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体育 Sina. Ads.

   首页 > 竞技风暴 > 综合体育 > >新闻内容


复出的伏明霞心静如水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3月16日 10:55 中国体育报

    伏明霞越来越漂亮了--这是大家对出现在广西跳水馆
的伏明霞的第一印象,虽然已有两年半时间没有参加比赛
了,但跳水带给伏明霞的雪白皮肤、娇俏身材并未改变,
倒是清华大学的校园生活给她添了几分书卷气。最引人注
目的,是她额前几缕染成金色的头发,在一群参加资格赛
的小女孩中间,金发似乎显示了伏明霞的特殊身份,大家
也因此强烈地意识到:“双料冠军”伏明霞重出江湖了。

    记者:熊倪是为了战胜萨乌丁复出,你为了什么复出
?你复出有没有受熊倪的影响?

    伏明霞:我(复出)不为什么,也不受熊倪的影响。
熊倪是熊倪,我是我,我们练的项目不一样。

    记者:你退役后在清华大学读书,清华大学的跳水俱
乐部是不是对你的复出有很大影响?

    伏明霞:对,如果清华大学不成立跳水队,如果我不
在清华大学读书,去做了别的工作,我复出的机会就很小
了。

    记者:你这次复出似乎不像熊倪那样有很强的目的性
,是不是更重在参与?

    伏明霞:是的,我复出就是为了参与,以平常心参加
比赛。

    记者:这次复出是否意味着以后也从事与跳水相关的
工作?

    伏明霞:不会吧,训练、比赛是很短暂的,我只是用
几年时间去做一件事,不可能一辈子都“捆”在上面。

    (国家体育总局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主任石天曙认为:
伏明霞的复出,能够提高中国女子跳水队的综合水平,有
利于形成以老带新的格局,有利于培养新秀。国家跳水队
老领队王发成则说:伏明霞复出,可以让年轻队员感到压
力:伏明霞都退役这么久了还复出,说明我们水平还很差
。这样无疑会促进年轻队员的成长。)记者:有没有想到
过,你万一比不好,进不了这次资格赛的前6名?毕竟你
有两年半时间没有参加比赛了。

    伏明霞:不可能吧……

    (这时的伏明霞瞪大眼睛,一脸惊讶。看来伏明霞对
自己的实力还是充满信心。据专家介绍,伏明霞虽然还没
有参加比赛,但光看她训练,就可知她的状态相当不错。
)记者:围绕着你的复出,有关方面就你的注册问题闹得
沸沸扬扬,你是怎么看的?

    伏明霞:我不管这些事情,这些事情由领导去解决,
我相信会解决好的。

    (去年9月,有关方面批准了伏明霞的复出申请。由
于伏明霞目前的户口在北京,再加上清华大学跳水池尚未
完工,伏明霞一直在北京市体委的光彩体育馆训练。据游
泳运动管理中心官员介绍:清华大学跳水俱乐部与北京市
体委跳水队属“联营”性质,即北京队员到清华上学,而
清华大学的跳水队员在市体委训练,优势互补。所以北京
市体委也希望伏明霞在北京注册。有关人士称,伏明霞以
后参加奥运会、全运会等大比赛,有可能采取“双计分”
办法,即同时代表湖北队和清华大学。但清华大学并不能
单独成队,是否清华大学就代表北京市,这些问题还有待
双方进一步协商。)

    伏明霞将在3月17日参加跳板比赛,这是许多年来伏
明霞所参加的“档次”最低的比赛了。在广西跳水馆外,
刚训练完的伏明霞被人拉住与于芬合影,队友大喊“茄子
”,但伏明霞没有笑成“茄子”,她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恍若当年的小女孩,一时间多少消除了大家对她的陌生
感。

    改革与法治并重全国跳水冠军赛资格赛开战

    充满改革和法治精神的1999年全国跳水冠军赛资格赛
今日上午在广西南宁开幕。

    改革的措施是:本次比赛增设了乙组比赛,目的是锻
炼后备力量,狠抓基本功;法治精神体现在:伏明霞、王
睿、李成伟等老将被一视同仁,必须通过资格赛才能获得
参加以后比赛的机会。

    共有来自全国18支队伍的94名运动员参加本次比赛,
分甲、乙两组进行,甲组各单项前6名获得参加本年度全
国跳水冠军赛的资格。

    跳水赛为何不闻水声--小改革期待大收获

    跳水,顾名思义是和水密切相关的运动,但是,在1
999年全国跳水冠军赛资格赛的首日比赛中,却听不到一
丝水声。

    今天的跳水比赛全在陆地进行,内容是乙组男、女弹
网、技巧动作,和水不沾一点边。

    增设乙组陆上比赛,是今年全国跳水冠军赛资格赛上
的一次小小变革,但关系着跳水后备力量建设的大问题。

    “跳水从字面上看是水上运动,但入水后才跟水有关
系,最重要的其实是空中这段距离。”国家体育总局游泳
中心跳水部主任李大正说。

    李大正认为,中国跳水之所以长盛不衰,很重要一点
,是因为中国教练抓住了跳水的本质--空中感觉的建立,
这是在陆上完成的,因此在平时的跳水训练中,有大量的
陆上训练,约占一半训练量。

    参加今天陆上比赛的运动员全部是10岁左右的小孩,
弹网、技巧动作是对他们基本功的最好检验,很多孩子都
显得有些紧张;毕竟极少在众目睽睽之下参加这种比赛,
不少人跳砸了动作,小脸急得通红,因为弹网、技巧的得
分将相加为基本技术得分,带入水上比赛成绩,一并排列
名次。

    李大正看着小孩屡屡失败,脸上有些笑容:“现在他
们一次两次失败是件好事,当运动员怎么会一帆风顺呢?
从小就要让他们增加比赛经验,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我国
训练体制上一向存在训练多比赛少的缺陷,这些小孩一年
有3次比赛就很不错了,而美国一年光国内的跳水比赛就
有30多次。所以我们的跳水选手虽然基本功扎实,但心理
承受压力的能力差。”

    今天的比赛堪称中国跳水后备力量大比武,从一定程
度上来说也是今年2月天津大集训的延续。大集训被称为
中国跳水成功的“技术保证”,但已有3年没有举行了,
这次在天津共聚集了54个孩子,有十几个专家包括徐益明
、周继红以及心理、医学、生物力学专业人士前往授课,
最热闹也最有效的是模拟赛,众小孩分为A、B两组进行对
抗赛,小孩们大喊“加油”,狂敲手边能拿到的东西,声
音之大让在场的教练们都捂住了耳朵--这是一种行之有效
的心理锻炼。

    1998年初,中国跳水兵败珀斯,圈内外一片“狼来了
”的惊呼,“狼”不仅是萨乌丁等外患,也有队伍萎缩、
后备力量不足等内忧。例如1997年先后有辽宁、河南、云
南、浙江4个省解散了跳水队,游泳管理中心的领导“检
讨”说,队伍解散固然有省里的原因,但也有中心不给人
家创造比赛机会的原因,一是比赛太少,二是名额太少。
1998年10月,全国跳水裁判员会议在四川举行,会上集思
广益,提出不少改革措施,今天的乙组陆上比赛即是当时
成果之一。

    令人欣喜的是,1998年一年,我国就增加了5支跳水
队:徐益明的国际跳水俱乐部、于芬执教的清华跳水俱乐
部、正式组建的安徽队、重庆队以及重新恢复的云南队。

    中国跳水正在走出低谷,要想保持这种良好势头,需
要跳水界的多方面努力,尤其需要一些创新,如今天不闻
水声的跳水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