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元旦过后,在人们对中国足球队冲击世界杯赛受挫的叹惜声中,我收拾起书卷,走出北京大学校门。回头望望学习和生活了4年的新闻专业学生宿舍,楼上有一间会议室,同学们曾经在那里的一架电视机前,为中国足球抒发过欢乐与忧伤。
4年后,中央电视台首次转播世界杯足球赛全部52场比赛实况,人们可以详尽地了解到这一盛事的过程和结局。我异常兴奋地开始做准备。由于时差和赛制、赛程影响,更是受当
时电视发展的条件所限,中央电视台只有少量播出频道,特别是还没有开设专门播放体育节目的CCTV5等频道,而同时开球的比赛场次又多,要想足不出户就能收看直播,是不可能的。于是,我们向领导申请,搬来了一台录像机。那是一个罕见家用录像机的时代,报社领导出访时,主人赠送了一台索尼录像机,回国后按规定上交,成了睡在库房里的收藏品,拿上批条和借据,就抱回到办公室。随后,又到专门的商店买来与一般录像带规格不同的小1/2录像带,将全部比赛一一录制下来。对于从事足球报道的记者来说,这无异于一套宝贵的课本。
感谢电视台的朋友,为我们办理了一张临时证件。编好报纸的版面,下了夜班,穿过静悄悄的长安街,从北京城东头到西头,去中央电视台10楼观看直播。通常,比赛都是在北京时间清晨进行,有时候3场比赛同时开球,真是目不暇接。看到精彩之处,不大的机房里也会有一阵喧嚣。
那一年我35岁,虽然当记者、写足球已经好几年,但是,到这时才算打开了眼界,从小就听说的巴西足球乃至后来逐渐接触了一鳞半爪的意大利、英格兰、西德、法国和荷兰等世界足坛劲旅,原来在世界大赛上竟是如此各具特色,世界杯实在是五彩缤纷,可以让所有喜爱足球的人过一次瘾。
谁也说不清中国足球离这座神圣的殿堂究竟有多远,中国足坛没有俱乐部,没有职业联赛,没有外籍球员和洋教头,一切都像是遥不可及。人总是这样,还没有感觉到的东西,却照样能够产生感情。凭着感情居然也可以吃这碗饭,当了一年又一年的记者,写了一篇又一篇足球报道。新闻是要留下记录的职业,翻看那时候写下的文字,我并不以为幼稚和偏见有什么可笑,就像中国足球,今天回首20年来的烟云,冲出亚洲的一代自然是幸运的,他们在赛场上的努力是对老一辈运动员、教练员不懈追求的前赴后继,那么,人们对世界杯赛本身,对足球运动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不也是在积累中提高的吗?
2002年,又到了足球运动的世界杯年。过去采访世界杯足球赛,只有在纪念章背后“MADI IN CHINA”的小字中,才能找到十几亿人的大国所在。我知道,这一回不会再有赛场上找不见五星红旗的不安,中国足球已经在那里争取到了自己的位置。
新世纪第一次世界足球大赛在即。出发去韩国和日本之前,应出版社之约,仓促完成了这部书稿。只当是学生赴考前的课业准备,反正总要将以往学好和没学好的东西串起来,统统温习一遍,于是,有了这本《二十年目睹之世界杯》。战例选评当中,没有完全抹去当时记录的痕迹。不知有多少教练说过,一名足球运动员从启蒙到成熟,成长周期需要十几年,那么,一名采写足球报道的记者是否也需要十几年的积累,也有从启蒙到成熟的过程呢?我说不清。只要仍然处在成长之中,就还需要不断积累和咀嚼。
二十年当中一起目睹了世界杯足球赛的人,有在足球和新闻两方面诲我不倦的师长,有共同经历过笔耕之夜的同行和朋友,有千千万万不曾谋面的球迷和读者。抛出这十几万字,算是一砖,等待大家不吝指教,报之以玉。
感谢中国盲文出版社的编辑们,感谢为本书提供图片的友人。
2002年春日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动感短信、闪烁图片,让您的手机个性飞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