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韩国主帅许丁茂:中国足球进步慢 YOYO体测不合理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3年01月15日16:09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01月15日讯 2002年的横滨,韩国队史无前例地获得世界杯第四名。荷兰人希丁克成为韩国人心目中神话般的英雄。在这个时候,一位年近半百的韩国男人冷静地站起身,默默地摘下麦克风,不停地为韩国鼓掌喝彩。他就是许丁茂——— 1998年法国世界杯后,韩国队一名过渡性质的主教练,就是以这样一种“局外人”的身份见证了韩国足球最辉煌的时刻。 曾经在韩国足坛炙手可热的许丁茂,如今担任韩国一家足球俱乐部的总教练。这回他带着一帮十五六岁的小孩子,来到五牛温江足球训练基地进行集训。虽然早就不在其位,但是一身韩国国家队的队服,还是让我们很容易就从人群中认出了他。昨日,记者与许丁茂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谈话。 你们还是老样子 记者:作为一名球员,您和车范根开创了“逢中不败”。作为教练,你把中国队淘汰出奥运会,直接导致霍顿的下课。在亚洲杯上,您的队伍也两次战胜了中国队。能谈谈这几十年来,对中国足球的整体印象吗? 许丁茂:第一次和中国队交手是在 1978年的亚运会上。我还记得,我的一个传球,帮助车范根打进一球。从那以后,中国国家队和我们交手几乎就没有赢过。 1978年 12月 28日,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我在亚洲杯预赛中打进中国队一球。那个进球是我对中国队的第一个进球。 那个时候,我们都觉得中国队的速度、技术在亚洲绝对一流,而且中国球员的体格也非常接近欧洲球员,他们非常有潜力。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总觉得中国足球没有什么新的发展,还是以前的那个老样子。中国足球的潜力一直都没有被发掘出来,你们的进步速度和你们自身的潜力并没有形成正比。 记者:在您执教韩国队期间,和中国队的两名前外籍主教练霍顿、米卢都有过交手记录。你能谈谈自己对他们两位的印象吗? 许丁茂:我几乎和霍顿是在同一时间上任的,我们两个之间交手的比赛也最多,相对来说,我对他比较了解。用一个并不恰当的比喻:就像我们去买衣服,按照常理,我们应该是量体裁衣,可是霍顿倒像是削足适履。他完全将英格兰打法移植到中国队身上,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而至于米卢,我对他只有一些很简单的印象。不过联系到世界杯,他的过于乐观或许也可以归结为中国队世界杯失利的原因之一。 记者:您知道我们现在的新主教练吗? 许丁茂:我知道中国队现在的主教练是阿里-哈恩。我在荷兰踢球的时候与他比赛过,彼此认识,但是仅此而已。我对他并不熟悉。 科学训练比测试重要 记者:中国足协在今年的冬训中,一种源于丹麦的YOYO体能测试成为每名球员参加联赛的一道坎。在韩国有这样的体能测试吗? 许丁茂:练习体能有很多方法,不单单只有 YOYO这一种方法。我个人认为,在平时的训练中,利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把球员的体能最大化比用这种一次性的体能测试要好。 记者:作为旁观者,您认为中国足协的这种体能测试方法合理吗? 许丁茂:作为一名外国教练,我在不了解内情的情况下,不能对中国足协的这种做法说三道四。作为一名旁观者,我认为每名球员都有各自的特点,不能用单一的体能测试来衡量一名球员。这种方法有些不合理。曾经有不少中国俱乐部有意邀请许丁茂来执教,但是事情最终都不了了之。记者于是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现在还有中国俱乐部向您抛来橄榄枝,您愿意来中国执教吗?而且您的同胞李章洙在中国取得了很骄人的成绩。”许丁茂笑了,轻轻地说:“比我好的教练多着呢。” 记者 薛剑 张登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