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王海鸣痴迷工作每天睡4小时 妻子眼中家就像客栈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09日08:47 东方体育日报

  最愧对妻子 最挂心儿子 最亏欠母亲

  婚后,王海鸣更多的时间都是在外面带队打比赛,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家庭。而在有了孩子之后,妻子彭巧灵的担子无疑更重了,但是从事这一行业让王海鸣无从选择,从儿子落地开始,他就没有在儿子身上操过多少心,因此对于儿子和妻子,王海鸣一直充满内疚。为了弥补,王海鸣每次从外面回来,总是会不声不响地主动替妻子分担各种家务,这也让 妻子深感欣慰。

  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必然有一个伟大的贤内助。为了让王海鸣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妻子彭巧灵确实牺牲了很多。1993年,王海鸣成为北京女足的领队,而做了五年行政工作的妻子也同样调到了北京花样游泳队担任领队,虽然带队成绩不错,但为了照顾家庭,彭巧灵还是在干了两年后离开了花游队,来到了中国银行工作直到现在。

  虽然很少顾家,但是一说到家庭,尤其是儿子,王海鸣总是会充满骄傲。儿子继承了王海鸣的体育天赋,在二年级时便成了学校手球队的主力,从三年级开始就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曾经拿到过宣武区的前三名。不过,让王海鸣有些不好意思的是,儿子长这么大了,王海鸣只在儿子上小学期间去学校参加过两次家长会,自始至终,王海鸣对于儿子的成长一直都无法倾注太多的精力。即使在如今谈起儿子时,王海鸣也总是充满愧疚:“这孩子现在也练足球,我看他身材上还有发展,就让他在国安三队练守门员了。子承父业,算是我帮帮儿子吧。”

  由于王海鸣总是东奔西跑,因此一家人两个月都难得团聚一次。每当一家三口聚到一起时,他们总是用逛公园等方式一起度过。王海鸣一直表示对妻子和儿子亏欠得实在是太多太多。“从泰国回来就聚了一次,是我们一大家子为我举行的接风会,完了事儿下午就把儿子送回队里了。没办法,谁让我们认识了足球呢?”

  让王海鸣一辈子亏欠的人是王海鸣的母亲。早在王海鸣还当北京城建女足领队时,王海鸣的母亲身体就一直不好,但是因为要经常带队东奔西跑打比赛,王海鸣根本没时间照顾家里。就在一次王海鸣随北京队去四川打比赛时,他的母亲却在比赛当天因病与世长辞。没有见到母亲的最后一面,这件事让王海鸣一辈子感到愧疚和遗憾,王海鸣说:“对我妈,是我一辈子最大的亏欠!”

  喜欢开会的工作狂

   “运气是一种不存在的现象,只有你的工作越努力,你才会获得更多的运气。”就像王海鸣的这个座右铭一样,王海鸣对于工作是个上进、认真、一丝不苟的人,无论是在此前的北京女足、国青女足还是如今的国家女足。

  换新电脑只为剪辑录像

  从2003年6月担任国青女足的主教练,到去年11月带领国青女足获得历史性的优异成绩,仅1年零5个月。但是,王海鸣的那份对于工作执著得近乎于“轴”的状态,却给无数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认真,这是大部分跟他接触时间比较长的人作出的第一个评价。王海鸣无论是对训练还是对比赛都十分用心,只要一扑进工作里,他就全身心地投入。由于是领队出身,即使现在高升到了国家队,但是在他带过的那些队员看来,王海鸣仍旧是她们心目中的那个“王领”。

  据曾经接受过“王领”训练和管理的队员介绍,王海鸣是个纯粹的“会王”,无论是比赛还是平时的训练,总结会、赛前准备会、业务讨论会、前锋会、后卫会、老队员会、小队员会等等,大大小小的会,多得不得了。但是,内容出现得最为频繁的只有一个——看王海鸣亲自剪辑的各种各样的足球比赛录像。王海鸣平时搜集了许多国内外球队的比赛资料,为了研究这些资料,王海鸣早就将1999年初学电脑时的一台PC笔记本淘汰,换成了方便录像剪辑的苹果笔记本,并亲自操刀研究剪辑这些录像资料。

  在国青队取得世青赛亚军回国后,接受采访的队员都说:“在我们那些大大小小的会上,老王就会将这些资料放给队员们看,并且很仔细地讲解每一个片断和细节。讲得真的很仔细,尤其是防守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一遍一遍地讲,每次都讲,敬业得就像‘唐僧’一样。”

  每天睡眠不超过四小时

  王海鸣对工作的尽职已经到了一种痴迷的地步。以王海鸣的习惯,国青队的开会频率基本上是每天不少于一次,而给队员开完会,王海鸣还要给教练组开,每每给教练开完会,就差不多已经是深夜,但是开完会王海鸣还要继续研究资料,剪辑录像。每天差不多都要工作到凌晨两三点。王海鸣平均每天的睡眠时间基本上都不超过四个小时。在泰国期间,每每接通他的手机,所说的第一句话要么是“你这电话来的真是时候,我们刚开完会”;要么就是“过一会给我打房间,现在马上开会!”

  在如今的这支国家女足中,王海鸣依然保持着他的“会王”本色,坚持每天至少两个会的方针不动摇。每天下午15时30分的训练正式开始之前,王海鸣会很准时地在14时45分到15时15分这段时间里给队员们开一个会。王海鸣说,不要小看了这个仅有半个小时的会:“在这个会上,首先要把一天的工作和训练安排讲一下,把训练的意义告诉她们,让她们带着目的去训练场。最主要的是不希望队员在刚睡醒午觉之后就迷迷糊糊地上训练场,那样不会有好的效果。”

  除了这个每天下午训练前必开的准备会之外,每天晚上21时左右,以王海鸣为首的教练组会召集浦玮、潘丽娜、任丽萍以及张欧影四个轮流当班的队长开一个碰头会,总结一天的训练情况以及四个队长了解到的队员情况,就这一天发生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解决。等四个队长走了以后,王海鸣和教练组还要继续留下开会,这个总结一天得失并安排第二天训练计划的会议,一般都要持续两到三个小时,据守门员教练李必介绍,每天的这个会议一般不到凌晨是不会结束的,最早也要持续到零时才会收工,最晚的时候会一直开到凌晨两三点。

  虚心听取布伦特意见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王海鸣还是个非常虚心的人。在王海鸣接过国青队教鞭后不久,英国人基斯布伦特就成了王海鸣的助手。作为一名十分有经验的著名足球讲师,加上对中国女足的了解,基斯布伦特的到来给了王海鸣很大的帮助。

  在去年6月出征亚青赛即世青赛预选赛之前的两个月,基斯布伦特提出了将国青队的阵型由433改为442的建议。在此之前,国青队沿用这个433的阵型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虽然对基斯布伦特的这一提议,王海鸣并不完全赞同,但是为了对球队负责,王海鸣决定接纳这个提议,在亚青赛开始之前两个月毅然将阵型改为442。而经过证明,442确实更适合于这支国青女足,王海鸣博采众长的胸襟,使得国青女足的步子走得越来越稳健,以致于最终夺得了世界亚军。

  妻子彭巧灵眼中的王海鸣 家完全就是他的客店

  说起自己的老公,王海鸣的妻子彭巧灵眼中充满了爱意,脸上也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平时,这夫妻二人对彼此的称谓也尽显爱意:你一句“老公”,我一句“老彭”,酸溜溜的,但是细品起来——很甜。

  对于“老彭”来说,“我们家海鸣”就是她这辈子的骄傲。“当时他追我那会儿可花心思了,什么招数都有,整个就是不务正业。后来等我嫁给他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一天到晚泡在队里,让他回家简直就是我的奢望。不过还好,我们家离先农坛近,我下了班就过去找他。以前我也忙,我俩见面时间都少,现在好了,我为了他调出体育口,好歹得有人照顾家照顾儿子吧?”

  语气是埋怨的,但是说起老公,“老彭”脸上的笑容就从来不曾间断。其实,熟悉王海鸣的人都知道,他不仅在向“老彭”展开爱情攻势的时候想尽招数,现在为了能和“老彭”多见面,也是费尽心思。“想跟海鸣喝酒啊?行,你就跟他说叫上嫂子,他一准儿去!”这也是熟悉王海鸣的人最简单适用的一招。

  没有一个做妻子的不想自己的老公陪在身边,这一点,彭巧灵也不能例外。但是,她最关心的并不是这个。“我们家海鸣干工作太玩命,说过他多少次都听不进去。以前最多是个腰不好,现在又添新毛病了,心脏还有问题。我就是这个命,东奔西跑,老公、儿子、家,三点一线。但是谁知道,他又把他儿子鼓捣着也踢球了,这家完全就是他们爷儿俩的客店了。现在带着国家队,我就更别指望他能回家了,没办法,只能我去探班了。我看啊,这家用不了多久就该出租了。”

  语气依旧是埋怨的,但是从“老彭”笑容不断的脸上,你看到的只有爱意。

  儿子王鹏眼中的王海鸣 只知道他是我爸

  说起儿子,王海鸣一脸的自豪,据说这个几年前还一个劲在王海鸣宿舍的床上顽皮地翻筋斗的“小屁孩儿”,如今已经长成了一个身高将近1.90米的大小伙子。

  而说起爸爸王海鸣,儿子王鹏和妈妈有着同样的埋怨,不过对于爸爸将他送上足球这条道路,王鹏却挺感激。

  “听说你以前练过网球,没想到你爸也让你踢球了?”

  “他说我是他儿子,没网球细胞,再一看我不停地长,索性就让我也随他,练了足球了。我现在国安三队,当守门员。”1.90米的小伙子说起话来有些羞涩。

  “是你爸给你走的后门儿吧?他当年跟杨大爷(国安教练组组长杨祖武)都在先农坛足球班,也算是让你子承父业。”

  “我倒不觉得沾了他什么光,我就知道他是王海鸣,是我爸,平时连面都很少能见他几回,10次有8次还是在电视上。我跟我爸妈见面的机会太少,再说我现在也忙。”

  “你爸当了国家队教练,你心里挺高兴的吧?”

  “是啊,肯定高兴,但是跟我没多大关系。他是他,我是我,即使他拿了世界冠军,奖牌也不是我的,没劲。我现在也干了这工作,我们家团聚的时间就更少了。不过,在我的记忆当中,我爸就很少回过家,而我对家的印象,更多的是停留在先农坛北京女足四层楼的那间宿舍,而且我还记得,当时都是那些大姐姐们带我玩儿。至于我爸嘛,我也就知道他是我爸。”

  一百封情书打动“老彭”

  王海鸣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而他的妻子彭巧灵是河南人。一个是踢足球的,一个是打排球的。即使现在彭巧灵回忆起当时的恋爱经历仍说:“我们能走到一起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23年前,王海鸣正在北京工人队踢球,有一次队伍去郑州打乙级联赛,当时彭巧灵所在的河南队正好打全国排球联赛,恰巧两队都住在郑州体委招待所。一次两队同时在饭堂吃饭,一个身材窈窕、高大,面容秀美的女孩子吸引了王海鸣的注意。第二天,王海鸣通过打听知道彭巧灵的情况后,立即成了她的忠实拥趸,经常在彭巧灵比赛的时候到场助威。

   很快彭巧灵就感觉到了王海鸣的爱意,不过她没想到的是,王海鸣大胆地向她发动了爱情攻势。为接近彭巧灵,王海鸣甚至借口给彭巧灵看手相。这时彭巧灵也开始对帅气的王海鸣有了好感。不过那时候家长在子女恋爱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许是天意,彭巧灵的父亲那时正在北京香山学习。于是王海鸣回京后利用休息的时间,专门买了些水果送给彭巧灵的父亲。

  那个年代,买水果算是一种很奢侈的送礼方式。还好,彭巧灵的父亲对王海鸣的印象还不错:老实、实在、头脑灵活。能得到彭巧灵父亲的同意,这让王海鸣很是兴奋。他和彭巧灵这才开始了真正的恋爱。

  彭巧灵记得,当时王海鸣总是想方设法给自己买一些紧俏的东西。王海鸣送给她的第一件衣服是红色夹克衫,而彭巧灵一穿就是十多年。当年王海鸣在两地时写给她的情书,她现在还一直在箱子里保存着,加起来有一百多封,每每空闲时,“老彭”总会打开尘封的记忆,品味其中的甜蜜。

   1984年的秋天,彭巧灵如愿考进了北京体育大学运动系。在她读大学期间,王海鸣每天下午训练完毕,都会骑自行车从先农坛一直到北体大看望彭巧灵。大学毕业后,彭巧灵被分配到北京体委,而王海鸣则被选拔到先农坛足球班,担任副班主任,杨祖武当时任班主任。8月,一对恋爱了七年的年轻人终于结婚了。王海鸣当时已30岁,而彭巧灵也是29岁的大姑娘了。第二年的9月19日,他们的儿子降生了。

  对待姑娘 女人都没他细心

  在去年6月的亚青赛前,为了备战亚青赛和世青赛这两个大赛,国青女足从前年12月底开始集训起,一直到去年6月的亚青赛开始之前,整整集训了半年的时间,中间连过年都没放假。长时间的集训,加上是在几乎与世隔绝的香河,枯燥的日子让很多姑娘都有些无法忍受了。

  帮姑娘们改善生活

  考虑到姑娘们的心情,每每碰到礼拜天放半天假,王海鸣都会带姑娘们到北京集体“搓”一顿。从涮羊肉、到韩国料理,王海鸣都会满足姑娘们的要求,替她们改善改善。

  当时,按照足协女子部的初步计划,国青女足应于6月中旬再次集中以备战5个月后的泰国世青赛,但考虑到球员长期离家、集体生活过于枯燥,王海鸣决定为国青姑娘们多争取一个星期的假期,将球队在香河集中的时间推迟到了6月下旬。

  让队员评价王海鸣,说得最多的一条也就是细心。一个大男人,怎么能有这么细腻的心思?一说起这个,王海鸣就忍不住乐:“呵呵,其实我一点都不细心。这也是逼得没办法。也可能我这个人就工作上细心吧,其实生活中我一点都不细心。经常一会是自己的衣服找不着了,一会又是那个东西落哪儿了,自己的钱包里有多少钱也不知道。说我细心吧,还真的都体现在工作上了。”说到细心,在工作上,王海鸣真的一点都不含糊,王海鸣说:“在训练上要求一定要细,我一直认为,只要工作做好了,再怎么玩,怎么疯都可以。但是回到工作上,就必须认真细心,其他没有一点商量的余地。”

  老王就是一个好朋友

  说到玩,说到生活中的王海鸣,无论在跟过他的哪一批队员的眼中,王海鸣都是个与众不同的教练——思想前卫、心态年轻,会唱卡拉OK,爱蹦迪,用北京籍国脚任丽萍的话说:“老王可以跟队员吃在一块儿,玩在一块儿,和他在一起不觉得是个教练,更多的时候感觉是个朋友,特别合得来。

  “去卡拉OK,老王有两首特拿手的曲目:《明天你是否依然爱我》和《读你》,虽然唱得难听点,但我们还是会唱得很开心。”说这个时,调皮的任丽萍笑得很开心,还特别嘱咐千万不能说是她说的,那个感觉就如同一不小心说了好朋友的坏话,怕朋友找自己算账。“在北京的时候,很多退役了的老队员也常常会来找老王,一起出去玩,对我们来说,老王真的就是一个很好相处的朋友。”

  对于自己的前卫,王海鸣解释说:“我领导的是一帮年轻人,既然是和年轻人相处的一项工作,就必须了解年轻人的特点,摸透她们的爱好。把一些先进的东西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必须也跟得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才能跟得上年轻的脚步,了解她们的心理,这样对管理好队伍也有很大的帮助。没有一个教练是完美的,但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在各方面都有所创新,跟上她们年轻人的步伐,把工作和生活结合好。”

  房门基本上都开着

  在训练之余,王海鸣最愿意做的一件事就是和队员沟通,除了开各种大会小会进行沟通外,王海鸣也愿意找队员单独聊。在清远基地,国家女足的教练和队员统一住在二楼,王海鸣的房间是在二楼楼梯口正对着楼道的一个套房。除了睡觉之外,王海鸣在房间里的时间大都是在外面的客厅里度过的。把笔记本电脑放在客厅的大圆桌上,座位正对着房间的大门,王海鸣在房间里工作时,楼道里队员们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

  在王海鸣的眼里,沟通很重要,王海鸣说:“我的房门没有什么特别的事老开着,我随时欢迎队员进来有什么事跟我沟通,我也可以随时看着她们,了解队伍的情况,总之我给队员一句话,就是有问题来找我。

  挺着腰伤示范飞铲

  王海鸣对于女足事业的投入,有时候给人的感觉真的是在玩命。在去年11月的泰国世青赛与巴西队争夺决赛权之前,进入四强的中国队已经超额完成了既定任务。但是,小组赛时中国队1比2输给巴西队,而拥有玛塔这样超级球星的巴西队的强大攻击力也让队员们的求胜欲望降到了冰点,训练时放松得近乎拖沓。

  在比赛前一天的训练课上,王海鸣突然鸣哨暂停,让一个队员传球后,他近乎玩命般地亲自做了一个飞铲——“看见了吗?你不让她怕你,就是你没出息!明天必须给我拿出这种狠劲来。收拾巴西队,我们要进决赛!”这一举动不仅队员们看得目瞪口呆,就连在场的足协女子部主任张建强也愣了许久。但是,王海鸣的这玩命一铲得到了丰厚回报,第二天中国队便以2比0力克巴西队杀入决赛。

  事后,每每有相熟的朋友和单手扶腰“挺直腰杆”的王海鸣调侃时,王海鸣总是笑着说:“这不是老伤嘛,没办法,这帮孩子欠缺得太多,我得身先士卒啊!”

  现在说起自己的腰伤,王海鸣已经根本不放在心上了:“没事了,已经差不多好了。”由于目前队里队医人手不够,王海鸣也不再做治疗了,“现在一个是顾不上,再就是队员每天都要治疗,我也排不上队,而且现在问题也不大,自己注意点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别以为这个汉子真的是铁打的。从担任北京女足主教练的那一天起,王海鸣便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队里,长时间的操劳也让王海鸣得了甲亢,而且还伴有心室早搏。不管家人怎么劝他,如何地心疼、焦急,可王海鸣就是不听,对工作的专注一如既往。

  前年年底,王海鸣在国家女足主帅竞聘中落选时,不少人替王海鸣惋惜不已,但是,王海鸣的家人反倒感觉到了一丝释然。国家女足主帅的压力大得可想而知,家人怕王海鸣这个“工作狂”的身体更加支持不了,所以在很多人对王海鸣的落选遗憾的时候,王海鸣的家人却实实在在是心中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昔日弟子眼中的王海鸣 没一个人骂他

  俗话说,人要是不顺,喝凉水都塞牙。似乎是老天有意跟王海鸣过意不去,就是导致了王海鸣一生都对母亲亏欠的那场与四川队的比赛,北京队由于门将的出击失误,客场0比1输给了对手,而担任那场比赛的门将李燃也在下场之后被心情不好的王海鸣严厉喝斥。

  而当时的那个守门员、如今已转会到天津队的李燃,仍然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我那年21岁,当时在队中还打不上主力,但是王领却在那场重要比赛中给了我机会。要知道他平时对我特好,队里好多事情都放心交给我去办,我当时只是想把比赛打好,一定不能输,可最后还是出事儿了。下来他冲我发火,从来没对我那样过,我当时真的有些受不了。现在想想,当时可以说是他最信任的人给全队捅了大娄子,直到现在我也忘不了那场比赛时的情景。要是我当时处在他的位置,天知道我会干什么!虽然我现在在天津队,但是有许多东西都是在北京的时候从他身上学到的。这么跟你说吧,从北京队出来的没一个人骂过他,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他更多了一份敬重。”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NIKE再造飞人


享受整场比赛


Allstar第二代


AN90奇异搭配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