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武汉换血严重左倾 中场改造强弱将决定其中超命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2月21日10:21 体育周报

  相比右边路上方力的稳定表现,左边路的疲软着实令裴恩才头疼。(记者杨文伟 摄)

  荆楚网消息(体育周报)(记者包波)12月16日,武汉俱乐部对外公布了上榜10名队员的名单。在这10名球员中,7人来自一线队,其余3人则是预备队成员。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上榜的10名球员没有一人超过30岁,年龄最大的宋朕25岁,最小的张伟君只有20岁。俱乐部并不认同外界关于“换血”的称法:“升入中超后,球队必然要对现有的球员进行调整,这 并不是换血。如果是换血,上榜的应该是老队员,但这次没有一名老将。上榜球员中,有的是实力达不到需要,有的则是因为有潜力,但明年暂时打不上比赛。所以有的队员我们只租不卖,有的则可以租售。”在上榜的10名球员中,有3人都是左边前卫,看来俱乐部志在通过这次转会,改进目前队中左边前卫这个最为薄弱的环节。

  裴恩才:边路必须加强

  本赛季上任伊始,主教练裴恩才就对武汉队的两个边路不满意,在他看来,方力和张伟君都无法达到要求。但在一番观察之后,裴恩才对方力的看法有所改变,加上这位老将本赛季状态稳定,因此坐稳了主力右边前卫的位置。但张伟君在联赛首轮首发之后就再没有出现在主力阵容中,在这个位置上,裴恩才启用了宋德胜。由于宋德胜的状态并不稳定,吴鹏最终在左边前卫的位置上站稳了脚跟。联赛下半程,吴鹏受伤之后,裴恩才在这个位置上又试用了陈黎、胡卓伟和罗昊,但他们的表现无法令其满意。

  在这次上榜的球员中,陈黎、宋德胜和张伟君都司职左边前卫,三人都曾首发上场。俱乐部将三人挂牌之后,目前队中只剩下吴鹏这一名真正的左边前卫球员。俱乐部一位官员告诉记者,在郑斌2002赛季离开之后,武汉队过去最为犀利的左翼进攻现在成了最大的软肋。2003赛季,张伟君的表现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可惜他不争气,因沉迷于游戏被俱乐部处罚;陈黎和宋德胜则始终达不到要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武汉队在冲入中超后,左边这个位置肯定要引进一名有实力的球员,为了腾出位置,必须将队中现有的几个左边前卫挂牌。

  裴恩才在谈到球队的内援引进方向时,特别提到了边路。他认为,武汉队本赛季冲超成功,主要依靠了两点:锋线上两名外援高出一筹的得分能力和较为稳固的后防。但到了中超,现在的这套打法肯定行不通,因为中超各队的实力要么在武汉队之上,要么和武汉队差不多,因此,球队打中甲时的优势到了中超后根本不存在,中路将承担更多的作用。在这个前提下,武汉队的边路特别是左路必须加强。

  中场成为改造重点

  实际上,左路只是武汉队问题暴露得最多的一个地方。一位俱乐部官员坦言:“右路的方力明年就32岁了,就算他能保持今年的状态,最多也只能打主力替补。而右路除了方力,我们很难再找出一名可以顶替的球员。再看后腰,马成明年还可以打,另一个位置则由胡卓伟、罗昊、田晶加上一个老外来竞争。应该说明年唯一比较乐观的位置就是前腰,抛开张斌不说,还有王文华、姚翰林可以用。因此,联赛的预备期,中场将是武汉队三条线中改造的重点。”

  外界对郑斌回归加强武汉队中场实力的期望值甚高,但该俱乐部官员认为,以为仅仅引进一个郑斌就能解决武汉队中场薄弱的问题是不现实的。“郑斌的强项是在进攻上,他的这一点确实可以带活全队的进攻,但同时中场防守的问题也会暴露。”他说,“因此,引进郑斌的同时,还要引进一名偏重防守的右前卫,加上两名后腰,中场的攻守才能平衡。否则前面进一个后面丢两个,那有什么用呢?”

  从目前情况来看,武汉队五名内援中将有三人是中场球员,而三名外援中有一人是既能打后腰也能打后卫。可以肯定的是,对中场的改造成功与否,将直接决定武汉队明年在中超联赛中能走多远。

  武汉队上榜球员去向

  缪佳:南昌八一衡源

  张县:南昌八一衡源

  张伟君:未定

  陈黎:某中甲球队(意向)

  吕靖然:未定

  宋朕:东莞东城或其他中甲俱乐部(意向)

  宋德胜:未定

  胡俊:南昌八一衡源

  王博:南昌八一衡源

  阮方:上海某乙级俱乐部

  全新推出中超联赛数据库 中超元年全面详尽展示



 

评论】【体育沙龙】【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圣诞节
圣诞和弦铃声专题
3DMM
养眼到你喷血为止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T-MAC4评测


SHOX VC4


Michael Lau


NB 热情英版


圣诞滑雪狂欢送奖


第三届高中篮球联赛


组建属于自己的团队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