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广州足球振兴之路:走在技术化市场化道路上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30日14:42 广州日报大洋网 |
新闻点眼 广州大道北新达城广场23楼的广州足球俱乐部里面有一个狭小的房间,它的主人名叫刘孝五,现任广州足球俱乐部的副总经理。狭小的房间里一张办公桌占据了大部分地方,上面乱糟糟地堆满了各种文件。一边的案台上,一张小纸条醒目地放在那里:“冀望广州日之泉成为中国足球经营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下面的落款写着“中山大学岭南学院MBA班”。 2004年1月17日,日之泉集团入主广州足球,刘孝五对总经理林勤说:“广州足球要振兴,一定不能脱离市场化。”林勤说:“我不懂足球,但我懂市场。” 2004年11月27日晚,主教练麦超携全体队员在一家酒吧里用酒水洗去一个赛季的风尘,总经理林勤出现,他说:“球队最后一场没能让球迷满意,明年,不能这样了。” 本专题策划:本报记者 周志伟 本专题撰文:本报记者 李斌 本专题摄影:本报记者 廖艺 1 征战之路 广州日之泉足球队这个赛季里总共征战32场比赛,让球迷不满意的何止这最后一场比赛。在32场比赛中,日之泉队12胜、16平、4负,总共打进47个球,失29个球,积52分。整个赛季,日之泉队的输球场次与武汉黄鹤楼队并列最少,进球数排名第4,失球数则排倒数第5。但在平局方面,日之泉队则是“无人匹敌”。 所有的数据表明,日之泉队仅获联赛第4名是情有可原的。“我们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球队状态不稳定,应该赢的最后总是打平。”麦超在总结时提到了自己的失误,“年轻球员的心态不稳定,我们教练组对于这个情况考虑得不够周全,工作布置有偏差,对此我应该道歉。” 在本赛季的征战中,麦超经常让年轻球员担任重任,这有好处当然也会带来副作用。赛季初期,广州足球提出目标时非常谨慎,仅提出“保6争3”的口号,而将冲超的任务暂时放在2005年。这也是球队教练组为何经常派年轻球员出战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此,日之泉队出现“该赢的赢不了”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 麦超在培养年轻球员方面有独到之处,这在全国足坛的教练圈子里都是公认的,本赛季日之泉队成功地培养右后卫杨熙昌,解决了右后卫缺乏的问题。而前锋线上随着温小明状态下滑,麦超曾用黎志星作为“奇兵”,在主场与武汉黄鹤楼队一战中,黎志星临危受命结果连进两球。本赛季,陈谦、曹志杰等年轻球员也都获得了上场机会,尽管上场时间不多,但他们的进步是飞快的。至于卢琳和冯俊彦,从去年联赛开始被重用至今,他俩已成为广州足球复兴的中坚。广州足球重拾“南派足球”技术风格,这在卢琳和冯俊彦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林勤这个“不懂足球”的总经理曾经向记者描述麦超的战术:“没有其他的,就是两翼齐飞。”这恰恰是广州足球过去的技术风格,或者是所谓的边路足球的重生。 日之泉队今年与冲超失之交臂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从各方面分析,最重要的不外乎两点,其中一点就是俱乐部冲击中超的目标不明确,在赛季中期日之泉队在积分上已经被武汉黄鹤楼队以及珠海中邦队抛离。另外一点在于俱乐部本身的运作。今年1月,原先托管于广州足协的广州足球俱乐部才找到日之泉集团接手,当时的时间已经逼近中甲联赛开局,并且日之泉集团此前仅仅经营过乙级球队,对于中甲俱乐部的管理和经营都是刚刚上路,经验缺乏。在这一段时间的操作中,老将黎梓菲以165万元的价格转会到武汉黄鹤楼队,吴伟超自由转会离开。这两名球员的离去对于日之泉队在联赛初期的成绩影响很大,虽然开局取得连胜,但随着联赛的逐渐展开,日之泉队后防线的欠缺逐渐暴露出来。到了赛季末,李志海和戴宪荣领衔的后卫线有所进步,但是日之泉队缺乏强硬的后腰,成了“无腰球队”,这是日之泉队在中甲元年的一个“致命伤”。 2 经营之路 日之泉集团在接手广州足球的时候,曾经向球迷承诺,每年保持2500万元的投入。作为民营企业和广州体育局合作经营的中甲球队,这一投入已经足够。在全国的职业足球环境里,广州足球是最早走上职业化道路,并且最早走向市场化道路的,甚至在一些经营管理的相关课程中,广州足球市场化已经是一个学术的案例。但是这些并不能改变广州足球从辉煌走向没落的现状,在广州成为市场足球的先驱之后,广州足球就在国内“政治足球”、“政府足球”和“国企足球”的大环境下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广州足球不得不寻找新的突破点,广州体育局和广州足协在去年年底就放宽球队招商的条件,以吸引更多的民营企业进入广州足球。 可以说,林勤和他的日之泉集团介入足球是幸运的,在国内足球环境已经开始显露出不可抵挡的市场化时,日之泉也开始通过足球的经营寻找到了广州足球的新路。在林勤承诺的2500万元资金投入中,广州市体育局为之解决了一些不必要的花费。“零转让”首先就让日之泉集团获得了整支球队甚至包括广州足球的梯队。广州中一药业冠名投入了600万元,黎梓菲转会获得165万元,体育局为之解决的训练场地和比赛场地资金也在100万元左右。日之泉集团放弃了原有的乙级球队,也放弃了部分广告的投入,这些让日之泉能够抽回将近1200万元放到广州足球的运作上。 “我们本赛季的投入比我想象中的要少。”林勤在分析数据时感慨万千,“我和许多人一样,之前都认为搞足球就是个‘黑洞’。但是出于对足球的喜爱,我们还是入主了广州足球。我要感谢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足协给予了我们这么多帮助,毕竟要俱乐部自己建设训练基地,还有要租用比赛场地,这些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可是他们能帮助我们解决,这让我对继续经营广州足球很有信心。另外,我们相对理智,在球员工资和比赛奖金上虽然处于中甲的中上水平,但是完全不会“跟风”。更重要的是,有些球队虽然给球员开出的年薪很高,但却经常拖欠工资,而我们保持了准时发放工资和奖金的规则。” 在梯队建设中,日之泉集团负责资金投入,而广州市体育局和广州足协则负责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教育,这种合作让广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U-19、U-17等预备队的水平进步非常快。 “今年我们的收入主要是依靠球员转会、广告销售和主场冠名。虽然门票销售赚不到什么钱,但每场比赛上万人的上座率,对于第一年接手广州足球的我们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回报。”林勤说,“现在我们取得的广告效应,比过去每年投入1200万元~1500万元做广告的效果更好,全国球迷都知道了我们的日之泉。” 3 探索之路 “政府支持我们市场化。”在市场化运作中打拼多年的刘孝五说到经营自然是侃侃而谈,“现在中国足球的确还没有完全脱离政府,并且一些地方完全是政府行为。这对于中国足球的发展是有害处的。我们和体育局刘江南局长、足管办孔茂胜主任都谈过。广州足球要完全走市场化,政府在企业接手的几年时间里面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但是绝不会插手俱乐部的管理经营以及球队的比赛,让足球完全走到市场里面。所以,民营企业在广州搞足球是相对节约的,因为整个环境是理智的。” 广州足球的经营、发展都需要时间来检验。在过去的一个赛季里,也是广州足球不断探索的道路。上赛季,记者参加的广州足球研讨会有5次之多,而相关的媒体研讨会、元老座谈会和球迷座谈会也非常多。广州市体育局、广州足协和广州日之泉俱乐部都竭尽全力听取各界的意见,希望将广州足球从低谷中拉出来。 本赛季的中期正好是中法文化年的高峰期,广州市和法国联赛冠军城市里昂市开展了密切交流,在这次交流中,广州足球也成为了一个重点。在市政府的帮助下,广州日之泉从里昂市请到一名法国教练到广州,这名法国教练极有可能担任广州日之泉的总教练。法国足球向来重视技术足球,法国教练的到来无疑将对广州日之泉一队,以及预备队全体技战术提高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而相对于任何的球队结构,梯队的建设培养将主宰未来广州足球的命运。广州足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脱离低谷的,现在的广州足球依然在走向技术化、市场化的道路上,虽然在“中甲元年”并没有成功冲击中超,但是这个日子似乎离广州球迷不再遥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