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并不仅仅是一种快乐的游戏。
足球运动演变到现在,早已经是一种金字塔状的群体性游戏,能够给游戏的从业者带来巨大的物质利益。而金字塔的庞大基座——球迷,从足球上得到审美的愉悦感,而无法获得物质上的利益,相反还要付出金钱、时间和精力,来换取心理上的消费。
对于足球金字塔的上层,包括足协、俱乐部、媒体,或者具体到教练、裁判、运动员、记者……等来说,他们虽然都在不同程度上分配着足球所带来的收益,但由于角色的不同,在游戏中被赋予的社会形象也不同。
概莫能外的是,每一种角色,都应该符合社会上大众对他们的预期想象,而如果这种形象被颠覆,就会造成金字塔底座也就是消费者心理上的失衡,使大众不但无法从游戏中获得愉悦,而且会因被欺骗和蒙蔽,而造成伤害,形成群体性的愤怒。
尽管游戏规则是可以被制定然后让参与者接受,可所有的规则都需要确保一个底线,即让游戏的消费者感觉到:游戏没有被人为操纵。
体育游戏,特别是足球游戏,之所以吸引人,并形成全球性的庞大消费产业,就在于游戏在过程结束前的不可预测。当消费者或者说球迷开始怀疑游戏的公正,开始认识到比赛开始前,就已经被确定,他们就无法从游戏中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和补偿。于是,根基动摇,游戏将走向末路。
不幸的是,中国的职业足球,就处于这样一种山雨欲来的飘摇境地。
甲B“黑哨”事件,在马年即将来临之际,愈演愈烈,虽然黑幕还没有被真正揭开,但冰山露出的一角,就足以让大众触目惊心。
本来,中国足球的从业者,就已经让大众在心理上有诸多失望。运动员素质低下,技艺平庸,成绩羞人,却有着高额收入,并屡屡闹出斗殴丑闻和桃色绯闻;俱乐部经营维艰,无法自负盈亏像个填不满的无底洞;而假球和黑哨的出现以及蔓延,则对中国足球的正面形象,造成着最严重的腐蚀和溃烂。
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足球管理层:中国足协以及下属人员,尤其是足球游戏的执法者——裁判,身陷其中,公信力不断丧失,权威受到质疑。而当以往游戏规则共谋的俱乐部方面,开始反戈一击,把裁判黑幕抖落,并通过媒体向公众展示,中国足球管理层,正面临职业联赛八年来最严重的行业危机。
更为不幸的是,此次“黑哨”风暴来势凶猛,中国足球管理层以往的危机公关手段,正一一失效。吉利俱乐部状告中国足协并被受理,尽管中国足协认为受理诉讼的法院,没有管辖权,但是天下哪有超越于法律之上的行业?绿城俱乐部老板炮轰黑哨,中国足协派员前往杭州调查,无功而返,但是媒体不再沉默,尤其是中央级别媒体如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的介入,让中国足协不得不严正表态,要为打击黑哨作出更高昂的姿态。
但是态度已经不能决定一切。
由黑哨事件起,一系列以往被回避被漠视的尖锐问题,一一摆上台面:对裁判收受黑钱,能不能在法律上进行制裁?中国足协到底是社会团体,还是政府行政机构?中国足球管理层所谓的“行业规则”,是否就可以凌驾在法律之上?朗朗绿茵,难道就真是法律管不到的角落,任黑哨当道、假球逞威,腐败丛生、贿赂横行?
黑哨已犯众怒,中国足球的积弊,已经孳生出一个难以视若无睹的怪物,而这怪物,见不得阳光,只能在中国足球的黑暗面里生存。荡涤中国足球之黑暗,中国足球才能有健康的体魄,重新前行,而如果这次的“黑哨事件”仍然无疾而终,或者只是找出一两个裁判来搪塞示众,而不是痛下决心,彻底打破丑陋的行规,制定有效的职业联赛监督和制约机制,黑哨还会换一种更隐蔽的方式存活,依旧轮回。
足坛打黑的风暴虽然来临,但愿风暴结束后,不会还是那副死水微澜般的平静。本刊记者/赵照
新浪足球彩票系列短信助您决胜千里!
订中国队与世界杯新闻 国脚动态随时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