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在江西追寻中甲梦擒 老乡赢得“处子战”胜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4年05月11日11:50 《球迷》报 | |||||||||
说到八一南昌衡源队,或许你感觉到很陌生,但是提到前上海足球名将李晓,相信中国球迷没有不知道的。如今的李晓正是八一南昌衡源队的主教练。在上周六的全国足球乙级联赛中,李晓带领球队1:0战胜了自己的“老乡”———上海中纺机队,李晓也赢得了自己教练生涯“处子战”的胜利。 4月10日,前身为上海衡源队的这支队伍离开了上海移师江西进驻南昌。作为球队的
开始了新的创业,李晓有很多牵挂。除了放心不下四岁的儿子,还有就是自己的母亲。这个一年半前患上了尿毒症的老人需要在每个星期内换两次血。作为儿子的李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母亲躺在病床上,手臂上插着粗粗的管子。平时在上海,繁忙的教练工作就让李晓少有机会陪在母亲的身边,如今离开了上海,想要尽一份儿子的孝心就更难了。“还好南昌离上海还算近,坐飞机一小时就到了,车程也只有七八个小时。只要可以我就抽空赶回来看看她老人家,相信她也能理解的。” 其实从进驻南昌到面临联赛首战,李晓在众多江西球迷的注视下背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然而首战告捷后,李晓并不如常人想象中来得那么轻松,反之他觉得联赛以后的征程变得更加艰难了,“年轻队员往往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第一场就赢球不一定是件好事。”李晓说道。可是,在南昌球迷的心中,这场胜利无疑是让他们热血沸腾的。从全然陌生到联赛前对球队持着一种观望态度,首战告捷的结果让他们与球队之间的距离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拉近了许多。 今年球队虽然在实力上与去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队伍的重组也同时意味着战术阵型的重新打造。刚刚从事教练工作的李晓可以说与这支队伍一样年轻,而江西各界对这支队伍的格外重视也在无形中给李晓加重了心理的负担。 “您觉得今年球队冲上中甲的希望有多大?”这是球队来到南昌后,当地球迷问李晓频率最高的一个问题。从心底里来讲,李晓真的非常害怕回答这个问题。每次面对摄像机镜头以及当地球迷们有些急切的眼神,李晓很难告诉他们,他心里的期限其实是三年。因为他怕这样的回答会浇灭所有江西球迷的耐心和殷切希望。所以,每次他都竭力自然地笑着回答,他会尽力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给江西球迷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过,在李晓和队员的心里,有件事情比赢球来得更令人兴奋,他们可以回上海了。因为下轮比赛他们将在上海客场对阵上海维润队。比赛一结束,队员们就从体育场匆匆地赶回宿舍,拿上简单的行李后随即来到火车站踏上了前往上海的火车。“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亲吻上海的土地了。”李晓在电话里有点孩子气地嚷嚷着。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八一南昌衡源将回到离开前驻扎的上海闸北体育场进行备战。 肝炎改变人生路 1995赛季无疑是属于上海申花队的,年岁稍大些的上海球迷都会这么说。但这一年的1月14日,一个严冬的早晨,李晓被查出患上了急性甲肝。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李晓差点被吓得晕倒过去。 就在这之前的1994赛季,李晓代表国家队获得了亚运会亚军,并为申花队打入了11粒进球。可是谁也没有预料到,这竟然成了李晓足球生涯响亮乐章的绝唱,之后的岁月,李晓开始走下坡路。“如果没有那场肝炎,我肯定还会有更好的成绩。”说到此处,李晓的目光有些烦乱,甚至有些不愿回忆当初的时光。 1994赛季的成功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尝,一个刻骨铭心的悲痛却接踵而至了。“‘1·14,要死啊!这个日子对我来讲应该是终生铭记的。当时我一点也不相信,但化验结果是无法抗拒的。在走出医院的那段路上,我痛苦极了,我想这下肯定完了!”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李晓从绿茵场来到了病床,这一躺就是一年。 这一年的一幕幕,就像高倍镜头拍摄的纪录片,时不时在李晓的脑海中明晰地映过。得到李晓患上甲肝的消息后,李晓的朋友、教练、队友纷纷前来看望。大家都安慰李晓,要好好养病,病好了,他还是最优秀的运动员。“当时,他们越是安慰我,我就越胡思乱想。我在想,患上肝炎,还想重返足球场,除非会产生奇迹。”静夜里,广岛亚运会和联赛中的11次进球,总会一遍又一遍幸福地回放着,但每次到最后总会变得苦涩起来。 半年过去了,病也一天天地好了起来。“每每到了周末,在电视屏幕里,熟悉的球场上总会出现我非常熟悉的面孔和身影。而这些身影中,本来有一个位置是属于我的。我在场下成了看客!当时,真是难受啊!”痛定思痛,李晓沉浸在当初的酸楚中。 肝炎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半年之后,李晓感到身体状况明显大不如前。但他没有因此消沉,“我有点不甘,我天天在想,一定要重新回到足球场。”于是剩下的不到半年时间里,李晓一边调养身体,一边坚持锻炼。就这样,1996赛季开始的时候,李晓的体能又恢复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如愿重返球场,加盟上海浦东队。 “1·14,似乎多么的不吉利。我已经做好了退役的准备,可最后还是挺过来了”,这个日子成了李晓心中永远的痛。 职业足球活历史 其实中国球迷真正认识李晓是在1994年,那一年中国足球送走了施拉普纳,迎来了戚务生,同时第十二届亚运会在日本广岛举行,中国男子足球队面临着全新的考验。 主帅是新的,但队员还是施拉普纳时的队员。“还是我们那些人,但戚指导来了之后,首先是总结,后来几乎全部推翻了施拉普纳的那一套,对技战术进行了大调整。那时,王俊生主持足球工作,会议非常多,除了训练就是开会。”李晓回忆道。最终,中国足球在这一年达到了亚运会足球赛的一个巅峰———亚军。而随后的历届国家队,都没能超越这一好成绩,不但逐渐脱离了亚洲一流,而且在二流的位置上也难站稳脚跟。 这届亚运会上,李晓身披15号战袍,司职边锋,6场比赛全部首发,共进5球,和那年的中国足球一样,李晓攀上了自己足球事业的一个高峰。“高峰、高洪波、谢育新、黎兵、范志毅……”李晓如数家珍地排出了当年的国家队队友。 “有时,我觉得自己就是上海职业化足球的一部活历史。”李晓说。 说这句话,需要怎样的底气?敢这么说的又有几人?不妨翻一下李晓的简历:1975年至今的29年中,李晓先是进区体校,后来先后效力市足球队、申花队、浦东队、中远队———上海各级各类球队,李晓都走了一遍。 1988年初,在香港举行的“沪港杯”上,21岁的李晓以一粒精彩入球一炮走红。从那以后,上海球迷记住了这位小伙子,第二年,李晓便入选了国家集训队。 1994年中国足球走上职业化的道路。从这一年效力于申花队开始,李晓见证了中国足球职业化的历史。然而,1995年的一场肝炎使得李晓对未来的信心降至冰点。1996至1997年,作为队长的李晓在浦东队度过了并不愉快的两年,球队成绩均在下游徘徊。于是,他选择了离开,去了武汉雅琪队。这样,他也成了第一个转会到外地球队的上海籍队员。在武汉队踢了两年甲A后,2000年初,李晓由于家庭原因从武汉回到了上海,回到了浦东队。“想想也蛮幸运的,最后在退役之前又回到了甲A。”这对于李晓这样的甲A“老臣子”来说,“善始善终”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刚进上海队的时候,李晓和鲁妙生、奚志康、李中华他们一起踢球时,喊他们“老阿哥”。十多年后,在中远队中李晓又和王云、华尔康他们一起踢球,小将们总习惯称李晓为“老李”。19岁进上海队时,李晓骑着自行车去江湾基地,如今,李晓有了一辆红色的别克轿车,足球带给了李晓富足和荣誉,当然足球也让李晓体会到人生的跌宕起伏。 对于自己的教练生涯,李晓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其实,如果硬要坚持,我还可以再踢一年,但我想该换个生活的方式了。我都37岁了,也该换换自己的角色了,要在生活中发挥出新的能量。” 从球员到主教练,在李晓看来,这是自己吃“足球饭”的又一个新的开始。□ -本版撰文特约记者晓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