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河南民营资本家的足球传奇:13年后终助建业玩中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11月07日12:17 东方体育日报

  引子

  1994年,尹明善56岁,他正醉心于打造自己的摩托王国。他从500万元发家财中拿出50万元搞技术开发,三个月后全国独一无二的100毫升四冲程“轰达”发动机闪亮登场。

  1994年,徐明23岁,他从辽宁老家庄河县外经贸局辞职下海,和日本人搞起了贩卖
熟虾的生意。在去欧洲考察了一圈后,他决定投身PVC建筑材料行业。在借助具有庄河县政府背景的市工业品对外贸易公司与一家名为德国亚洲进出口公司合资900万美元,启动大连实德。

  1994年,宋卫平37岁,他从珠海回到杭州,当时身无分文,借了人家15万元投资房产,次年,浙江绿城

房地产有限公司诞生。

  1994年,胡葆森39岁,他用在香港炒楼花赚到的1000多万元买下建行股份,成为河南建业的老大。同年,他和河南省体委联办,以160万元控股60%,出任建业足球俱乐部董事长。

  算算这四位中超民营资本家,倒是河南商人胡葆森最早踏入足球圈,而且玩的时间最长。只是建业足球一直厮混甲B,成绩要死不活,谁也没把老胡当个足球人物。若不是建业今年奋力冲上中超,再加上胡润财富榜为他润色了一抹传奇,除了河南人民,谁也不认识这个足球胡葆森。

  老胡给俺河南人争了口气

  胡葆森是个地道的河南人,私下自称“老胡”,说一口土得掉渣的濮阳话,但令许多初次接触他的记者深感意外的是,老胡的普通话也不普通。胡葆森中学毕业就在原籍插队劳动,面朝土地背朝天,农民式的朴素和黄土般的情结,让他内心锻造得极为隐忍耐劳。尽管他也会投机,日后在商场纵横捭阖,但是坚守成为他的品质和人生信条。老胡“就像苹果里的虫子,生于斯、长于斯,终其一生都试图拱进苹果的那个核”,有人说那个核就叫做河南文化。

  13年后,建业终于荣登中超殿堂,老胡不无感慨地说:“经营俱乐部要懂得坚持和坚守的价值,没有前几年的坚持,就没有后几年的坚守。”巧的是,在诠释他的足球投资理念时,也和“苹果”较上了劲——“这正如一个苹果,其他人破开苹果看到的是种子,而建业能看到种子里再生的苹果!”

  很难说胡葆森是个对足球本身很痴迷的人。他的爱好是文学,与文学青年打得火热;同时以收藏字画为乐,据说他的收藏投入达到八位数以上。与老胡熟捻的记者说,他一年除了看看建业的比赛,很少涉猎中超或者欧洲足球,据说是没时间。而13年前,胡葆森投身足球,只是为了给河南人争口气。

  1994年,红山口会议拉开了中国职业足球的大幕。但当时河南无人愿意主动投资搞足球,体委也陷入尴尬境地。这时有人牵线,说江苏迈特愿意出资并为河南足球队冠名,但球队的前面要有“江苏”二字。胡葆森当时刚卷着在香港炒楼花赚来的1000万元回到家乡创业不久,得知此事后,老胡骂了一句——“太丢俺们河南人的脸了”。10月,他的身影出现在河南省体委办公室,不久,建业足球中原扯旗。胡葆森万没想到,从此他就和足球耗上了,而且一晃就是13年。建业足球俱乐部是当时全国唯一的民营企业拥有的足球俱乐部,同时,也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职业足球被民营企业注资持续时间最长的俱乐部。

  胡葆森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想靠建业足球为自己制造主要利润,这一点,与日后出道,比他年长17岁的尹明善大相径庭。尹老并不掩饰力帆集团希望从足球身上获得巨大经济利益的野心,他曾经对熟识的记者说:“我们不仅要赚钱,而且要赚大钱。”多年以后,尹老在中国职业足球这片菜地摔打得遍体鳞伤时,老人终于不再慷慨激昂。正像一位记者评价的那样——尹明善的“赚钱、赚钱、再赚钱”变成了现实的“降级、降级,再降级”!

  老胡在这一点上似乎比较理性,他从不在媒体记者面前长袖善舞般地发表高调的“足球资本论”。据说建业俱乐部这几年每年亏掉建业集团七八百万元的利润,但胡葆森非常坦然。他说:“社会上总要有人去做这样的事情的。不光是我们,国内90%的足球俱乐部都是亏损的;欧美那些我们叫得上名字的俱乐部,80%以上的直接经营也都是不赢利的。”

  抱着亏的前提,13年来,建业足球在温吞水的状态步履蹒跚。胡葆森从没把这个足球俱乐部当个包袱,只当成“面子”(争河南人的气)。他首先做的是,让建业足球先活着,然后再看能不能更好地活着。事实上,胡葆森对于建业的初期投资并不多。据圈内人士透露,在建业俱乐部的前7年,胡葆森的真实投入累积才3200万元,净亏损500万元。直到迟尚斌那年带队让建业拿到了联赛亚军,俱乐部才有了“烧钱”冲一冲的念头。

  2006年,没有任何预言和祥兆表明河南足球到了冲超的时候,但是幸福不期而至。大家已经习惯了建业就是“甲B”,这个兴奋的拐点与13年里高不成低不就的形态反差太大。10月14日,中甲第24轮,王宇景在客场一脚揣翻江苏舜天,提前两轮升入中超。

  河南作家李佩甫曾这样形容过河南人,他说:“河南人就是中游的黄河,看上去平铺直叙,但是它一高兴就要甩尾巴的,一甩尾巴就要造一块平原出来。这好似河南人为代表的中原人的性格,看上去好像温吞水,但是一旦激烈起来,那就浊浪排空,要卷起千堆雪的。”胡葆森和他的建业足球在坚韧图成的岁月中,凭着默默无闻的耕耘和近似粘粘糊糊地打拼,终于在2006年完成了一次宿命般的突破。盐碱地丰收了,枣子树结果了,苹果红了。

  崇尚胡雪岩 被王石鄙视

  在中国地产界,曾经有一个说法,南有王石,北有冯仑,中有胡葆森。王石、冯仑分别是深圳万科和北京万通的老总,万科地产和万通地产在业界赫赫有名,而胡葆森的建业在河南地界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话说2003年7月29日,那年的中甲老总峰会在郑州举行。时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的阎世铎顺道到建业总部考察。在金水花园兴致勃勃参观了一圈后,阎世铎和胡葆森在会议室交谈。老阎对建业开发的楼盘以及办公环境赞不绝口,笑呵呵地对着老胡“要房”:“我们中国足协的办公条件比你们这差远了。胡总给我们也弄两层楼吧。我们每天坐个包机,直接从北京开过来,停在阳台上,就在你们这办公。”老胡听完哈哈大笑。等会谈结束后,老胡拉着老阎在建业集团的标志前合影。老阎说:“等哪天我下岗了,找不到工作了,就拿这张照片来找胡总混口饭吃。”

  三年后,老阎早已在口水的攻击下转调体总训练局当了个清闲的局长,也没见他找胡总“混口饭”;而老胡的楼盘则在河南继续热卖,身家涨到了16亿元,当然,也没见到足协的人在建业的办公室谈国奥选帅的事情。

  转了一圈,有一点不可否认的是,老胡的产业确实越做越大,也得到了业内业外人士的肯定,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老胡的主业并没有因为建业足球的投入而遭到削弱。

  老胡经商自有一道。他坚守图成,同时尊重规律。对于前者,他这样解释为:“我老胡土生土长的河南人,自小喝盐碱水长大,耐碱性很强,所以我在河南如鱼得水。”对于后者,他阐述道:“规律就是上帝,谁与上帝作对,上帝就叫谁灭亡。”老胡自称,“这13年,无论是做企业还是干足球,我掌握了大量的规律”。

  在商道理念上,老胡和王石惺惺相惜,但也格格不入。王石曾经说,建业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他对建业资源集中(品牌、人才、资金、营销)大加赞赏。二人在碰面时,常坐在一起,窃窃私语。但是,王石对老胡大力推崇红顶商人胡雪岩甚为鄙夷。上世纪80年代初期,胡葆森被河南外贸厅派到香港参与组建外贸公司,他在那时对红顶商人胡雪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搜集过许多资料来研究。他曾高度评价胡雪岩是在商不言商的典范。而万科董事长王石对亦官亦商的胡雪岩不屑一顾,并认为现时的经营者仍把胡雪岩当作经营之神来顶礼膜拜是一种悲哀。2001年的《南风窗》杂志曾就王胡二人的商道理念分歧做过述评——“这个现象颇值得玩味。是否身处南方发达城市的王石已经强烈地感受到胡雪岩风格与规范化的现代企业经营之格格不入,而在市场发育欠佳的河南,胡雪岩这位适应、利用环境的楷模的生存之道对企业家们还有很大诱惑力?”

  胡王之争暂且放在一边,二人依然是商场的对手和朋友。胡葆森曾笑言,他总有一天会像王石一样退隐,把事业交给下面的人去做,然后就和王石一起去爬山。

  那一年 老胡喝得“洛阳酒贵”

  胡葆森不抽烟,一喝酒就脸红,但是,该讲排场的时候,从不含糊,高兴起来满嘴喷射饱含酒气的河南方言。话说1999赛季,河南建业队在老帅王随生的带领下,浴血奋战,乙级道路一帆风顺。最后的决赛在天津举行,郑州铁路局球迷协会会长郭灵敏组织的球迷专列助威天津,愣是将天津河东体育场变成了建业的主场。最终建业队赢了比赛,以冠军的身份晋级甲B,实现了当年降级次年升级的诺言。班师回朝后,老胡一高兴,在郑州当时唯一一家五星级酒店中州皇冠假日酒店大宴球迷。据说当时足足摆了一百多桌。那次老胡请球迷喝的是五粮液,每桌上酒五六瓶。老胡豪爽,一口一个“中”,最后和众球迷喝光了大约600瓶五粮液,周遭酒店五粮液顿时“洛阳酒贵”!

  胡葆森现在有三部车,一部是奔驰S600、一部是奔驰越野吉普,还有一部是国产的商务车。老胡平时多半坐商务车。但是,老胡有钱,女儿过生日,一开心就赠辆宝马,跟玩似的。

  至于对待自己的员工,老胡坦言:“我其实一点也不随和,相反,对待员工还比较苛刻,要求也比较严格。经常因为他们的标点和字的错误而罚款。一个标点符号罚50,一个错字罚100。”

  性病艾滋病·建业红丝带

  事业做大了,胡葆森陡然感到自己的责任感也变大了。这几年他通过足球做过两件值得一提的事情,一是投身公益,一是民主监督。

  在建业足球俱乐部成立十周年之际(2004年),胡葆森将球队副冠名无偿地捐赠给“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定名为“河南建业红丝带”足球队,这是他利用“足球”这一平台为公益事业做的第一件事。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胡葆森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他向政协提交了《坚持足球职业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的提案,这份提案最后被定为“政协第3788号提案”。提案中胡葆森对现在足协抛弃“联赛为本”的思想、以国家队为重的工作作风提出了尖锐批评,“足球出线成为足协工作的指导思想,往届足协负责人一概照此办理,新任足协领导亦不能免俗”。

  胡葆森和建业足球俱乐部的关系 舅舅和外甥女

  建业足球史上三位特色经理人,一是戴大洪、二是杨楠、三是张宇。

  老戴在建业在位七年。当年他是香江酒楼的经理,因为读书多,文人气息浓,下课后还出了一本《偶像的黄昏》的集子。对于喜欢和文人打交道的胡葆森来说,戴大洪出任建业第一任俱乐部总经理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今,老戴不在其位,热衷马拉松,但是他依然改不了放炮的老毛病。他曾经私下评价胡葆森选择足球是“在商人的算计和小资产者的虚荣心中选择了后者”。据说,胡葆森每月还给戴大洪发5000元的薪水,正是因为他对于建业的事情知道得太多,被圈内人戏称,权当“封口费”。

  至于美女总经理杨楠,胡葆森与她关系非同寻常。原来杨楠正是胡葆森的亲外甥女。杨楠2002年出任俱乐部老总,也是当时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唯一的女性总经理。由于她身材曼妙,和蔼可亲,还深得中国足协高层的垂青。那年在郑州中甲峰会结束的当天下午,杨楠带领足协领导到建业的中牟足球基地参观。看着基地门前高高飘扬着的国旗,一位足协官员关切地对杨楠说:“什么时候把中超的大旗也树在你们这里啊?”杨楠呵呵一笑,不置可否。

  2005年,建业迎来了又一位特色老总,作家张宇。关于张宇,最大的新闻是他在进足球圈之前的2004年文坛“剽窃风波”。一个叫夏泊的业余作者把张宇告上了法庭。夏泊声称,《蚂蚁》大篇幅剽窃自己的长篇小说《离散的音符》,二者相同之处多达63处。张宇的辩解是:“如果我做了一把名贵的小提琴,用的是你的木头,能说小提琴是你的吗?”

  无论如何,张宇在河南文坛还是声望隆重。在一次文联笔会上,胡葆森与张宇不期而遇,二人相见恨晚。此后张宇以作家的身份到建业体验生活,开始了新征程。河南《大河报》记者曾对张宇出任总经理一职有过颇为别致的描述——

  一天,胡葆森对张宇说:“建业现在只有两个人能搞足球,一个是我,一个是你,是你去呢,还是我去?”

  “我去。”张宇答。

  “建业2006年要冲超,你觉得这个目标如何?”胡葆森问。

  “我冲。”张宇答。

   “我给你推荐一个主教练,门文峰,要人给人,要钱给钱,你觉得咋样?”胡葆森问。

  “我找。”张宇答。

  张宇的回答仿佛一个充分领悟编辑意图的记者,颇让对方惬意。从此,张总诞生。

  张总在执政初期透着股机灵劲,他把足球比喻“更像中国

麻将”,感叹规则对人之公平。不过,张宇似乎忘记了一个高级打工者的身份。而他颇为自得的“三下青岛买陆峰”,则让胡葆森私下非常恼火。400万元的引进,在老板看来太过奢侈。冲超成功后,张宇走人,杨楠“复辟”——胡葆森和他的建业重新成为舅舅和外甥女的关系。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豫友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30,000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