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足队员未来不见光明 读书还是踢球成两难选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4月11日11:55 金羊网-新快报 | ||
新快报合肥专电 什么才能够让她笑靥如花?只有进球和胜利。 在为广州队首开记录并帮助本队最终拿下郑州队后,广州中一药业队的队长6号何艳芬一个人坐在大巴门口专门给乘务员坐的临时座椅上,她光着脚,看着前方,哧哧地笑着。 什么又让她愁眉苦脸?是对未来的不可预知。 在队伍出发时,艳芬还是坐在那个位置上,一脸疲惫:“总睡不着,心理紧张。” 每一场都是生死战 城运会女足预赛的最终结果是,广州中一药业出线进入决赛了。可是圆满的结果却不能掩盖过程的艰难。首场战胜上海队后,接连败给了天津和兰州,广州女足要想出线,后两场比赛只有胜利没有商量。 倒数第二轮迎战郑州队,是把希望留到最后还是惨遭淘汰,广州队的姑娘们必须用她们的行动来选择一个答案。一支为省运会组建的队伍,它的使命应该到去年11月省运会结束的那一刻就完结了,但是,今年的城运会延续了这些姑娘们的足球寿命。由于城运会规定每队可以允许5名超龄球员,于是广州队抽调了那些已经进入省一队或二队的广州籍球员。 名额有限。有进就必须有出。一些替补球员在省运会之后就已经离开了这支队伍,离开了女足。但是她们还要在原中学继续她们的高中学业并且考大学,于是那些家在从化、花都、增城的队员开始了自己的租房学习生活。一旦广州队在城运会预赛中出不了线,这些队员也许很快就将面临这样的境况。 伤病让未来不光明 摆在艳芬面前还有一条路,那就是进入省一线专业队。她已经到省一队集训过,在缺乏边后卫的广东队她还能打上主力,尽管没签合同但已经参加了今年的女足联赛。在专业队集训的日子是很苦的。艳芬深刻地体会到了从半专业转到专业训练上的苦。但苦不是她怕的,伤病才是最大的敌人。“进专业队集训的时候,有伤不敢告诉教练,怕失去机会啊。我们广州队的队员球都踢得不错,但受伤就荒废了好几个。好几个这次都没有来,来的都只能做替补。”参加过省运会的梁妙田很有潜力,就是由于脚伤而不能再踢球了。这次随队来的8号任海玲脚伤了半年都没怎么练了,她注定只能是替补了;而守门员宋淑芬也是由于腰伤而此次预赛一场未上。受伤并没有让她们马上退出,但未来的路如何,姑娘们很迷惘。 选择是一种烦恼 淘汰让竞技体育披上了残酷的外衣,运动员没得选择。但对艳芬这样很有发展潜力的球员来说,有选择似乎更折磨人。 进入省一线队伍成为专业的女足运动员,还是进入需要女足的大学去读书?艳芬一想到这个问题头都大了。“踢了这么多年球,终归还是舍不得,谁都希望在一个行业干出成绩来。可是进入专业队,今后退役可能还是什么本领都没有。” 广州伟伦体校今年将成立第一期大专班,加上广州体院和华南理工大学都想成立女足队伍,广州队的队员只要通过考试都有上大学的可能。“也想去好大学啊,可是又不愿离开体育这个圈子。当然进了专业队也可以去读书,但那也只是拿文凭,学不到真本领的。” 实际上,省女足还没有正式和艳芬她们这批17、18岁的队员签订合同,而直升大学也不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一切可能都要看她们参加城运会的成绩来定。毕竟在城运会上拿前六和在省运会上拿亚军的待遇差别是很大的。对于未来的烦恼,又何止艳芬一个人有,对于这些半专业队的女足姑娘们来说,每个人都对即将到来的道路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记者陶新蕾)
订新闻冲浪 关注重大事件 新浪万千新闻任你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