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报讯(记者孙玮)昨天,一家北方专业体育媒体在头版发布,“本报50万元悬赏涉黑证据”。晚上,本报记者在采访了该报社的第一副总编后得知,仅仅不到一天的时间,该报就已经收到了数十个举报电话和20多封电子邮件。
对于这次悬赏举报,该报提出了以下几点说明,1.举报人出示的证据经该报送交司法机关鉴别,是真实且具有法律效力,并能将涉黑人员绳之以法的有力证据。2.举报范围以20
01赛季敏感比赛为主,亦可为职业联赛里其他涉黑证据。3.该报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最大程度保护举报人。4.该报的法律顾问对该报悬赏这一行动持有解释权。
对于设立巨奖收集涉黑证据的目的,该报的副总编表示:“主要是因为目前的打假扫黑已经进入到了一种相持阶段,可以说,很多人都已经陷入了迷茫。而证据的收集恰恰是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本报决定尽一份媒体的责任,公开收集涉黑的证据。”
据了解,仅仅十几个小时的时间,就收到了数十个电话和20多封电子邮件。“有的是声援的,但还真有提供证据的。”这位副总编说。“其中有一封邮件这样写到:一个裁判某某年在某地买了一栋50万元的房子,又花了50万元装修,还丢过一个30万元的存折等等。”对于这些证据,该报社认为还有待进一步核实,而对于人们关心的奖金发放问题,该报副总表示:证据的真实性最终将由司法机关认证,我们会在过滤之后,将有价值的证据交给司法机关。”
由于该报在前一阶段的黑哨报道中,曾被上海中远俱乐部认为有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所以这次设巨奖收集涉黑证据,也引起了不小的猜疑,对此,该报社副总编解释说:“从时间上看,这两件事似乎存在着一些联系,但实际上只是一个巧合,其实从打假扫黑开始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已经开始酝酿这个计划了。所以二者之间没有什么联系。”
对于这家报社此次的悬赏扫黑,足球圈内众说纷纭。一些常年在足球界打拼的足球人认为,“这样做不会有什么作用,只能说把收集证据这个问题社会化了,但是老百姓知道什么,他们要是知道哪个裁判收钱了,哪场比赛是假球,球场里早没人了。”而一些从事足球报道的记者则观点相反,“不管能不能最终收集到有价值的证据,影响造出去了,炒作的目的达到了就行了,再说没有证据对他们报社不是更好吗,50万元还省下了呢。”
不过,这家报社则认为:“我们一直对能够收集到有价值的证据抱有信心,而第一天的反馈,使我们的信心更足了。”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