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根宝崇明培训模式初见成效 东亚球员技术超申花主干

http://sports.sina.com.cn  2009年07月14日10:32  东方体育日报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张晓露

  可以说,根宝组建这支队伍的很多指导性做法,很大程度上参考了健力宝模式,那就是选拔精英苗子,长期集训,以赛代练等。当然,这里面两者有一些区别:第一,就是选拔队员的范围不可能真正做到全国性,而是在以上海为根本,适当扩大地域范围的招生;第二,就是没有把整支队伍拉到足球先进国家去集训的经济实力,这两点说到底还是经济水平决定的。

  在确保队伍封闭集训、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根宝只能通过学习先进的足球理念来拔高整个队伍的训练思想,包括在一定时间段引入外籍教练等,也是这种根据现实经济情况作出的相应安排。

  但是,根宝从一开始不走和现成的足校合作的道路,可以说正是吸取了“健力宝模式”失败的教训,一定要自建基地,自己做老板,这样保证对球员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在这个基础上,不会重犯整体打法形成之后因为所有权的分散和纠葛导致队伍分散,前功尽弃。

  所以,现在看过他们比赛的足球界人士,都公认这支队伍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配合默契、熟练,“毕竟是在一起磨合了八九年的队伍。”不可否认“健力宝模式”到现在为止还是中国足球最有口碑的尝试之一,如果当时各个俱乐部能在协调各自的利益上统一,这支队伍不散的话,那么“健力宝”书就的辉煌肯定超过现在。而根宝自然是取其精华、避其教训。

  队伍成败

  关键还是出球星

  辽宁足球的“教父”张引一手制造了“辽小虎”的希望之光,根宝自己也尝试过“02俱乐部”,不可否认从2002年至今,这一班底依旧是现在申花的主干,可以比较的还有现在广东日之泉的曹阳等。

  “搞一支队伍,关键还是要出人,出球星,这才是检验‘中国曼联’成败的关键,现在这一点还没能得到足够验证,所以我们很客观地说,还是需要继续努力的。”根宝这番话道出了他的希冀,当然,也可以品味出一点急迫。

  诚如上面所说,根宝自己创办基地,不可能像“健力宝”那样全国性选拔,但是毕竟2000年是上海职业足球比较兴旺的时候,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各个区的少体校、足校,还是挖掘了不少好苗子,而且从96人集训整编到最后才20多人,又是在根宝以严治军的金科玉律下锻造的,这样的竞争激烈程度可以说不亚于“健力宝”。这和当时张引能够带出一拨“小虎”的背景相似——是借助当地足球氛围的优势。而现在不论是辽宁还是上海,足球的基础垮塌不少,要选拔合适的人才就难上加难了,所以曹阳他们的压力就显然比根宝大一些,因为广东足球的氛围受损更早。

  而且,根宝这批孩子是从10岁、11岁开始集训的,根宝被迫把选择的起点年龄放得更低,也意味着从头抓起,这样八九年努力下来的结果就更明显了。

  个人技术 肯定在“02”之上

  现在上海东亚队的整体配合受到广泛一致的称赞,但是个人技术相对就不显眼一些。包括之前出现的“防守有缺陷”、“前锋把握机会能力不强”等问题,一般都被归结为个人技术欠缺。但是,纵观根宝的执教计划和要求,说他忽略球员个人技术肯定是不客观的。

  首先必须正视一点,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和合理运用,所谓整体配合是无法形成的,或许可以这么说,这支球队的个人技术暂时隐藏在“集体”中。这是有多方面的特殊原因的,比如,在个人表现和足球整体中做选择,根宝顺应世界足坛的发展规律,先抓后者,再凸显前者,有一个阶段性;再比如,根宝严厉的执教作风,整体高速配合的需要,有些时候限制了球员大胆创新,去展现自己的技术特点;还有,这批球员的年龄是比较准的,拿以往中国足球“同龄”球星的表现来比较,似乎他们的“发育”太慢了……

  根宝就曾经说过,他仔细观察了孙吉、孙祥他们02这一拨,尤其是几个有机会去国外俱乐部训练、比赛的上海球员,“上海球员真正的肌肉成型,一般会在二十三四岁左右,所以现在我们这些孩子的发育应该说是正常的,在这种情况下,对球员的要求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至少,搞‘02’那时候我也是自己掏钱去找球员,各方面的条件就远远不能和崇明基地比,所以现在这批球员的个人技术,肯定会是在‘02’之上的。”

  另外还有一种观点,在根宝重点抓的“接传转”,尤其是在中场的攻防环节真正成熟之后,所谓防守和射门的问题也将得到自然而然的解决……

  痛定思痛 呼吁政府支持

  其实在职业联赛举办至今,不能说在青少年足球的培养方面一无是处,比如云南红塔、山东鲁能、北京国安、浙江绿城和上海申花等都有过比较系统的青训体系,而长春亚泰更是靠青训体系创造了几步跳的奇迹。但是从整体上看,以俱乐部养青训的模式并不成功,尤其在当今足球市场低迷,俱乐部投资者急功近利的现状下。

  因此,经历过中国足球起伏发展的徐根宝痛定思痛,呼吁政府机构参与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体系重建。事实上也正是在上海体育局的积极支持下,在2006年东亚的“职业联赛元年”,根宝悄然招入了一批93、94年龄段的小球员,本来准备“做一锤子买卖”的根宝开始培养梯队,完全是站在上海足球整体发展的需要上,被他称为“06添天兵”。

  “如果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我们现有的队伍都还要缩减,更不可能再招新的队员……事实上,我一直认为不能因为搞了职业联赛,政府就把青少年足球的培养责任丢掉,俱乐部老板都是要马上出成绩的,梯队都是敷衍在搞,这样将来就没人踢球了!”云南红塔退出后整个训练体系的崩溃就是最好的证明。

  “健力宝模式”也好,“02”、“辽小虎”甚至“红塔”、“秦皇岛模式”也罢,中国足球这些年不成功是摆在面前的事实,但不能说因为不成功就放弃尝试。根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是简单地重复以前的劳动,而是在观察、思考中探索新的模式,他对政府支持的呼吁,得到了上海市领导的支持,也在体育总局和新一届足协领导班子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和反馈。将来,这也会是中国足球很大的一笔财富。

  海阔天空

  心自宽

  绘制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首先画者要有开阔的胸怀。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也要求做事者、追求者先要有一个海纳百川,包括失败、艰险的胸膛。这一点,也许正是让熟悉“中国曼联”、探讨过“崇明模式”的人们,能继续抱着憧憬和希望的原因,那就是根宝的眼界和胸怀。

  在优秀的选材,合理的训练目标下,根宝的“崇明模式”还有一个亮点,就是找比自己水平高的队伍热身——这当然和根宝在足坛的地位和人脉有关。早在他们打乙级联赛时就找上海申花、陕西中新、浙江绿城、上海群英等中超、中甲队伍交手。他们成长过程中的对手中甚至有贝克汉姆、梅西等……尽管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成绩不佳,但很早就习惯了“小打大”、踢逆风球,这也是为什么出现在中甲和全运会赛场上的他们,给人以完全不能等同于他们年龄的稳健心态的内因,这就是根宝这位掌舵人和其他足校老板、青少年教练完全不同的地方。

  也正是这样,在当今中国足坛最低迷的时刻,我们有理由力挺根宝和他的“崇明模式”。即使他的尝试将取得辉煌的成功,恐怕也未必能够复制了。因为,哪里有第二个徐根宝呢?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专题:2009中甲联赛第13轮专题  中甲积分榜

更多关于 上海东亚 徐根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