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宝VS范志毅 两匹“野马”蓄势待发再聚中超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10:45 申江服务导报 |
文 /王海 不认识徐根宝,也不认识范志毅。只在10年前的北京西路市政协门口的沈记靓汤的大堂里,见过徐师傅一面———我在等座,根宝进来,不可思议地瞥了一眼满满的屋子,含混地咕哝出一句市骂,转身出门。 整个2004,鲜见根宝的消息。直到前几日,足坛的“资本大鳄”们踢开足协闹革命腔势最浓的时候,根宝幽幽说了几句:“足坛这事情,我不好多说什么”;“停是不能停的,那不成文化大革命了?”;“我说什么都是假的,我这要出了球星,才是真的,等着我的球星出来给他们看吧。” 根宝依然把自己看做一块宝。 而范志毅的脾气依然火爆———有时候甚至怀疑他本不至于如此暴躁,只是为了维持自己在人们心中那个注册商标的形象,所以时不时做坏孩子状。2004年,球场上的范志毅在“刮”了几次人之后,终于成功地杀回上海,中邦冲超成功,明年上海德比大约要玩“三国大战”。 一直以为,如果要评选100年来最具上海市井特色的名字的话,“根宝”一定折桂。想想我们童年的新村、里弄里,有多少“根宝”啊。当年那个抢银行的于双戈的铁哥们也叫“根宝”,甚至就叫“徐根宝”! 到了小范这一辈,生活发生了变化,名字也文气了,也开始“志毅”了、“耀东”了、“志康”了,但骨子里的做派,并无二致。说句粗俗的话,小范抬一抬臀部,最知道他想干啥的还是徐师傅。徐师傅撇撇嘴,最清楚他要骂“赤那”抑或“戆×”的还是范志毅。 当年徐范翻脸其实不是他们互相抛弃了对方,而是双方同时被资本抛弃。没有资本是万万不能的,但资本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譬如,我说:上海足坛继根宝小范之后,再无英雄。这个英雄的概念和资本的堆积无关,而是一种极为稀缺、甚至不可再生的气质。上海去年再夺甲A冠军,却被称为“弱冠之年”,不是没有道理。 徐根宝、范志毅,这两个城市的异类具有一种共通的气质:他们火爆、执拗、粗鲁、草根、自命不凡,他们不似高贵的干将、莫邪,却像傅红雪腰间雪亮的柴刀。这师徒俩不仅是粗砺的柴刀,更似永远无法驯服的野马。用的人开始甘之如饴,事过之后却弃如敝帚,不为别的,难以驾驭啊。两人都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兴奋型选手”,兴奋的劲头用到场下,可是很伤老板的自尊哪。 这两个男人另外共同具有的不同于大多数上海男人的个性在于,他们受得住游离于城市主流生活圈之外的寂寞:一个远走珠海,一个隐于孤岛。他们曾经是牛气的黄金搭档,如今挣扎在亚主流的边缘。想想各自相似的境遇,就算当年曾经伤害过对方,又哪能呢? 狠狠地请徒弟吃“毛栗子”的师傅很可能是最喜欢徒弟的师傅,和师傅“反茅枪”的徒弟很可能是最像师傅的徒弟。一般来说,“火星撞地球”式的碰撞大多来自同质双方的对抗,而非“关公战秦琼”。 说到底,根宝是1950版的范志毅,而小范是1970版的徐根宝。这两个人当年的惺惺相惜和后来的分道扬镳,都是因为:太像。 2004年末,小范重出江湖(中甲顶多算“预备江湖”),根宝师傅也隐隐摆出一副蓄势待发的腔调。这两个昔日的城市英雄,将来潜在的城市搅局者,注定在经历了N年前不欢而散的“空心萝卜事件”之后,将再次聚义……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