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退出打击足协信心 鲁能:我们不是不良资产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1月09日09:25 《足球》报 | |
国企退出打击足协信心 特约记者王林报道足协有关人士看到本报有关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三年内退出足球这块“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的报道后,立即与本报以及有关各方联系,希望尽快得到此消息的详情,甚至与地方足协加强了沟通,希望他们能够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现在国家队、国奥队都在集中训练,本来事情已经很多,所以足协对个别俱乐部退出足坛的举动本来并没有太在意,主要的理由是“你不搞还有人巴不得搞”的思想占主流。然而,近一个时期连续发生的足球资本重组愈演愈烈,在中超还有半个月时间就要揭开面纱的时候,足坛突然成就了“胜利大逃亡”,这是足协没有想到的。 虽然足协对国有企业风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表态,但严峻的形势迫使他们关心此事,足协领导们也开始关注起了有关国有企业的动向。在中超来临前夕急需安定的时候,足协并不希望投资人如此对待中超,一些人甚至认为这是不给足协面子。虽然一些俱乐部也主动打电话给足协,明确表示坚守中超的愿望,但足协面对他们的承诺感觉心里并不踏实。再则,现在足协面对资本的动荡会对中超产生多大影响心里没底,因为近几年中退出足球的几家俱乐部,除了上海中远外,大部分都是影响了比赛训练质量,而且每一次更换东家都出现球员大面积下岗的情况。 可以说,这次国企导演的“胜利大逃亡”,对足协的自信心是一个不小的打击。由于多年来足协备受关注,因此多少产生了一些骄傲情绪,可现在,似乎所有国有企业都有可能一夜之间逃离足球的现实让足协有点不得要领。当然,他们仍然相信“离开哪个俱乐部,中超也会照样搞下去”。 而作为上一级领导机关,体育总局内部许多人士认为,既然市场化了,就没有必要非要谁参与足球,即使国有企业都退出了足球,全部由民营企业接手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最关键的不是看谁投入资本,而是看体育项目在世界的位置是否前移。即使在国有企业占去大半江山的情况下,中国足球也仅仅有一次进入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历史,显然与预期的市场化效果相距甚远。 “颐中该谁欠谁了?” 特约记者大海青岛报道1999年底,在青岛队又一次涉险保级之后,时任颐中俱乐部总经理的秦宁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青岛足球为什么能够保级?还不是靠颐中集团的钱和青岛的荣誉。” 7年了,青岛足球之所以能够一直努力地坚守着,靠的,还是“颐中集团的钱和青岛的荣誉”。但是,青岛足球这顶“帽子”决不是一顶轻松的“帽子”,颐中烟草的职工对于花这么多钱来搞足球也不是没有微词,尤其是战绩不佳的时候。一位俱乐部的官员曾经这样愤怒地表达了不满:“颐中集团该谁欠谁的了?指手画脚的人到处都是,肯拿钱出来的呢,还不是我们颐中集团一家?” 按照颐中集团大老板的说法,在过去的7年里,他们花了七八个亿。颐中是全国惟一一家拥有自己的体育场的俱乐部,这也是颐中集团对于青岛足球的贡献之一,他们接手了一直迟迟难以完工的体育中心,在花费了不菲的资金之后使其成为青岛新的主场。 在青岛,足球是最受老百姓关注的,也是最受各级领导关注的。按照青岛市市长的说法,星期一上班之后,大楼办公室的第一个话题,通常都是昨天的球赛。这也是颐中集团被政府选中搞足球的原因所在。青岛有数家大型企业,也有知名的品牌,但是谁也不肯干这个“赔本赚吆喝”的买卖——事情有点像颐中集团职工开的玩笑:“好像烟草赚来的钱是不义之财,怎么花都不心疼!”颐中集团花的钱是大把的,至于看得见的实惠,除了那个半拉子的体育中心,再就是因为原来的基地拆迁修路,政府补偿了一块做了房地产开发,剩下的一块也正在盖楼。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颐中集团暂时还会把足球搞下去,因为颐中集团的大老板一直都不服气的是:“什么大风大浪都见过,就不信在足球上争不回一口气来。”但是,在国家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大背景下,用国家的钱来支撑“青岛的荣誉”还能坚持多久,这是目前还无法预料的。 泰达:这事政府会操心 特约记者叶小华报道对于国有资本投资足球遇到政策性阻击的新问题,天津足球圈内的人并不担心,因为政府就是投资人,真有什么事情也不用自己操心。 在谈到天津足球近几年不忧柴米的滋润生活时,天津圈内的人都一致认为,这是得益于天津市也有一位热爱足球的程度不逊于大连那位“足球市长”的球迷领导。 1997年,天津队被山东队一脚踢回了甲B。天津球迷情绪激动之下,甚至还聚集到某位市领导的家门口大喊“下课”。让球迷想不到的是,这件事对天津足球产生了巨大而长期的影响。这位领导后来说,他工作中还遇到过很多困难,甚至连那些失去了饭碗的下岗工人都没有跑到他家门口喊他下课,天津队降级这件事让他重新认识了足球的影响力,也让他下了一定要动用市里的最好资源来搞好天津足球的决心。 1998年,天津豪门泰达集团因此接过了天津足球队。2002年2月,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辖下的开发区总公司、泰达集团、建设集团三大企业集团重组成泰达控股,泰达控股的总资产达200亿元,企业规模和实力位居天津市首位,也跨进了全国前50强之列。在这个机构重组过程中,原由泰达集团独家支撑的天津队也在上级部门的指示下,划到了资金实力更雄厚的泰达控股名下。当年泰达队的经费不但有了大幅上涨,而且天津市政府还为球队大兴土本,一是决定投资4.889亿元在开发区内新建一个国际一流的泰达大球场作为球队的新主场,另一方面又在团泊洼修建训练基地。2003年,“傍上新大腕”的天津泰达俱乐部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经费:9000万元。 这位领导不但关心俱乐部的柴米油盐,也关心球队的表现,他经常召集俱乐部和球队领导层人员到他办公室商讨俱乐部和球队的建设问题,聘请金志扬、马特拉奇和戚务生等球队大事,就是在这种场合定下来的。他看球也有一个特点,在泰达队的主场比赛中,如果球队上半场领先,那他一般都会到现场看球,如果泰达队最终赢得了比赛,那比赛结束后他必会到休息室接见球队工作人员,他因此也与很多球员成为好朋友。 而在天津有关领导的心目中,文化建设成果是不能用金钱来量化的,因此提出了一个“超越GDP”的量化标准。在这个标准里,如果投资文化建设能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心情愉快,又能提升城市影响力,那就是成功的。从天津球迷对天津足球在甲A、甲B的不同感受,可看出足球在天津市民心中的地位;同时,足球作为国际流行语言,也可增进城市交流和提升城市影响力,天津能成为2008年奥运会的分会场(将承办奥运会足球赛的一个小组赛),也正是近几年投资足球的成果之一。有关人士分析,从这个标准看,泰达投资天津足球的热情在近期内受到国资委新政策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 鲁能:我们不是不良资产 记者陈永报道鲁能俱乐部认为:“我们根本不是不良资产,除了能够自负盈亏外,鲁能也在精神文明上做出了贡献!” 目前,鲁能集团已经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剥离,成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而鲁能集团控股的鲁能足球俱乐部是鲁能建立体育产业集团方案的核心企业,由11家(后变更为9家)法人企业共同组建。 有关人士表示,界定鲁能俱乐部是否属于国有资产涉及很多问题,由于鲁能俱乐部是一家股份制企业,其股东多达9家,因此这9家法人企业的性质共同决定了鲁能俱乐部的企业性质。而如果涉及股东退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其他股东也享有优先收购股份的权利。因此,即便国资委要求大中型国有企业退出足球,会不会涉及到鲁能也不能最终确定。 俱乐部官员还解释道:“鲁能俱乐部目前完全按照市场规律运作,俱乐部已经自负盈亏,在去年鲁能俱乐部就有盈余,而且这还不包括无形资产的增值。” 而在鲁能俱乐部内部,针对首届中超的准备工作也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主教练图拔科维奇已经到位,而进前三争冠军的目标也已经确定。同样,在鲁能足球学校,招生正继续扩大,在校学生有望超过1000人,这样的规模在国内绝无仅有。 国安:等老板发话 特约记者王成报道面对国有企业的退出潮,北京国安俱乐部表示:“我们不知道国资委可能要求国有企业尽快退出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的‘三年大限’,老板也没有说过这方面的事情。实话说,这是老板决定的事情,我们不可能知道。”不过,有知情人介绍说:作为国资委下属的197家集团之一,中信国安对红塔的退出给予了足够的理解,甚至也有同感,但国安办事的作风一贯是谨慎的,是否继续搞足球这类的大事,可能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有消息的。 不过,目前似乎硕果仅存的“十年一个样”的俱乐部仅有国安一家了。当年他们并不知足球为何物,只是在当时的北京市体委和媒体的撮合下才进入“足球门”的。2001年,李士林曾经在一场比赛后动怒,宣布退出中国足球,当时有人说他其实也是为经济计,因为国安在联赛中也烧了不少钱。 事实上,国安俱乐部的开销比起很多俱乐部来说的确不多,大批球星的转会费曾抵挡了一些投入计划,成绩也与投入基本吻合。不过,中信国安通过搞足球也与北京市政府建立了非同寻常的联系,不知道他们不搞足球会不会通得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