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洪军:女足冠军只是长征第一步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2月02日11:48 《足球》报 |
面对宿敌德国队,旧仇未报,又添新恨,但这丝毫没影响中国姑娘夺得泉州四国赛的冠军。在一座久违的金杯面前,0比2也算体面。王海鸣,这位在争议中执鞭女足的汉子,应该说在泉州考场得了六十分。 一支输入新鲜血液的队伍,战胜了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后,背着沉重的包袱面对德国队,在失球过早的前提下,能够保持高昂的斗志,我们应该为女足姑娘们鼓掌。对于王海鸣 ,纵观三场比赛,他在指挥上也没有明显的失误。排兵布阵上,王海鸣给了年轻队员机会,锻炼队伍,立足08,他的战略思路也应该给予肯定。四国赛点燃了女足复兴的一个火把,只是这种希望远远没形成燎原之势。 我们赢了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后,王海鸣清醒地反思:“我们在上半场都和对手打成平手,但为什么了到下半时就能打开局面呢?体能,这是我们获胜的关键。”这一点有点像男足的“童年时代”,技术粗糙,战术苍白,靠身体赢球!男足长大了一无所有,而女足姑娘们,从马元安、马良行、张海涛以及眼下的王海鸣,她们在技战术上似乎永远长不大了! 体能成为制胜的法宝时,技战术自然也就成为了软肋。中德之战,许多人按照思维的惯性,可能期待着中国女足在下半时反败为胜。遗憾!德国人没给我们机会。尽管他们仓促集训,队伍缺少磨合,也没储备足够的体能,德国队首发阵容里也只有三四名踢奥运的球员,但德国球员较高的技战术素养,让中国女足希望破灭。事实证明,一支成熟的球队是越踢越好,比如德国,中德之战他们踢得比前两场好,中德之战的下半场踢得比上半场好——复仇失败,除了技不如人,是没有任何理由可解释的。 更何况,女足用俄罗斯与澳大利亚人来检验自己“力量的威力”,这本身也经不住推敲。仅以亚洲的朝鲜为例,中国姑娘总败在她们脚下,没有足够的身体对抗能力是重要因素。我们在德国人面前力量的咒语失灵了,我们和挪威、瑞典或美国人比身体素质,恐怕也是哑巴吃黄连了。 女足赢了两场球后,有人迫不及待地叫喊着“王海鸣时代”到来了。王海鸣靠什么不成为过眼云烟,而成为一个时代的旗帜?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有能力解决女足技战术这个死结。中国女足辉煌时期,体能均衡,技术功底好,又有速度上的优势,这才是铿锵玫瑰绽放的原因。只是,这些优势在后马元安时代就开始丢失,他的几个接班人在成绩的压力下更晕头转向。那么,检验王海鸣能力的唯一标准,只能看他是否有能力把丢的东西寻找回来。 关于女足主帅,此前美国人迪西科一度是热门人选。人们青睐这位老人的原因,当然是期望他能让中国女足技战术有个提升。遗憾的是,在足坛“闭关锁国”的大环境下,王海鸣被强行扶上马。在泉州,王海鸣身边有一个由名宿组成的智囊团。足坛遗老陈成达讲:“外籍教练执教中国女足很难成功,只有中国教练才有可能带领中国女足重返世界强队行列。”我认为这样的鼓噪犯了“左倾幼稚病”。女足像男足一样盲目排外,有点慈禧老太太害怕外国人火车的感觉。 四国赛犹如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女足这支队伍要过雪山草地,也要被人围追堵截。任何决策失误都会葬送前程。一路走好,这是许多人的祝愿!(郝洪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