小的时候是应该多吃点苦头的,否则将来怎么成大器?之所以将他安排到一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现在的青少年训练水平不是很好,一队的训练质量是可以得到保证的,这就可以给他提供一个好的平台,好的锻炼环境,有助于他的进步和发展。”

  其实,马一鸣早在去年就随中邦队训练过一段时间,但因为他的年纪实在太小,所以后来回到上海,和中邦预备队一起训练。在球队冲超成功之后,考虑到给儿子提供更好的锻炼机会,马良行在和俱乐部签新合同前,特地和董事会商量,把马一鸣调到了一队。俱乐部主席卫平和几位老总也都表示:“举贤不避亲嘛!老马真要能把儿子培养出来,将来成了大明星,这倒是中国足球的一段佳话!”

  “他的将来应该在欧洲”

  尽管进入一队,是名副其实的中邦一员了,但马一鸣还没在中超赛场上亮过相。而且,从马良行的态度来看,马一鸣今年很可能难以亮相中超,而只能做一个小“板凳”。马良行并不急于给爱子提供踢中超的机会,“他现在还小,各方面都嫩得很,等成熟一些再说吧!”每逢记者或外人提起马一鸣,马良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他还很嫩”,而且,他并不希望媒体曝光自己的儿子。不过,这并不代表马良行对儿子缺乏信心。私下里,马良行曾多次表示:“鲁尼能够17岁进国家队,马一鸣如果对自己要求高一点,凭什么不能打中超?机会是存在的,关键看他自己努力不努力了。”

  对于马一鸣何时才能亮相中超,最关心的倒不是马良行,而是俱乐部的官员、马良行的亲朋好友们,因为,上海足坛还没有出现过父子在一支球队同时征战的历史呢,大家都盼望着马家父子创下新纪录。“马一鸣16岁不到就能打中超的话,这肯定是上海足坛乃至中国足坛的一个亮点,这么小的年龄,加上和他父亲的这种关系,肯定会吸引很多眼球。”俱乐部一位官员笑着说。不过,马良行绝对不会利用自己的特权安排马一鸣出场。“能不能打比赛,这要看他的能力和状态,作为父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子成材!我当然希望马一鸣能够顶上来,能够打主力,但这只是我的心愿,关键还要看他自己。如果他没这个实力,我硬把他拉上来,那我马良行岂不是要被别人大骂,这个主教练也别做好了!”

  不过,熟悉马良行的人就知道,他早已决定,将来让马一鸣到国外去踢球。“他应该到一个更适合他的环境中去。如果将来条件成熟的话,我想,他还是要去欧洲联赛发展。”马良行说。事实上,马一鸣去年就曾被荷兰一家俱乐部看中,但后来由于签证等问题没有成行。

  严父不给儿子任何特权

  当马一鸣第一次出现在中邦队时,队友们都有些吃惊:“他这么小啊!”后来,大家陆续知道马一鸣就是老马的儿子,就更加好奇了,平时的训练和生活中也有意识地多注意他一点,“一开始觉得挺好玩的,后来习惯了,就没什么特别了。”

  在队友眼里,马一鸣是个很听话的孩子,“他和大家一样,没什么特权。主力打比赛,他和替补一起捡球。要抬球门,他肯定也在其中。”

  马一鸣性格相对内向,话语不多,但待人接物很有礼貌,“感觉他很有教养,一点没有因为父亲就高傲那样子,他人很乖的!”在老队员看来,小马还是个孩子,也因此马一鸣与队中另一个年轻队员王欣成了好朋友,两人之间话语也多些。在基地建成后,老马也特地将他们分在了一个房间。

  马一鸣管范志毅叫叔叔,而“范叔叔”在平时的训练中尽可能地多给小马一点照顾,比如他的跑位错了,老范会耐心地给他讲解,如果马一鸣表现好,老范也会多给他几声喝彩。不过,马良行对自己的儿子可是一点也不“手软”。马良行的严厉是出了名的,对他的儿子也不例外。一旦马一鸣在训练或热身赛中有什么失误或不太好的表现,马良行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大声斥责,一点情面也不给。队友们有时也替马一鸣“鸣不平”,认为他那么小,技术还没成熟,身体也还没长成,能够适应全队的比赛节奏已经很不错了,“马指导不仅没有偏袒他,甚至把他和我们放在一个平台上进行比较,马一鸣也挺‘可怜’的!”

  身为主教练的父亲没有给儿子一点特权,“要说特权,只有一个,那就是可以和我睡一个房间,坐我的车去吃饭、回家。”马良行说。

  “我就是想他一鸣惊人”

  马一鸣的名字是马良行取的,“我就是想要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马一鸣尽管年纪小,却有着丰富的踢球经历。他毕业于上海足球传统小学广灵路一小,踢前锋或前卫,是当时该校的球星,总能在关键时刻进球。小学毕业后,马一鸣面临人生选择,学习成绩同样优秀的他要么去大同中学继续学业,将来考大学,或者选择踢球。最终,马良行的一句话鼓励了儿子选择了绿茵场:“选择了就不要放弃,要相信自己!”

  2000年,11岁的马一鸣考上了上海帅奇俱乐部去南斯拉夫集训的足球队。球队从北京出境,其他孩子都有家长护送到北京,只有马一鸣是孤身一人去的。“爸爸带队打比赛,妈妈也要带队,走不开,所以,妈妈把我送到上海的火车站就走了。”马一鸣回忆道。在站台上,母子俩都没有哭,但马一鸣在后来写给家里的信中说,夜里,车厢里很安静,他有点想家了,难过地掉下了眼泪……

  儿时的马一鸣并没得到多少“父爱”,用他的话说:“老爸天马行空,总不在家里。”尤其马良行1993年当上上海女足主教练后,几乎就把儿子和家庭“抛”在了脑后。“老爸当了主教练后,很少回来,有时回来住不了两天又走了。”回想往事,马一鸣有些“耿耿于怀”。不过,马一鸣还是很体谅父亲:“我现在自己进入职业队了,才知道职业足球是多么辛苦,老爸每天都很忙,压力也很大,真的很理解他!”

  其实,马一鸣走上足球之路,也与马良行未了的心愿有关。马良行因为踢球比较晚,在小学六年级才开始踢球,尽管后来十分努力,但只踢到了上海二队。马良行苦心培养儿子,也是希望他在足球场上取得比自己更大的成就。

  马良行深受上海足球注重技术这一传统的影响,他不仅把自己的思路贯穿在训练中,也体现在对儿子的培养上。几乎每一个见过马一鸣踢球的人都说:“这孩子一看就是那种技术比较特别的,活儿明显比绝大多数同龄人好。”在训练中,马良行要求得最多的也是马一鸣的技术细节,“他这么小,身体还可以长,关键还是抓技术,技术不好一点,对他将来的发展很不利。”为了锤炼马一鸣的带球技术,马良行特地让他拜张效瑞为师,张效瑞也对这个小徒弟关爱有加,“他踢球很聪明,是那种很有灵性的球员,我相信他将来会有好的发展!”张效瑞说。

  《体坛周报》网站3月1日全面改版,请登陆体坛网www.titansports.cn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冯雷新闻 全部王亮新闻

 

评论】【体育沙龙】【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夏日中的期待


FC Cities Pack


第二代喜力AFI


Footscapes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