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魔鬼共舞--中国女曲连夺世界和亚洲冠军探因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2年10月12日10:19 新华网 |
新华网釜山10月11日体育专电记者梁金雄、肖春飞、李拯宇 中国体坛有这么一支国字号队伍,两年前它既没有名气,更没有炫耀的资本,连亚洲冠军都还是可望而不及的目标,可仅仅两年的功夫,她们不仅为祖国夺得了亚运会第一块女曲金牌,而且还站在了世界冠军杯女曲赛的最高领奖台上。 创造这一体坛奇迹的就是不远千里来到中国的韩国籍“魔鬼教练”金昶伯和中国女曲姑娘们。正是因为有了金昶伯的个人魅力、女曲姑娘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女曲才由一支默默无闻的“丑小鸭”一夜之间变成了美丽的金凤凰。 金昶伯曾四天不吃一口饭 女子曲棍球在我国开展只有20年的历史,但却曲高和寡,群众基础差,专业队寥寥,特别是教练队伍对世界曲坛的技战术走向缺乏理论认识和直观了解。为了尽快提高中国曲棍球水平,中国曲协决定走“借鸡下蛋”的路子,于1999年底把曾担任韩国国家队助理教练的金昶伯请到了中国。 对世界女曲潮流的了解、很高的专业素质和对事业的全身心投入使金昶伯没花多少时间就把握住了中国女曲的脉搏,通过一天3练、长达6个小时的“韩式超级地狱训练”和几近苛刻的管理,扭转了原来不太重视体能训练的认识误区,以充沛的体力弥补技术上的不足,这也是中国女曲取得突破性战绩的关键所在。 就在备战亚运的一次训练中,金教练因一名老队员在纠正习惯动作时总是练不好,便说:练不好,别吃饭。而他也陪着这名队员一起不吃饭。最后他同意这名队员吃饭了,可自己却一连4天没吃一口。这一举动深深地震撼了女曲姑娘的心灵,她们与这位韩国老头融为了一体。 女曲姑娘在训练中常称他为“魔鬼”,可在训练场外,姑娘们更愿称他为“老师”。一次出早操,金昶伯发现少了一名队员,当他得知这位球员正在医院打点滴时,早操结束后连饭也顾不得吃就赶到医院看望队员。平时他也像慈父一般,随时根据天气的变化叮嘱自己的爱徒注意冷暖。为了给队员补养身体,他还经常自掏腰包,买狗肉为队员炖韩式狗肉汤喝。 场上“魔鬼”,场下慈父,这是金昶伯的执教之道,成功之路。他通过言传身教,使球队形成了强劲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培养了队员吃苦耐劳、敢打敢拼的精神。 女曲姑娘的吃苦耐劳 一支运动队,教练员与运动员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你教练有地狱式训练法,我不接受或者不配合,同样起不到应有效果,因为最终出成绩还是要靠队员的努力和执行教练的指挥意图。 金昶伯刚进中国队时,女曲姑娘还真一时无法接受和理解他的“魔鬼训练法”,全队还发生过集体“弹劾”他的事件。 但随着双方的深入沟通和了解,金老师和中国姑娘越来越像是一家人。曲棍球在中国体坛算是弱势项目,因此在艰苦条件下成长起来的女曲姑娘自尊心更强,更能吃苦耐劳。你金老师要求再严、量再大我也能扛住,不能让你练趴下。队长陈朝霞说:“我们就要表现出比韩国姑娘还要能承受住魔鬼训练法。” 张海英在一次比赛中脸上被打出一个大口子,她在医院缝完针后马上要求回赛场继续比赛。队员马弋博被一球打掉了5颗门牙,但她仍然奋战在球场上。老国手黄俊霞说,曲棍球是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们女孩子当然怕受伤,但我们既然选择了曲棍球,就是破了相也会顶住的。 多么可敬的姑娘!具有了这样一种吃苦耐劳和要球不要命的精神,还怕什么做不到。女曲姑娘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运动员队特别是弱势队伍好好学习。 良好的外部环境 中国女曲虽然长期是弱势项目,但是各方面仍然用一种呵护的心态予以扶持。国家女曲在广州训练时,广东队把最好的场地让了出来。每当金昶伯要抽调队员时,各省市都会积极配合。天津、北京和广东男队为了提高中国女曲的训练水平,早出成绩,甘愿当女曲的陪练。 有关管理部门为了让金昶伯在中国执教有一个好的内部环境,对他的训练方式尤其是一些中国人难以承受的“魔鬼式”训练方式不加干涉。大家从来没有把金昶伯当外国人,相反还视他为亲人。金昶伯的家现在落在了北京,由于他长时间在外带队训练,在京的夫人和孩子一旦遇到什么困难,中国曲棍球协会就会马上派人给予解决。这无疑让这位韩国人感到中国人带给他的温暖,使他心无旁骛地投入到事业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