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所长,必有所短。这一年多来,徐莉佳最头痛的就是自己太“长”了。
徐莉佳1997年开始练帆船的时候,在教练眼里这个10岁的上海小姑娘什么条件都好,领悟力高、动作协调、心理稳定、训练刻苦……身高也只有1米40。之所以着重提到身高,是因为徐莉佳练的是帆船项目中船体最小的OP级,高个子队员在狭小的船舱里活动起来很不方便。
练了三年后,徐莉佳的能力见长,在国际大赛中开始崭露头角并成为中国目前最好的OP级选手。可教练却越来越担心:这小家伙个头长得太快了,每年以6厘米的速度往上蹿。回头一查她的“出身”,有教练大叹“投资失误”———徐莉佳的父母都是搞体育的,爸爸身高1米80,妈妈身高1米74———由此看来,这姑娘很可能长得超过1米74,而对应的体重将在60公斤以上!对OP级选手来说,1米74的个头就会影响转帆的灵活性,60公斤的体重则会使小船吃水加深,直接影响航速,在小风天气中尤其吃亏。
长到去年底,徐莉佳的身高已经达到1米70了,已经拿了世锦赛冠军的她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情况。“我也不想自己的个头长这么快呀!”她忧心忡忡地与教练张静商量:“要么我不练OP了,改练个子可以高一点的欧洲级吧。”虽然徐莉佳是OP级的世界冠军,但OP级与欧洲级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中国在欧洲级上已经培养了陆春凤等一线强手,徐莉佳在这个时刻改练欧洲级等于放弃代表国家参加亚运会OP级比赛的机会。张静不想让爱徒放弃这个机会,而且告诉她:“你有亚运会夺金的本钱。”徐莉佳当时也不太清楚自己有什么本钱,只是在教练的鼓励下继续练下去。为了控制体重,这两年她基本上没有吃饱,有几次忍不住偷吃,被教练发现后立即就要长跑。
今年初,又一届世锦赛开始了,在200多个参赛选手中,徐莉佳总有“高人一等”的自卑,但赛后一看结果,她又拿了一个世界冠军,自信心更加强了。这次亚运会赛地的风越来越小,对徐莉佳这种技术类型的选手尤为吃亏,但她的发挥十分平稳,即使有两轮在积分上已被日本选手追得很紧,但仍然没乱手脚,最终提前两轮把冠军拿到手。
爱徒拿了金牌,张静第一句话就是:“你可以去吃饱饭了,反正回去就改练欧洲级。”继而,她道出了徐莉佳的本钱———沉稳。原来,四年前也是张静带队参加曼谷亚运会,当时的队员在遥遥领先的情况下急着想拿冠军,最后两轮连续出现重大失误而丢掉了金牌,这使张静认识到心理往往是大赛的决定因素。
“徐莉佳最大的优势就是心理稳定,”张静最后说,虽然个高的弱点十分明显,但徐莉佳每次大赛心理都很稳定,也许是人有所短、必有所长吧。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