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金戈报道 尽管没有几个人公开站出来说话,但扫黑风潮在几乎每个有良知的老总心里都激起了反响,本周六,在一次两人之间的对话当中,北方某乙级俱乐部老总向记者介绍了乙级联赛中的黑哨情况,也谈了他对这一问题的一些看法。
说起贿赂裁判的价码,这位老总介绍的情况是预赛时一般给主裁的钱是2万元,边裁2千、4千、6千、8千不等,进入复赛阶段一般是主裁每场3、4万,一局定生死的场次则更高,
也能达到10万、20万。他说在这方面,私企老板出手要大一些,复赛阶段的比赛常常是拎着钱袋子去。
说起给贿金的方式,他的说法是一般都是直接给,因为裁判提前三天就到了赛区,虽说名义上是地方足协负责接待,但按规定费用(俱乐部付5天的费用)是由俱乐部来负担,接送车辆什么的也由俱乐部出,所以要接触裁判很方便,此外和裁判相熟的人也很好找,有早就认识的就不用多说了,不认识的通过熟人勾通一下也就熟了。他们付钱的方式一般都是在酒桌上直接给,都是现金,一般的都收。他说也遇到过一个不收的,那个裁判本来吃饭的时候收了,可过两天又托人给送回来了,他认为“那个裁判自律挺严,可能也是考虑前途什么的”。他说他们是比较贫困的俱乐部,所以预赛阶段一般的场次不怎么给,觉得有必要的比赛才给,他说每次从财务拿钱都是几个人同时签字,谁也不愿意一个人担那种风险。
贿金如何下账?他认为把这笔钱从非法变成合法很方便,比如以服装费呀、招待费等等的名义都可以下账。每个赛季里有想晋级又打到复赛阶段的球队每年在贿赂裁判方面的花销有多少?他的估算是30万左右。
中国足协规定比赛当天上午才公布主裁判名单,这是不是在时间上给行贿带来了麻烦?这位总经理笑着表示根本构不成障碍,因为有时是足协的人有时是其他的人会打电话告诉你谁是主裁判,常常是比赛几天前就知道了。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他的解释是派谁去主裁那场比赛决不简单地是纯粹的工作安排,有人充分利用这一机会来捞钱。
至于比赛监督的作用,他的说法是就他看到的而言作用不大,他说有些人和裁判还有着密切的关系,相互之间都有默契,与“上边”也有默契,所以会派他们在一起。
说起在运作过程当中获的利和受的气,这位老总说,钱花出去了,一般总会得到些好处,他说有一次边裁对他们很关照,他们进攻时越位了好几米都没吹,最后拿下了那场比赛。在另外一场比赛中,对手的老板是个私营企业家,用30万买他让球,他拒绝了,结果对方在裁判身上下了功夫,双方各有一个打门框又反弹到球门线的球,对方的没过线也给吹进了,他当时心里非常憋闷,晚上吃饭时喝闷酒还大哭了一场。
他说乙级联赛到决赛时都没有完整的比赛录像,所以裁判“发挥”的空间更大,“说你怎样就怎样,死无对证”。分析原因,他认为根源还在于足协内部,他认为足协内部的工作人员素质低,所以正经八百的机关作风建立不起来,而社会习气和歪门斜道却大行其道。他的看法是那些人不换要扭转风气很难。
他说每次足协下来人,吃吃喝喝的事儿难免,也有些人得带点钱走。
说起绿城董事长宋卫平和吉利董事长李书福、桂生悦公开站出来指证黑哨的行动,这位老总认为他们指证的事儿很普遍,他们的行为值得钦佩。他说其实每一个老总都痛恨这种现象,但因为自己也是行贿者,所以有所顾忌不能出来说什么,但其实每个人都不愿这么做,因为那不是光彩的事儿而且会担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