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应发48年做不醒的足球梦 东北大帅四海为家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8月21日18:32 《球迷》报 | |||||||||
“我喜欢挑战,干啥都是不干则已,既然干就要争第一;当初如果我带队,会给大连建市百年献上足协杯冠军;中国队就该进行魔鬼训练,应该承认米卢是个好教练。”已近花甲之年的李应发仍然目光矍铄,神采奕奕,也许在他的辞典中永远不会有老去二字。带着一丝敬意,记者听他讲述了自己的足球故事,听他阐释了自己的足球理念,也用文字记录了他的这段心路历程。
-本报记者张东 李应发的名字是与辽宁足球“十连冠”的佳绩紧密相连的,那是辽宁足球的鼎盛时期,也是李应发人生最辉煌的一段日子,连续十年在全国大赛夺得桂冠,在中国足球历史上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李应发在足球上创造出一个奇迹,这个奇迹不只是辽宁足球的骄傲,也是中国足球光彩夺目的一页。那个时期,人们用“东北大帅”来称谓他,这个称谓是对他的尊重,对他的褒奖,对他的肯定。然而,1993年第七届全运会后,李应发离开了辽宁队的帅位,而后,随着辽宁队令人惋惜的沉沦和没落,李应发又从辽宁足坛忽隐忽现,走上飘泊之路。日前,李应发来到天津,他让足坛宿将王兴华约我同他见面,在天津河东区一家颇有名气的酒店里,我见到李应发,这才知道他这些年飘泊四海的经历。 48年做不醒的足球梦 当年,天津队是辽宁队最强劲的对手,每逢辽宁队来津与天津队比赛,都吸引大量的球迷观看,比赛的体育场可以说是座无虚席,不亚于国家队做客津门。现在李应发却在天津方舟投资集团属下的甘肃天马俱乐部担任总教练,虽然甘肃天马俱乐部已经同广东东莞一家企业合作,将球队搬移至广东东莞,但是李应发仍任总教练。 李应发是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足球的人,他不可能离开足球干别的事情。当他从辽宁队主教练位置上下野之后,尽管有机会从别的方面发展,他却丝毫没有考虑,即使在家闲居那段时光,他都不曾动摇。 李应发说:“我12岁在大连进入业余体校接受正规的足球训练,那时是少年启蒙,但是自己从内心喜爱这项运动,因此就全心投入,一晃就是几十年,屈指一算整整48年了,除了足球哪还想再干别的。从辽宁队下来,不是没有别的机会去干点儿事,但是自己觉得是一辈子交给足球的人,因此就不想别的道路。” 当时有不少商家找李应发合作,想利用李应发在辽宁的名望和社会关系寻求发达,提出的条件非常具有诱惑力,但是都被李应发拒绝。因为,这些生意都和足球无关,而李应发想干的事恰恰是足球。不为钱,不为利,就是想干自己的事,这是李应发的原则。李应发说,不能想象自己干别的事是什么形象。在寂寞中生活了一段时间的李应发不甘寂寞,他利用这段时间充实自己,思考自己走过来的路的得与失,因为在他的前半生,这样的时间是没有的。 做“孩子王”也很快乐 1996年,李应发在辽宁足坛重出江湖,但他不是入主辽宁队,而是接受沈阳海狮队的聘请担任这个俱乐部的主教练。沈阳海狮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崛起的新军,尽管雄心勃勃,然而却缺乏稳定的根基,与辽宁足球的动荡伴随着,一直还未能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闪现出亮点。李应发只在沈阳海狮队干了一年。转年,李应发接到大连万达俱乐部董事长王健林的邀请回到自己的家乡大连,到大连万达俱乐部培养后备人才,担任三线队的教练。大连市是足球城,足球优秀人才辈出,后浪推前浪。李应发从小就在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长大,深受这座足球城市的熏陶,他一直怀念着少年时代和自己光着脚踢球的小伙伴,现在他回来了,带着一群英俊少年练习。看着这些孩子,他心里很激动,因为自己四十年前也像这些孩子一样,对足球充满憧憬,充满希望。 李应发在大连万达俱乐部三线队任教练时取得了令人称赞的业绩,他的学生之中,闫嵩、张耀坤、王圣都是今天中国足坛的栋梁之才。 “十连冠”的主帅屈尊到一支三线队去教少年球员可能在一些人眼中看做是资源浪费,因为李应发统率的辽宁队曾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样一个执教多年的一线队优秀教练员怎能去教少年球员的基本技术呢?但是李应发不这样看,他认为大连是自己的家乡,大连足球正处在上升阶段,在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伊始,保持着领先的位置,保持着强大的实力,因此必须有雄厚的后备人才,他心甘情愿为大连足球培养出一批人才,向大连队输送,何况还有他的朋友,大连万达俱乐部董事长王健林的盛情邀请。 李应发教青少年球员是很有经验的,1976年退役挂靴后,作为国脚和辽宁队的主将,他服从分配先后执教辽宁少年队和辽宁青年队,他教的青少年球员后来成为“十连冠”的辽宁队的核心阵容,也许王健林正是看中李应发这段经历。李应发在大连万达三线队,从选材组队,到基础训练,从每个挑选的孩子身上发现特点,发挥出他们的潜能,确定他们每个人的场上位置,然后进行训练。今天国家队的闫嵩、张耀坤出类拔萃的个人能力,都是他们在大连万达三线队训练时李应发为他们打下的基础。教了一年少年球员,带出一批孩子,本想甘守寂寞当个“园丁”的李应发又被青岛海牛俱乐部“三顾茅庐”请了出来。 结缘岛城是个意外 青岛海牛队是中国足球职业联赛一支新军,有过一段冲进甲A的神奇历程。为了把这支队带到一个新的高度,俱乐部的高层想到了李应发,别看李应发被人称为“东北大帅”,其实李应发的原籍是山东省蓬莱县。李应发1998年应聘到青岛海牛队任教,开始了第一次离开辽宁的外聘,他内心是不愿意与辽宁足球分开的,即使离开辽宁队到大连教少年队,他觉得也是为辽宁足球做贡献。这次到青岛海牛队执教,对他是新的尝试。在青岛海牛队李应发的助手和队员都很尊重他,助手杨为健、王维满都是土生土长的山东名将,他们二人很配合李应发,李应发根据青岛海牛队的实力和球员特别制定出新的战术和阵型,同时还个别调整了几个队员的位置而使这支球队面貌一新。李应发善于发掘新人,敢于使用新人,在青岛海牛队原来的出场阵容中安排新人挑大梁,其中一个例子就是守门员郭昊。来自天津的郭昊是1998年刚刚被青岛海牛俱乐部引进的年轻队员,是第一次代表甲A球队打职业联赛,在队里当替补,但是李应发发现郭昊身体条件好、反应敏捷、动作十分到位,于是他和守门员教练王维满商量,让他高兴的是王维满非常同意他的意见,也认为郭昊是个好苗子,可以排进正选阵容。在一场甲A联赛的主场比赛中,李应发把郭昊安排在首发阵容。在这场比赛中郭昊表现出色,还扑出对方一个点球,赢得满堂彩。青岛海牛队赢得这场比赛的胜利,里面有郭昊一份功劳,重要的是李应发大胆使用了郭昊。 李应发执教青岛海牛队在1998年甲A联赛取得第六名的成绩,这是青岛海牛队参加职业联赛以来最好的成绩。 转年,李应发又换了地方,他从青岛海牛队又回到大连万达队,原因是大连万达队主教练徐根宝辞职,王健林董事长请李应发接替徐根宝担任大连万达队的主帅。然而,李应发这次返回并不成功,半路接过这样一支名将如林、成绩显赫又潜伏危机的球队,给李应发的时间太少了,他终于陷入困难,最后他选择了离开。 返回大连万达队的挫折让李应发感到痛心,他在家隐居不出,试图想在冷静中回想最近几年走过的路。他也萌生了搞乙级队的想法,想自己在国家队的队友胡之刚把深圳队从乙级带到甲B又带进甲A这样的例子,他想给自己寻找一个真正能体现自己能力的机会,他慢慢地等着这样的机会。 2001年,李应发接到哈尔滨兰格俱乐部的邀请到这支乙级队担任主教练,实现了自己想带一支乙级队发展的愿望。转年,李应发就带着这支默默无闻的乙级队打入甲B。但是李应发带的这支乙级队与胡之刚带的那支深圳队完全不同,深圳队有雄厚的财力,上有国家队队友、深圳市体委主任容志行的支持,胡之刚手中又握有重权。这三点李应发都不具备,他的希望再次破灭。2003年,李应发又回到辽宁,去搞青少年的培养、训练。然而,时间不久,原辽宁俱乐部总经理张桐坡又找到他,请李应发到甘肃天马俱乐部去当主教练。因为张桐坡在甘肃天马俱乐部任总经理,他想利用“东北大帅”的威望和能力把甘肃天马队带进甲A。又是盛情难却,李应发又赶赴新任来到甘肃天马俱乐部。 几年四海为家的经历让李应发饱经风霜之苦,他怀念着过去,怀念着当年那种健康的足球环境和纯朴的人际关系,现在好些地方都改了模样。 “十连冠”的荣誉已经淡漠,有的急于求成的俱乐部老板想要的只是现实的成绩,这对于李应发这样老资格的教练也许不太公平。 在聊天时,李应发向我讲起,1989年他带辽宁队勇夺亚俱杯冠军的事。 李应发说,辽宁队的对手是日本的“三冠王”尼桑队,打主客场,先打客场,自己的老领导、省体委主任崔大林亲任团长带队去日本,崔大林团长给他的指示是“反客为主”。果然,辽宁队发挥出色,以2:1获胜,回沈阳打主场辽宁队1:1与尼桑队战平,夺取了亚俱杯冠军。“这是辽宁队的荣誉,也是中国足球的荣誉。至于我只不过做了自己能做的事,有句话:往事如烟。我不是在回忆中过日子的人,我热爱足球,为足球奉献一生,无怨无悔,即使在动荡飘泊中也不后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