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门可罗雀 强队普遍疲软--足协杯越改越鸡肋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3月03日04:46 体育晨报 | ||
本报记者王超 门可罗雀的看台、乏味无趣的比赛、悬念不多的结果……从首轮比赛看,2003年足协杯赛制改革的效果并不理想。对于“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足协而言,要想把足协杯办成像英足总杯那样“既叫好,又叫座”的赛事,看来还需要更多、更大胆的尝试。 上座率普遍不足两成 经济利益是促使今年足协杯由过去的淘汰制变革为赛会制的重要原因。中国足协相关负责人在赛前就满怀希望地表示:希望通过赛会制上座率的提高来增强足协杯的商务开发能力和商业价值。为此,中国足协这次把足协杯的比赛放到了经济条件不错而且有一定基础的广东境内的二线城市。但事与愿违的是,即使首轮比赛是在周末展开,但包括深圳开幕式在内的所有赛场上座率都不足两成,比赛气氛与联赛根本没有可比性。难怪不少球队都表示根本感受不到正式比赛的氛围,比赛的发挥自然也打了些折扣。 强队普遍疲软 首轮比赛不但出现了大连实德被甲B球队逼平、青岛队面对乙级队涉险过关的场面,而且力帆、四川、申花、中远等诸多强队都表现不理想。对于这一现象,大部分球队都认为,目前正是联赛的准备期,不可能把队伍的状态调整到理想的阶段。但实际上是这些球队都对足协杯不看重,一些甲A强队甚至把足协杯当作联赛前的热身教学赛。在首轮中,很难有一场比赛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这样的比赛自然难以吸引观众。 比赛结果没有悬念 杯赛吸引人的地方莫过于它能制造悬念和冷门,比如英国足总杯,它的魅力就在于其频频爆冷。但足协杯首轮过后,除了大连队被南京有有逼平外,没有出现期盼中强队落马的冷门。而且更重要的是,赛会制的比赛很难产生冷门。没有悬念和冷门,足协杯也就失去了它依存的土壤,对于球迷来说就没有吸引力,如此,要提高足协杯的商业价值也只是一句空话。(广州专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