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女足超级联赛已经赛程过半,今年新出现10张“洋面孔”日子过得似乎并不怎么如意。外援这个名词,在她们的身上出现了异化,“外而无援”的新注解,让她们和中国足协都有点难堪。
强扭的瓜怎甜?
2002年6月19日,中国足协仓促上马,开了一个女足外援“选秀会”,中国女足的6家俱乐部接受了一场“包办婚姻”。中国足协同时规定,外援必须首发上场。这让有任务重压的主帅们头痛不已。于是,超级联赛开场5分钟换外援的情况就屡见不鲜。上海SVA队的加纳外援阿曼福就是其中之一。“她的水平充其量和我们二队差不多。”队友孙琦敏这样评价她。训练场上,姑娘们也不太敢把球传给她,怕她铲球动作不合理,伤了队友。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四川队,宣世昌主教练表示:“我们运气不好,挑了个差的,现在还要占我们一个换人名额。”
如今,9名外援都非常清楚时下的地位。来自新西兰的女国脚西蒙说:“我们到中国来踢球,对我们的帮助,显然比我们给俱乐部的帮助要多得多。我希望能够更上一步,去美国大联盟踢球。”
缘何水平不高?
既然外援水平不高,为什么还一定要有外援呢?中国足协女子部部长张建强作了如下回答:
引进外援是中国足协经过对美国女足大联盟的实地考察,并根据中国女足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外援是提升女足联赛球市的一个方法,让看球的人有“眼睛一亮”的感觉。虽然外援的水平不尽如人意,但可以慢慢改进、修正规则、逐步提高,边做边改也未尝不可。
据悉,女足队员到国外踢球月薪大多在2000美金左右,但中国足协给每名外援薪水每月只有500美金。市场经济里,薪水和能力往往是成正比的。显然,没有相应的报酬,是难以请到高水平外援的。
谁的利益为重?
上海SVA女足的主教练林志桦表示:“中国女足联赛请外援是一件好事,关键要看怎么请?”既然超级联赛的师傅是美国大联盟,那就看看区别在哪里吧!
美国大联盟是建立在高度商业化的基础上,俱乐部在联盟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联盟成立之初,首批外援并没有中国姑娘的身影,俱乐部立即询问联盟,要求尽快达成与中国足协的谈判。俱乐部的这一举动足以证明其在大联盟之中的地位。相较之下,中国足协的家长制作风过于明显,许多举动显然没有和俱乐部商量,后者只是被动地执行。
中国女足发展的鼎盛时期是1996至1999年之间,过于迟钝的市场反应能力已经失去了这一良机。张建强自己也承认:“当年没有适时推广女足,是我们自己把自己耽误了。”
现在女足在二次创业,需要借鉴,可我们要怎么学呢?选秀、外援、包装、主客场等,这些只是简单的表象,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到底要以谁的利益为重,是俱乐部?还是足协?只有搞清了事情的本质后,才能顺理成章,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推动女足运动的健康发展。(施嘉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