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  论 Sina. Ads.

   首页 > 竞技风暴 > 评  论 > 足球报 >新闻内容

足球报

谢弈:老霍--你听我说

http://www.sina.com.cn 1999年2月11日 17:35 足球报

  从当年的李辉、赵达裕、高洪波、吴群立、彭伟国、
彭伟军,到现在的张玉宁、张效瑞,国家队总是有这样技
高命薄的“悲剧”人物----

  亚运会连续输给伊朗两回,登喜路杯接连输给韩国两
仗,一年内拿了三个亚军(去年东亚四强赛、亚运会、今
年的登喜路杯)后,据说,现在已经有人对霍顿“起疑心”
了。

  人们惊讶地发现:即使是霍顿带队,其选人与中国教
练却有惊人的相似----记者和球迷这些“外行”们看好的,
“内行”偏偏就是不用----个中原因是否带有某种“国际
意义”?实在耐人寻味。

  从去年以来,很多足球记者和球迷就不停地对霍顿说:
“张玉宁不错,您试一试吧!”,但霍顿一直不屑一顾。
本次登喜路杯,张玉宁其实本已被“淘汰”出名单以外,
只是因为卞军受伤随队替补而已。

  没想到,张玉宁却在越南横刀立马连进7球, 实实在
在地救了霍顿一回,也实实在在地替传媒和球迷“长脸”
了。

  因此,张玉宁能在登喜路杯上大放光芒,众人并不认
为霍顿“慧眼识英雄”,而是叹惜:要是早点用张玉宁?

  眼下,张玉宁坐稳国奥前锋主力位置当无大碍,“过
去的事就让它过去了”,不提张玉宁,重要的是张玉宁千
万不能因此而自以为是、松懈、退步----在他以前,中国
足坛有太多的“少年英雄”一到了20岁就“泯然众人矣”,
张玉宁得警惕,切勿重复这种悲剧。

  现在得继续向霍顿唠叨另一“张”:张效瑞。有了张
玉宁的“成功”后,给霍顿“添”点别的“乱”,似乎信
心足了些。

  去年的越南登喜路杯,是李金羽四名健力宝小将初放
光芒的福地,打波黑队的那个黄金入球:张效瑞中场直传,
李金羽巧妙直插中路,右脚后跟轻轻一抹,骗过对方门将
左脚挑射破门,何等赏心悦目回肠荡气!

  今年的登喜路杯,张玉宁横空出世,不知场下的张效
瑞是何感想?

  张效瑞在对方禁区前的带球突破和进攻组织能力,是
目前国奥队最好的,还好过当年的彭伟国、彭伟军,因为
他有速度。当本届国奥队再次暴露出进攻乏力的痼疾时,
记者和球迷这些“外行”们都想起了张效瑞:如果他在场
上,肯定能“做”出几脚好球让张玉宁和王鹏轻松破门!
如果他在场上,我们两度下半场猛攻韩国队时,肯定会有
斩获!

  但是,张效瑞和当年的李辉、高洪波、吴群立、彭伟
国、彭伟军一样,优点与缺点同样明显,都是典型的攻强
于守的球员,防守与对抗都不够凶狠。

  如何看待与使用像以前的高洪波、彭伟国,现在的张
效瑞这样的球员是摆在中国教练面前的一道难题,以现代
足球全面的要求来衡量,张效瑞无疑是不“全面”的,尤
其是霍顿采取四名前卫平行攻防的战术队形,对每名前卫
的防守能力都要求甚高,张效瑞似乎不大适应霍顿的全面
要求。

  但是,如果国奥队有十个像孙继海这样能攻善守的全
能型球员,随便哪个教练去都行了,何苦请来霍顿?

  如何在球员的特点与整体的战术之间取得一个最合适
的分寸?这将是霍顿面临的一个难题,也是几乎每个外籍
教练到中国执教后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历届国家队都有类似张玉宁、张效瑞般的球员:球迷
和记者都看好并“盛赞有加”,在平时地方队中也是作用
突出,但就是进不了国家队或根本没机会打主力,如十强
赛前的小王涛、高峰,如以前的高洪波、吴群立、彭伟国、
彭伟军,如李辉、赵达裕、黄德兴等,这些球员都极有特
点,但也有明显缺点,有“看点”有“故事”,是球迷和
记者的宠儿,是教练手中的鸡肋。

  苏永舜教练之所以在中国足坛内外享有极高的威望,
他的那届国家队之所以战绩突出,主要原因正在于他对球
员特点的准确判断与合理使用,如中场人选之搭配,如各
地方队小组合的合理“重复”,球迷早已熟悉,此处不再
赘述。实际上,小将张玉宁最早也是被苏永舜教练看中的,
1996年,当时执教辽宁队的苏指导已经断言:仍未打上主
力的张玉宁最有潜力,前途无量。

  外籍教练看中国球员,既有求全责备的,如当年之施
拉普纳;也有一眼就能发现好苗子的,如原来国奥队的拉
德,独具慧眼发现了谢晖等人。我们绝对不敢断言自己的
眼光比霍顿的高明,毕竟,霍顿是名有丰富国际执教经验
的教练,他的足球理论水平无须置疑。但如果论对中国球
员特点的深刻“感觉”,霍顿也许还要在中国足坛再泡段
时间吧?

  之所以专门提及张效瑞,缘自国奥队在越南暴露出的
进攻乏力问题,国奥队中前场正缺一个像张效瑞这样善于
控球、传接、突破的技术型前卫,缺一个为前锋前卫“做”
球的好手,张效瑞是国内同龄球员中最具备这种能力的选
手。
  张效瑞的缺点是防守稍逊,由于霍顿打的是四前卫平
行攻防队形,不设什么坠后与突前前卫,因此,每个前卫
的防守职责与防守能力都必须较为过关,而张效瑞以前习
惯于凭自己的超群技术懒于防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
看,张效瑞的跑动能力并不差,体格现在也日渐粗壮,完
全有这个防守能力了,况且,防守并不难练,即使张效瑞
的防守稍逊一筹的话,与他在进攻上的意义相比也实在不
成比例,只要加强防守意识,张效瑞的防守能力完全可以
飞速提高,而出色的技术及进攻意识,则是短时间内怎么
练也练不出的。

  况且,从国奥队在越南防守上暴露的问题看,后卫线
上尤其是边卫的协防能力是真正的软穴,中场的防守并没
有什么明显缺陷,中前场的防守更多的需要一种骚扰与阻
击对手的意识与能力,张效瑞完全具备这种能力,用他的
话,对中国队的整体防守并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好在,张效瑞今年是在中国最好的教练之一金志扬手
下踢联赛,希望金志扬能好好发挥出张效瑞的作用,天津
队在突前前卫这个位置上现在最出色最有经验的是于根伟,
他目前仍在乌拉圭医治伤腿,这给张效瑞今年在甲A 脱颖
而出提供了机会。

  以前,我们评说足球时常常习惯于说“442 ”还是“
352”,说长传冲吊还是短传渗透等等,其实, 场上具体
是“谁”在踢球,这才是最重要的关键,同样是霍顿的战
术思想,如果由张效瑞、张玉宁和李金羽、孙继海几人来
发挥演绎,这种“442”也许就是可怕的“442”,如果由
另外几个粗糙的臭脚来踢霍顿的“442”, 则可能又会踢
成另一种臭球。

  所以,不厌其烦,与老霍讨论讨论国奥的人选问题。

  想想日韩,有中田英寿和小野伸二的日本国奥队,有
李东国和高仲秀的韩国国奥队,与他们现在的国奥队也许
将有天壤之别,在我们的国奥队仍有机会调整人选之时,
选定11个最有特点的球员搭成一支最有战斗力的队伍,这
是一个关系到我们能否有“标志性成绩”的关键。

  有一句话值得一提,如果现在就因此而去“怀疑”霍
顿的话,既毫无根据也亳无意义,霍顿的水平无须怀疑,
他的确是名相当有水平的教练,他现在需要的,是对中国
球员的进一步熟悉,对张玉宁和张效瑞这类球员特点的切
身了解----有了这种实实在在的经历,他才能调节自己的
思路,制定出最有把握赢球的战略,让我们给他充分的时
间和平和的环境,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