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圭归国少年机场倾诉真情:对于未来我很茫然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12月25日04:57 中国青年报 | |
河南小伙儿刘杭鑫一走出首都机场国际到达出口,便将守在那里的矮自己一头的母亲一把搂在怀里,随后又伸出自己并不强壮的臂膀将父亲也揽入怀中。 这是一幕在机场司空见惯的迎接场面,但不普通的是,在这位16岁少年的脸上完全看不到“海归派”的踌躇满志,有的只是一些疲惫和一些茫然。“我不知道将来能做什么,我也想过继续踢球,但现在都无所谓了”。说起自己的未来,刘杭鑫的语气显得很深沉。他的 说起在那边的境遇,刘杭鑫的声音很小,表情很平静,就像在述说一件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球队搬家后,房间很小、很闷,蚊子像以前一样多,吃的东西也没有什么改变,大部分还是人家超市不要的东西。从上个月到现在一直没有训练过……为什么回来?”刘杭鑫苦笑了一下,然后说道:“我实在受够了,球技没什么提高,整天极其无聊地呆在那里,你说我不回来能干什么?!” 在一旁几次强忍着没让眼泪流出来的刘母,这样描述时隔17月后见到儿子的第一印象:“瘦了,黑了,也成熟了很多,他所承受的、经历的实在太多了,是我这个当妈妈的都无法想象的。” 今天上午,从乌拉圭经法兰克福转机飞抵北京的一共有4个孩子,但前来机场迎接的却不仅仅是这些孩子的家长。 北京小球员郭王月仍然在乌拉圭没有回来,但他的母亲许翠荣还是赶到了机场。看到这些孩子后,她哭得像个泪人一样,竟然把一位采访她的记者也感染得泪水涟涟。许翠荣告诉记者,她的儿子很老实,也很好强,“为了送他出国踢球,我们家把房子都押给银行了。他很懂事,生怕违约后那6万元保证金要不回来,说什么也不肯回来”。许翠荣说她也不知道该跟孩子说什么好,“我不想让他在那边受苦,但他反倒安慰我,说不管多难都会在那儿坚持下去,他还很坚决地跟我说,‘我就是想踢球’”。 像郭王月一样为了踢球留在那里的还有好几位,广东籍的王学章就是其中一位。今天记者在机场见到了他的姐姐,经常通过网络开导弟弟已经成为这位广东姑娘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她说弟弟就是报道中曾经被管理人员打过的球员之一,“学章现在已经被公司开除了,但他还想踢球,不想就这么废了,所以依然留在那边,希望能够找家俱乐部继续踢球,但这需要钱。弟弟也不想给家里增加太多的负担,他只是告诉爸爸在家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能够寄些钱去。他现在住在一个老乡那里,在老乡开的网吧里帮忙”。这位姑娘告诉记者,关于弟弟挨打的事情家里人是通过报道才知道的,“他怕我们担心,不敢告诉我们,现在我们全家人的心里都非常难过,想让他回来,又怕他从此踢不了球”。 是继续踢球还是重拾书本?继续踢球又将到哪里踢球?这些关于未来的难题既困扰着已经回国的徐磊、刘杭鑫们,也留给了坚守在乌拉圭的郭王月、王学章们。“与已经过去的经历相比,我更想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未来。”这是刘杭鑫的疑问,也是他们这批孩子的疑问。尽管这个疑问对一群十几岁的少年人来说,显得那么地不合时宜。(本报北京12月24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