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尚显生疏 技术含量略有降低--新女足如何起步?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2月04日06:43 中国青年报 | |||||||||
在听闻前中国女足头号球星孙雯改行做体育记者后,瑞典队主帅多曼斯基的惊讶之情溢于言表。在她看来,没有孙雯的中国女足,实力将大打折扣。作为头号射手兼绝对核心,孙雯的离去对中国女足的影响不可谓不大。但中国女足迟早要过没有孙雯的日子,终究要在低谷中重新起步。 中国女足最终未能夺得深圳四国邀请赛的冠军,少帅张海涛和他麾下新女足的亮相
拼抢对抗不逊强敌 在美国世界杯赛上被强悍的加拿大姑娘撞得人仰马翻的景象,没有在此次四国赛上出现。曾经给人以“弱不禁风”印象的中国女足,突然间变得像欧美球员一样强壮、勇猛。队员的年轻化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是张海涛在短时间内治愈女足作风偏软症的良方。 女足男子化是现代女足发展的趋势,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没有凶猛的逼抢,就很难与欧美女足对抗。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张海涛上任之后招入了大批年轻球员,并以大运动量的训练增强球员的对抗能力。来自陕西女足的刘华娜,是新女足中给人留下印象颇深的新面孔之一。司职后腰的刘华娜壮实的体格和极其顽强的拼命作风,使其对抗能力丝毫不逊于对手。而另几位新人晋晓梅、张颖、白莉莉、季婷虽不如刘华娜壮实,但她们硬朗的风格、积极的拼抢,依稀有了些老女足鼎盛时期的风范。新女足在首次亮相中能够战平美国、瑞典,击败加拿大队,与其硬碰硬中的不吃亏不无关系。 吃苦耐劳、无所畏惧,是老女足立足世界足坛的法宝之一。重新拾起老女足的作风,新女足也就具备了重新崛起的基础条件。 整体配合尚显生疏 知识型少帅张海涛为新女足设计了一个全新的4-3-3阵型,女足姑娘们亦在很短的时间内逐渐适应了新阵型。但因为组队时间仓促,新人数量较多的缘故,队员间的默契程度还显生疏。特别是与配合默契的瑞典女足比起来,中国女足的配合就显得过于粗糙。 张海涛不仅在阵型上变动大,在主力阵容的人选安排上也是如此。像左右两个边后卫,已由原来的刘亚丽、王丽萍,变成了任丽萍和晋晓梅。特别是打边前卫的任丽萍“改行”打左后卫后,其在边路的助攻已成为中国女足极具威胁的一条进攻通道,此举也是新主帅张海涛特别有创意的地方。但如此大的位置变化,任丽萍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她的队友们也同样需要时间消化。曲飞飞、张颖、刘华娜的中场组合,更是一个全新的改变,队员们既要尽快适应倒三角站位,亦要熟悉彼此间的球路。此次四国赛上,女足中场给人以组织不力、没有核心的感觉,与配合生疏有很大关系。 中国女足若想重返巅峰,整体配合上的娴熟是必要条件。特别是在没有孙雯的情况下,尽快确立核心球员显得非常重要。但对于一支刚刚组建、着眼于未来的球队来说,她们还有大量的时间磨合队伍。 技术含量略有降低 相比配合上的生疏,技术含量的降低才是新女足最让人忧心之处。速度、技术上的优势,一直是中国女足得以铸造辉煌的强项。但就在北欧球队纷纷向技术型打法回归时,中国女足的技术优势却在逐渐丧失。在加拿大人面前,中国女足还可以靠脚下功夫控制住比赛节奏,组织起一次次漂亮的进攻。但在脚下功夫毫不逊色的美国、瑞典人面前,中国女足几乎无技术可言。特别在与瑞典队一役中,中国队在大部分时间里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进攻,只能看着对手依靠娴熟流畅的地面配合,一次次撕开自己的防线。客观地讲,与瑞典一役2∶2的比分并非一个合理的结果,更何况对手至少有5位打世界杯的主力缺阵。 与对手对抗时身体上不吃亏,是中国女足必须具备的本钱,但出色的技术才是新女足得以站稳脚跟的根本。遗憾的是,这批年轻队员的脚下功夫还比较粗糙,以致三线衔接上不够流畅。滕巍、白莉莉、张欧影、季婷几名锋线球员均表现出了强烈的进球欲望,但她们在门前把握机会的能力与孙雯、白洁比起来还有待提高。3名中场球员在传接球的掌握上同样不够细腻,尤其传威胁球的脚法上还欠缺火候。防线的配合上也急需磨砺,李洁与范运杰的配合还比较默契,但从国青直接进入国足的王坤,就显得较为稚嫩。新女足的进攻不像以前那样细腻、具有观赏性,反倒融入了不少长传冲吊的打法,这一方面与中场人数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新女足技术上的欠缺。 师夷长技以制夷很重要,将自身优势发扬光大同样不可或缺。更何况对于体格原本处于劣势的中国女足来说,以柔克刚,发扬技术和速度优势,仍将是新女足的常规武器。 刘爱玲时代早已结束,孙雯时代也成为过去,新女足必须从一个无球星时代起步。张海涛志存高远,新女足士气高昂,这些都会重新燃起人们对女足姑娘的激情。而保持良好心态,尽快弥补技术、配合上的不足,却是人们对新女足的热切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