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亚运会即将落幕,应该说,最后一天的七枚金牌对本届亚运会的基本格局变化已无大碍。盘点本届亚运会的格局变化,我们还是能够看出一些变与不变来。
王延郁:从比赛开始到现在的结果来看,咱们中国无论是在金牌数还是在奖牌数上,都是遥遥领先的。毫无疑问,在亚洲这个体育大家庭里,中国无疑是“大哥大”。不过,领先太多了也就没什么悬念了,倒是前几天,韩国金牌数超过日本的时候,让人觉得日韩似乎
有一争。现在看来,中、韩、日领先的大格局恐怕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改变。
郝清亮:一些西亚和南亚国家正在崛起,比如说沙特和印度在田径项目上摘金夺银,可能会预示着今后亚洲格局会出现一些小的变化,他们将可能向以中亚为首的第二集团发起冲击。
阎志强:说实在的,我对三甲之外关注得不多,也许后边的名次争夺是最激烈的。感觉上,本届亚运会好像登上金牌榜的代表团特别多。我想,这与一些非奥项目和小项目的进入亚运会有关吧。听说下届亚运会在设项上还将有一些变化,估计到时候金牌榜中下游又会出现一些升升降降的格局变化。
王延郁:大的格局和设项有关,也和在各个项目当中是否有实力有关。这次亚运会上,一些项目的格局就出现很有意思的情况。比如韩国历来被称为世界射箭霸主,但这次比赛男女的个人金牌他们就都丢了。再比如日本的游泳,很多年来称雄亚洲,这次也在金牌数上输给了我们。我想,日本无力去争老二,和他在游泳和田径上的失利多多少少有些关系。这种变化给人激励,也给人警醒。你奋发了,你提高了,你就可能在一个项目上崛起;反过来,你要是松懈了,退步了,你的优势也就丧失了。这儿拿一块,那儿夺一块,你在亚洲体育的格局中地位就上升,要是东也丢,西也丢,那就“哧溜”下去了。
郝清亮:要从本届亚运会看亚洲体育格局的变化,不能忽略非奥项目的设置。这次亚奥理事会全部44个成员参赛,是个纪录,到目前为止,有39个国家和地区在奖牌榜上有名,这也是个纪录。这种局面的出现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非奥项目的设置。在奥运项目上成绩突出固然可喜,但在群众基础广泛的非奥项目上成绩突出,也是每一个国家和地区应该追求的。比如中国,在11个非奥大项72块金牌比赛中仅获得1块金牌,显得有点太少了,中国今后应该加快发展这些项目。
独家版权声明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