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广州吉利、浙江绿城揭竿而起,掀开此番反黑风暴以来,随着事态的不断进展变化,那些“黑哨”们也根据形势以及自身的处境悄悄地行动起来了……
1、打探足协的态度
实际上,中国足坛的“打假扫黑”运动在过去几年中已经有过多次,但在中国足协“
证据说”与“拖延术”的应付下,每每不了了之。这次“反黑风暴”来势汹涌,所以,一些“黑哨”在保持一份不以为然的轻松之时,也不得不有所担心起来。一些“黑哨”开始通过有关渠道,侧面打探足协对“反黑”的基本态度,但由于“新新人类”且“特立独行”的阎世铎的到来,一时间,包括足协内部人士也很难判断出“阎掌门”的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在这种情况下,“黑哨”们只能有所针对地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了。
2、转移“黑钱”
“黑哨”收的“黑钱”不可能是一万、两万;也不可能压在自家的床铺下面,肯定还得存到银行里。尽管有的“黑哨”没有把钱存在自己的名头上,但也跑不出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存折上。
在害怕司法介入,害怕有人前来调查自己的财产并可能出现“财产来历不明”的糟糕情况之前,“黑哨”们会抓紧时间将那些“黑钱”重新转移到没有危险的地方。而使自己单从存款数额上看更像是一个生活清贫的“穷光蛋”,以示廉洁之身。
当然,“黑哨”的“黑钱”也有的花在了买房、买车上;所以,在转移剩余“黑钱”的同时,“黑哨”们也会从用“黑钱”买的洋楼中暂时搬回昔日的“寒舍”,并且会把自己的车子找个地方闲置起来,借辆破车代步,甚至干脆打的或者骑自行车上下班,以风尘仆仆的劳动者的面目出现在众人面前。
3、紧急相互串供
“黑哨”收了“黑钱”,即使别人不知道,“黑哨”的同类,即其他“黑哨”肯定心知肚明。
中国人习惯于“要干事(主要是坏事)就大家一起干”,这就是为什么不收“黑钱”的孙葆杰成为裁判中为人耻笑的“一根筋”、“乡巴佬”的原因。
一起干,就得一起找。比如,执法一场比赛的三四名裁判,主裁收了“黑钱”,边裁也肯定不会双手空空。
于是,一片风声鹤唳之中,“黑哨”们开始暗地里结成攻守同盟,发誓兄弟般地共进共退,并相互串供,相互鼓励,相互营造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的气氛。
4、着手寻找律师
“黑哨”黑名单被媒体曝光之后,“黑哨”们才真正感觉到了一丝逼人的寒气——也许,下一个黑名单上,自己便会榜上有名。
于是,为了提前做好反击的准备,“黑哨”们开始着手为自己寻找有实力的律师,以备一旦自己被指控之时,好在第一时间由律师出面,进行法律操作,以化被动为主动。尤其这当口,似乎谁要是没有个津师为自己站脚助威,谁就好像一定是个“坏人”似的。
找律师就找最好的,钱多钱少,“黑哨”是不会太在乎的。
5、做好最坏的打算
据称,有的“黑哨”已经有些扛不住了。这些“黑哨”大多属于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面对“黑钱”一时无法自持。他们经验与阅历上的欠缺加上普遍年轻,在强大的舆论与阎世铎铿锵誓言的威慑之下,很可能会选择主动交待自己的问题,以求宽大处理。即使今后无法再当裁判,也有机会安然地在其它工作岗位上度过自己的后半生。
但对于那些“黑哨”中的“老油条”们来说,他们收取“黑钱”的情节要严重得多,即使“自首”也自知难逃厄运。于是,死扛到底成为了他们惟一的选择。当然,这些“黑哨”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同时,也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一旦自己身陷其中,他们会将自己多年执法过程中了解到的更大、更黑的“黑幕”;涉及到足协要员的“材料”一并递交。“要死大家一块死”也是中国人的一种“传统理念”。也许,这最后的一着还可能成为一把“撒手锏”而使自己最终化险为夷呢!
就是这样,在一条看不见的战线上,“黑哨”们正在悄悄地行动着——一如水面上那神情自若的鸭子,谁想到水下面的两只脚正在拼命地扑腾着……(东方剑)
本新闻为青年体育-北京足球独家提供给新浪网,其他网站如需转载、改编,需与新浪网直接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