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剑客”泪别舜天 陆亿良:做个真汉子是座右铭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15:54 扬子晚报 |
2005年,一个对于常人来说再普通不过的年度,对于江苏舜天俱乐部却具有极不平常的意义,而对于舜天队中的三位老将,意义就更加特殊。随着前晚,俱乐部副董事长龚建人将印有各人头像的水晶奖杯递到江苏足坛“三剑客”手里时,陆亿良、王传松和朱谷丰都眼含热泪,因为这个意义重大的奖杯不但代表着俱乐部和江苏球迷对他们的肯定,也意味着“三剑客”将就此告别绿茵场,离开陪伴他们二十年左右的足球了。随着他们的离开,江苏足球的第二次革命将从05赛季开始,但不管江苏足球在未来将何去何从,我们都不应该忘记曾经 为了江苏足球在球场上拼杀多个年头的“三剑客”。陆亿良:“做个真的汉子” 陆亿良,这位江苏足球的“带头大哥”从1994年职业化初期就是队中的绝对主力,他在球场右路的活跃让很多后卫都感觉头痛异常。在陆亿良的职业生涯里,最令他津津乐道的一场比赛是1994年客场2:2逼平大连队的比赛。当时,江苏队的成绩不佳,而大连队则是联赛的领头羊,外界都认为这场比赛是一场鸡蛋碰石头的比赛,但陆亿良则偏不信这个邪,他在比赛前对其他球员说:“虽然目前我们队的实力不如他们,但作为球员,我希望大家都能做个真的汉子,踢好这场比赛。”陆亿良的话鼓舞了队中的球员,在第二天的比赛中,队员们打出了在1994年中最为精彩的一场比赛,在客场2:2逼平了当年不可一世的大连队,陆亿良也以身作则,在比赛中门前抢点攻入一球。 当然,那么多年的球踢下来,陆亿良也有很多失意的时候,但都是这句“做个真的汉子”的座右铭帮他一一渡过难关。1997年在西安客场,主罚角球的陆亿良被球迷投掷的石头砸昏,憋着一股劲,他就在第二年主场对陕西的比赛中连入两球,帮助球队3:0战胜了死敌。陆亿良也曾有机会去甲A的山东队踢球,但因为种种原因,他最终未能成行,但陆亿良及时摆正心态,最终成为中甲赛场上受人尊敬的一位元老级人物。 王传松:舜天的助攻王 略显单薄的身材,不高的个头,当你第一眼看见王传松的时候,你一定会误认为他是一名乒乓球运动员。不过,正是因为在身材上的劣势才逼着王传松成了一位用脑踢球的球员,并且被队友誉为舜天的助攻王。04赛季,来势汹汹的舜天队在第一轮主场打平了有有队后,球队背负了空前的压力,然而,第一次首发上场的王传松顶住压力,在开场不到十分钟的时间里就用左脚为队友送出了一记质量极高的弧线球,助攻了舜天赛季的第一球。虽然在94赛季,舜天最终没能实现冲超的目标,但王传松的表现依旧十分抢眼,他在比赛中多次助攻球队的关键入球,成为队中名副其实的助攻王。 同样是由于身体条件的问题,王传松在队中一直介于主力与替补阵容之间,这样的考验对于一位30多岁的老队员来说是非常残酷的,与身体更强、年纪更轻的球员竞争,王传松首先有着非常好的心态。记得一次从青岛打完客场回来的路上,王传松与记者聊了很长的时间:“打不上主力,这很正常,职业比赛就是谁适合球队打法谁就上场比赛,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尽量刻苦的训练。我是一位有特点的球员,比赛中比较会动脑筋,所以我肯定自己很快将重新获得主力位置。” 朱谷丰:舜天队里的“郝董” 朱谷丰是一位不太引人注意的球员,不爱说话是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前天俱乐部为他们召开的欢送会上,他的发言依旧简短和低沉。然而,不爱说话的朱谷丰在训练场上却是极其的刻苦,不但标标准准地完成教练安排的任务,训练完毕后,他自己还要进行额外的加练,以至于一些不太熟悉他的人指着黝黑的朱谷丰说,球队又从哪里搞来个黑人外援啊。上赛季,朱谷丰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渐赢得了主力的位置,他的发挥也是中规中矩,作为舜天中场的屏障,他在球队的攻防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另外,有很多队友都把朱谷丰比作舜天队中的郝董,因为作为常州人的他颇具经营头脑,他的妻子和弟弟在他的授意下早就做起了服装生意,现在,颇具资产的“朱氏家族”已经把生意瞄向了南京著名的新百商场,他们将在那里开设一家品牌专柜。看来,退役后的朱谷丰一时还闲不下来,因为还有数以百万的家产等着他去打理。 伤病一直是朱谷丰在足球生涯里的最大敌人,去年也是伤病让他离开了主力阵容。朱谷丰对记者说:“很多人羡慕球员,其实有谁知道球员的苦衷呢?辛辛苦苦训练了那么久,一个伤病就能让我们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其实,是对足球的热爱才让我一直没有离开足球场,要说为了钱,我早点退下来赚得更多,但怎么办呢?谁叫我离不开它(足球)呢?” 将来:还是离不开足球 虽说就要结束踢球生涯了,但陆亿良、王传松和朱谷丰都向记者表示,他们难以离开自己挚爱的足球场。目前,舜天俱乐部已经通知三人到舜天集团报到,希望他们换一种身份再为江苏足球出力,三人也都接受了俱乐部的好意,至于踢球,他们仍都非常地渴望,当他们得知本报成立了报队后,都表示希望能到“扬子晚报”队踢球,因为没球踢的日子对于他们来说实在难熬。本报记者张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