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在与杨明进行过一次关于中国足球的深度对话之后,我们又先后采访了《体坛周报》总编辑瞿优远、《南方体育》主编龚晓跃,《青年体育》总编辑毕熙东、《足球报》总编辑谢奕、CCTV《足球之夜》制片人刘建宏,他们就其中的热点问题做了回应。可想而知的是,对于这些问题,他们的意见也十分不统一。
但令人高兴的是,他们显然已经意识到了作为媒体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不是
一味地追求赢利和炒作。我们期待着中国足球媒体走向成熟的那天。
媒体起到了什么作用?
龚晓跃:足球畸形发展,媒体有责任
记者:你认为足球媒体对中国足球到底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
瞿优远:我觉得足球媒体并没有对中国足球造成阻碍。当媒体和足球本身产生矛盾时,它起到的或许是阻碍作用,但是当媒体和足球和谐一致的时候,起到的又是促进的作用。其实说到底,媒体和足球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谢奕:由于媒体、特别是《足球报》这样的专业媒体十几年的参与,使得水平很低、市场化程度并不高的中国足球有了现在的市场热度,有了这么多人关注它。应该说媒体在中国足球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促进作用是非常大的。
龚晓跃:中国足球走到今天这一步,走到今天这种几乎畸形的状况,和媒体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我觉得中国足球的这次反思本来就是扯淡,但媒体确实应该更多地去反思一下自己。比如我们自己,我们很清楚我们所采访报道的球星其实是个什么德行,但我们仍然会把他当成一个英雄那样去追捧,比如他刚刚嫖过娼,但我们或许会把他写成一个救了一个小姑娘的英雄。这其实也是作为媒体的一种无奈。
毕熙东:虽然说现在我们是走市场化道路,但在注重市场需求的同时,媒体也应负起责任来,应该注意自己的引导作用,而不应该去完全迎合读者。
刘建宏:这个问题,我不太好回答,因为我觉得媒体起的作用不能一概而论。你看,像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他们的特点都不尽相同,所起的作用也肯定不一样,这不太好说。
足球报道是否过热?
瞿优远:我也心存疑惑
记者:中国足球媒体对中国足球是否炒作过热?足球报道在所有体育项目中的报道是不是太霸道?
瞿优远:其实我无时无刻不思考这个问题。比如我们所提供给读者的足球资讯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我们所做的很多事情有意思吗?读者爱看吗?然而,在目前的竞争态势上,又无法放弃足球,足球到底该占多少版面我们还没有得出结论来。而且,作为商业化操作的媒体,赢利肯定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东西。
谢奕:这是由市场来决定的,由于足球自身的魅力和人们对它的喜爱和高度的关注,只要符合社会对它的需求,热也是很正常的。
龚晓跃:你没有发现我们的足球版面在综合体育报纸中的比例是最小的吗?我们已经注意到这些问题。我们也是惟一一家用两个版来做网球,拿出一个整版来做赛车和高尔夫的报纸。但我觉得多不是问题,关键是怎样报道的问题。现在,我们广州媒体圈子已经达成共识,过去是读者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现在是我要给读者提供一些什么。以后至少《南方体育》对中国足球的报道肯定会有我们自己的选择,你中国足球想让我报道你,那么我得看你发展得到底有没有让我去报道你的价值,如果没有,我们选择放弃。
毕熙东:媒体全力炒作中国足球这是市场化的需求,很正常。但现在的问题是,有很多媒体的报道不负责任。一些记者不去做深入的采访,不去探讨一些对中国足球发展有益的问题,而只是关注球员们的吃喝玩乐,这就太肤浅了。
刘建宏:我觉得只要是老百姓需要的,就不能说是过热。
李响转会意味着什么?
谢奕:这是《足球报》的骄傲
记者:这两年体育媒体所做的一些商业运作轰轰烈烈,这到底是一种进步还是一种畸形运作?比如李响转会问题。
瞿优远:这件事情现在说起来我都觉得不好意思。其实当时操作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只是从报道完善的角度考虑。事实证明达到的效果也很好。但没有想到那件事被炒作到那么大,我们本来是无意炒作的。我并不想辩解什么,只是觉得我们原本比较单纯的目的被大家扩大化了。
谢奕:这是体育媒体走向市场化的一个表现,李响成为中国足坛第一个明码标价的足球记者,这是中国媒体的骄傲。而对于《足球报》来说这也是一个骄傲,因为《足球报》培养了一个能在市场经济情况下体现自己价值的记者。
毕熙东:谁说可以允许记者转会了。这是对媒体市场的一个扰乱,这样就没有正常的招聘了。
龚晓跃:我觉得记者明码标价出售对记者本身是有好处的,无可厚非。关键是记者的价值能不能得到体现,或者有没有这样的价值。
刘建宏:我认为这是正常的人才流动。在市场化的前提下,媒体之间的商业竞争也是正常的。当然这种竞争应该是良性的,否则将是几败俱伤。
如何看待足球假新闻?
瞿优远:没想象中严重
记者:现在足球媒体假新闻问题似乎已经很严重了,作为当事人,你们怎么看?
瞿优远:我觉得假新闻问题并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严重。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发生在《体坛周报》的假新闻其实只有菲戈那一起。事情发生以后,我非常痛心,当时我们就把这个记者到韩国采访的记者证给废了,《体坛周报》是不允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的。我觉得如果就因为这一件事情就说某某报纸总报假新闻是不客观的。
谢奕:有些记者和球星合个影然后就编篇稿子,《足球报》是不会干这种事的。《足球报》的要求是:宁可没新闻,也不能编造新闻。在这方面,《足球报》问心无愧。而有媒体制造假新闻,我认为主要还是那些地方综合媒体的记者。因为他们不常跟队,在没新闻的情况下编造新闻,并通过互联网传播开来,这对整个足球媒体的影响是很恶劣的,希望这些媒体能自律。
龚晓跃:我承认我们的报纸存在假新闻,现在还有一个案子没处理完。但是,很多东西到底是不是假新闻现在不一定就能有个公正的看法。很多人要求媒体就是警察,曝光什么事情就必须要出示证据,否则就说你报假新闻。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媒体对很多问题一定要讳莫如深,读者应该有他的知情权,媒体有报道权,不要我说了什么你就说是假新闻。
毕熙东: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问题,它说明了一些从业者的浅薄和浮躁。
刘建宏:这与一些从业者的素质有关系,他们需要自律。 如何看待买断球员专栏?
谢奕:这是国际惯例
记者:现在很多媒体大开球员专栏,买断球员日记,已经形成了非常坏的影响,你怎么看?
瞿优远:所要说明的是,《体坛周报》除了很早以前孙继海和范志毅要去欧洲踢球时和他们签了约,之后,我们从来没有和其他球员签过什么协议。我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记者的,对球员的采访要做到“不签约、不独家”。但事情后来发展了很多变化。有人说《体坛周报》买断了多少球员,使得其他媒体采访不到。其实,《体坛周报》之所以能采访到一些球员,更多的是一种积累。
谢奕:这同样是由市场决定的。《足球报》的这种付费专栏并不是买断报道权,而只是想让对方优先提供新闻。这是有国际惯例的,英格兰、阿根廷的球员很多也是这样接受采访的,我们需要去适应这种方式。大家感觉中国队成绩不好,对球员收费接受采访感到不舒服,但如果他们是敬业的球员,那么也许我们就可以认可他们的这种经济行为。
刘建宏:这是商业竞争中的正常现象,贝克汉姆婚礼不是也收费采访吗?但是这也要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就是不能拒绝其他媒体的采访。
毕熙东:这种做法即使在西方国家也是为人所不齿的。
龚晓跃:《南方体育》从来都不做这种事情,花个几十万买个狗屁日记。这样做就如同把采访变成了嫖娼,其实反过来被别人嫖了自己还要出钱。你看看那些百元一个字的专栏吧,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有人说欧洲是这样,没错,采访贝克汉姆是必须先付6000英镑,但贝克汉姆的新闻并没有被某一家媒体买断呀,《太阳报》也从来没有让贝克汉姆不接受别人采访呀。
如何评价记者素质?
毕熙东:很多记者很浅薄
记者:关于足球记者的素质问题也成了人们关注的话题,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毕熙东:狗仔队现象绝对进不了媒体的主流层次。现在一些记者对国家和事业没有责任感,他们只想着出名和挣钱。1997年以前伍绍祖也曾告过我的状,就是因为我提的意见也是相当尖锐的,但我那时提意见更多的是考虑对中国足球的责任感。这次去韩国的500多名足球记者,没有写出一篇有深度的文章,都是在炒作,写的文章都是米卢与谁喝咖啡了一类的花边新闻,而没有认真地去钻研业务。比如这次日本建了7个球场都被俱乐部所瓜分,而韩国建了10个赛场却都在边远地区,这些赛场将来如何使用是一个问题。我们马上就要举办奥运会,该学谁?没有人去想、去写这些有深度,有启发性的东西。从这也可以看出我们很多年轻记者的浅薄。
谢奕:我们的球员现在还欠缺对待媒体采访的经验,这需要与国际接轨,他们要学会在保持一种正常的心态的同时与媒体以及公众进行沟通。
龚晓跃:我承认我们现在还有这样的记者,对那些连话都不知道怎么说的球员,对那些明明是混蛋的球员当祖宗一样追捧,我从来不同意那样做,今后这样的记者我们会尽量少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