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名叫黑兹利特的学者提出,假如小孩打破了窗户,必将导致破窗人更换玻璃,这样就会使安装玻璃的人和生产玻璃的人开工,从而推动社会就业。在亚洲,亚运会或许就是这样一次“破窗”的机会。
这次亚运会开始与结束,像以往的每次盛会一样,没有所谓的第一枪,亦没有所谓的最后一枪,也没有开始和结束之间的分水岭。散布在亚洲各个角落里的收音机、电视机和
印刷机将把来自釜山的信号,把印刷术和电力的光亮,从城市传递到乡村,从陆地传递到海洋,从亚洲传递给世界。
一个例行的开幕式和一个例行的闭幕式成为大略的标志,但釜山无疑会像4年前的曼谷,两年前的悉尼和一年前的北京一样,为这个黑暗而无生气的世界经济点亮一支蜡烛。
亚洲经济危机的疼痛还未消除的时候,南美又陷入了灾难。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安然和世通的丑闻把人们仅有的信心吞噬。小布什需要“破窗”,于是他借助9月11日事件发动了战争,但他的运气实在没有他父亲那么好,塔利班也不像伊拉克那么经打,于是美国经济还得在低迷中徘徊;于是,他只好把下一个目标再次对准伊拉克。
但在亚洲,人们有其他“破窗”的机会,曼谷是泰国人“破窗”的机会,它见证了泰国经济的复苏;釜山将是韩国人“破窗”的机会,与几个月前结束的世界杯一起,它将见证韩国从亚洲金融危机中走出,开创另一番新气象。北京倒不需要“破窗”,至少官方的统计数字中,每年都保持高速增长,尽管海外有人抱怨说,这些数字中有很多水分,但中国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和生机。
在北京,1990年的亚运会使毗邻昌平的“亚运村”从村庄变成了都市,从农民的菜地变成了城市人高尚的栖息地。它突然崛起,是一个奇迹,而这个奇迹,无疑得益于1990年那场耗费巨大的表演秀。2008年,又一场空前规模的表演秀将在北京举行,它将再次成为世界的中心。
在缺乏战争刺激的年代里,因为没有枪炮和火光给予感官上的震撼,没有拼杀给予力比多的消耗,人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体育运动中,用这种方式宣泄“攻击性与动物本能”。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一场体育表演秀能够使默默无闻的城市扬名立万,即使未能变成经济中心,能够把旅游业带动起来,也是不错的结局。在一年前,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的西归浦,如今名头的响亮大约超过了中国本土的黄浦,只要它稍微表现出一点人情味,人们巴不得投怀送抱。
关于曼谷,关于人妖、亚运会和金融危机的传说不会停止,它们是一些美丽的、丑陋的神话。亚洲的数以十亿计的人,疲倦于现有的世界,生活于沉重的压力之下,忍受着金融危机后遗的疼痛。他们被钳制、被挤压。釜山,一个韩国城市,终于又给了他们放纵的一个理由。
再说我们的北京,她所代表的中国,有人认为是“世界工场”,亦有人认为上海将取代香港和新加坡成为远东的金融中心,尽管短期内不大可能实现。但即使面临着种种问题,中国始终在从全球化的蛰伏期中醒来。五十多年前,一个叫白修德的《时代》记者就已经说过:“在整个亚洲大陆上,中国的求变之力,要比其他各国动作得更危险而具有爆炸性。”他还说,“中国人民反抗自己古老的痛苦的革命浪潮是任何集团都无力加以控制和歪曲的。”
在一个风云际会的时刻,有超过13亿人会为之癫狂,这样浩大的表演秀,到底会为中国带来什么呢?
中国现在正在全球化的道路上飞奔,获得世界的认同,赢得对手的尊重,这便是北京在2008年渴望得到的东西。
亚洲“破窗”的契机(文/迟宇宙)
每月2元享用15兆邮箱 优惠价格就剩最后几天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突发事件、重大新闻尽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