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兴新书《球殇》连载:阿里-汉其人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3日16:14 新浪体育 |
新浪体育讯 第二章 汉的人与事 第二节 阿里·汉其人 尽管国内如今大量转播欧洲赛场的比赛,表面看起来,中国人对于欧洲足球已经相当熟悉了。但实际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对欧洲足球的了解仅仅停留于表面而未深入幕后。 在欧洲足坛,有两类教练目前是比较"受宠"的。一类是运动员时代曾经立下过赫赫战功的球员。从"荷兰三剑客"里杰卡尔德、古力特、范巴斯滕到德国"三架马车"马特乌斯、沃勒尔、克林斯曼,再到意大利的曼奇尼、维亚利等,这些如今奋战在一线的教练在运动员时代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都象征着一个时代。包括更老一辈的贝肯鲍尔、克鲁伊夫等,他们在运动员时代的显赫成绩,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年轻球员的尊重,因而也很容易拿起教鞭,只要稍微进修一下,很快就能够拿到合格的教练员证书,而像贝肯鲍尔、克鲁伊夫等一度在没有教练员证书的情况下,以领队的身份带队征战。另一类则是学院派教练,即运动员时代成绩很一般,但退役之后经过严格的正轨培训,拿到了教练员证书。在这类教练中,像意大利的萨基、斯卡拉、泽曼、德国的道姆以及目前在阿森纳队执教的法国教练旺热等都是典型代表人物。 阿里·汉作为一名运动员时代战绩彪炳的代表性人物,自然很容易成为一名合格的教练,而且也受人尊重。我曾经多次跟随中国队外出采访,也曾跟随过阿里·汉一起去现场侦察对手的情况。期间,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球迷或者是圈内人士,一见到阿里·汉的脸,根本不用介绍,就知道他是阿里·汉,甚至有好几位教练都这样对我说:"我是阿里·汉的球迷,曾经在电视里欣赏过他踢球的英姿!"在2002年12月底和2004年4月份,中国国奥队与国家队先后到巴塞罗那参加比赛时,巴塞罗那俱乐部高层官员甚至都对阿里·汉很尊敬。 那么,像阿里·汉这样一位在欧洲足坛颇有人尊敬的教练,到了中国这个足球尚不发达的国家,就怎么一下子突然成为了一个"酒囊饭袋"?难道真的是因为中国足球的水平实在是"太高"了而容不下阿里·汉,抑或是舆论宣传的导向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当中国球迷在质疑中国足协为什么不请范哈内亨时,可能很少有人知道,阿里·汉在1995年10月份执掌费耶诺德队帅印时,正是从范哈内亨手中接过的教鞭。范哈内亨在执教费耶诺德时期,不论对手是谁,都一律采用"433"打法,而且范哈内亨认为"进攻是防守的最好武器",球队攻守失衡。而阿里·汉接手球队后,根据对手的不同情况灵活运用战术。"442"是他最喜欢的战术,但"442"并非一成不变。在他执教期间,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一个前锋+一个影子前锋"的前场战术,这给球队的进攻赋予很多新意。在锋线上,他更青睐有创造力南美球员。当时,费耶诺德队的锋线上有来自阿根廷的桑切斯和格拉夫,也有瑞典国脚拉尔森(现效力于巴塞罗那队)和荷兰国脚陶门特,但桑切斯首发上场的次数远远高于其他几人,这也是拉尔森在1996-97赛季初毅然转会苏超凯尔特人队的原因。而现在意甲踢球的阿根廷射手克鲁兹则是阿里·汉引进南美球员最成功的一例。在1996-97赛季欧洲冠军联赛中,阿根廷人在与尤文图斯队的比赛中独进2球,赛后,欣喜若狂的他称:"我现在最想和阿里·汉教练拥抱!"而那时,汉已离开费耶诺德队,但恰恰正是汉发现了他并把他引进到了费耶诺德队。 阿里·汉为人率直,与任何球员都保持一定距离,哪怕是他最喜欢的球员。而对于大牌球员,他更是要求严格。在执教费耶诺德队期间,荷兰球迷都知道阿里·汉与科曼(现阿贾克斯队主教练)之间的"故事"。1996-97赛季开始前,在与巴西格雷米奥队的一场赛季前热身赛中,到场的费耶诺德队球迷在向科曼投以热烈的掌声同时,对场边指挥的阿里·汉吹起了嘘声!出现这样的场景,其实谁都清楚两人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两人产生矛盾的最直接导火索其实是因为阿里·汉对青年球员的使用让科曼这样一位"大牌"球星感到脸上无光。1996-97赛季前,汉对球队进行大调整,引进了7名青年球员补充到一线队,戴着诸多光环的科曼同时从巴塞罗那返回费耶诺德。阿里·汉原本希望科曼利用自己丰富经验带动整支球队的进步,但没有想到,科曼一回到队中就对阿里·汉准备将荷兰国家队的门将范德胡、中场大维茨格、前锋陶门特等大龄球星转让的计划大加指责,并试图利用自己的"大牌"效应在球队里形成以自己为核心的势力,以维护自己及"哥们"在球队中的利益。 科曼和阿里·汉的矛盾公开化之后,俱乐部领导为此做了大量的协调工作,双方最后都作出了妥协,才避免了危机的进一步爆发。不过,后来的事实证明:阿里·汉当时力排众议,倾向于挖掘青年球员,完全是为了俱乐部球队的长远发展,像杜德克(后转会利物浦队),博阿腾(现英格兰米德尔斯堡队)、范布隆克霍斯特(现效力于阿森纳队)等球员正是在他的提拔下才有了显山露水的机会。 谁都知道阿里·汉作为球员因"口直心快"而得罪了米歇尔斯,但他并不是一个"冷血"的人,相反在不少事情的处理上很有艺术性。1996年,当希丁克电话通知阿里·汉:范布隆克霍斯特已首次入选橙衣军团。汉获悉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内将消息通知给范布隆克霍斯特本人,而是通过当天的晚报直接将消息发布给了60万鹿特丹市民,认为这是整个城市的骄傲,"国家队左中场位置上除了小维茨格外,范布隆克霍斯特是最佳人选"。这让范布隆克霍斯特惊喜之余更为感激。 科曼作为"荷兰88黄金一代"的最后一名球员告别足坛时,阿里·汉更是不计前嫌,甚至在科曼的告别赛现场,向看台上的球迷坦诚地表白了两人之间的误会。此时,阿里·汉更像是一位长者、一位老人,他的这一举动也让科曼无言。两人之间的芥蒂就此在球迷的掌声中不复存在了…… 阿里·汉的这一处事方式,恐怕与他自身的修养不无关系。在1974、1978年创造荷兰足球辉煌一代的诸多球星中,阿里·汉是唯一一位有高学历的球员。在球员时代,他除了参加日常训练之外还取得了荷兰体育教学管理专业的文凭。这是克鲁伊夫、范哈内亨等同时代球星都自叹不如的,也是中国足协所会晤的诸多候选人中唯一一位有高学历的教练。而且,早在踢球时代,他的父亲就一直要求他必须读书。所以,阿里·汉除了母语荷兰语之外,可以流利地说德语、英语、法语,此外还会西班牙语。选帅小组在德国与他会谈期间,他用英语与选帅小组交谈、外事部的董铮充当翻译。外教到中国上任,翻译问题也是中国足协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当初,经纪人把阿里·汉的材料送到中国足协时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只要找一个懂足球的英语翻译就足够了。而一旦找来了只会说荷兰语的范哈内亨,足协要找一个懂荷兰语的翻译恐怕也不会是件容易的事。 1974年世界杯赛,荷兰队在世界足坛刮起一股全攻全守足球旋风,米歇尔取得成功的最重要一枚棋子就是将平时坐镇中场的阿里·汉后撤到后卫线,而进攻时让其大胆的压上,利用其良好的远射给对手施加压力。外界对于阿里·汉在全攻全守足球中扮演的作用提及的不是很多。而且与克鲁伊夫和范哈内亨不同的是,他是荷兰连续世界杯亚军的功勋球员。可以说,阿里·汉作为球员的功绩完全不逊色范哈内哼,甚至克鲁伊夫。 对费耶诺德球迷来说,有着与生俱来公众亲和力的范哈内亨口碑一直很好,而"零距离"的带队管理模式深受球员的喜爱。不过,在成绩决定一切的前提条件下,阿里·汉带领斯图加特闯入联盟杯决赛、费耶诺德队进联盟杯半决赛的业绩完全超过范哈内亨只有一次荷兰足协杯冠军的成绩。 带队训练是范哈内亨的长处。在球队的管理和外界的沟通方面,阿里·汉显得更高一筹,能体现出带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他和科曼的矛盾化解就是他不懈坚持自己的用人原则的结果。 当外界在大谈着为什么不是特鲁西埃时,选帅组一位成员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情况其实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样,一位教练在一个地方是成功了,但是,我们仔细研究过这位教练成功的社会环境、实际环境吗?一支球队取得好成绩,起决定因素的不会仅仅只是一个主教练,而是包含了其他很多客观现实因素在内。特鲁西埃是很成功,但我们是否研究过日本足协做了多少工作?研究日本球员有怎样的忍耐力?如果同样的情况发生在中国,我们会接受吗?比如说,特鲁西埃在训练中打球员的问题,换成是中国球员,会是怎么样?当然,我们可以说得很好听,但真正出现了那种情况,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