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杯世界职业围棋赛决赛今日重起战火,接下来就
是LG杯的决赛。这两项大赛共10番棋的决赛,都要在中韩
两国的顶尖高手马晓春和李昌镐之间展开。记得三年前两
人争霸东洋证券杯决赛,马晓春痛失好局后出现了心理波
动,以至“逢李必败”,导致了十连败的反常现象,直到
去年底的三星杯决赛首局才刹住了颓势。这次马晓春卷土
重来,连续在两项世界大赛中与李昌镐“手谈”,或许也
是一种历史的轮回。棋迷们关注着这次“强者的对话”,
更希望他们能留下开新世纪先河的精彩棋局。
最近10多年来,黑白世界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变化。
东亚三强中、日、韩三足鼎立,带有高额奖金的世界职业
围棋大赛此起彼伏。在围棋的故土中国,职业围棋联赛呼
之欲出。然而在围棋蓬勃发展的背后,却难以掩饰这样的
现实,棋手们无法抵御名利的诱惑,过分追求胜负;致使
比赛流于平淡,对局缺少新意。虽然偶有闪光的“妙手”
,却鲜见传世的佳谱。以致于人们感叹“争棋无名局”。
创新是围棋的生命。本世纪中叶,旅日中国围棋大师
吴清源正是在与日本一流棋手的对抗中,开创了围棋的新
时代;直到他的晚年,这位毕生追求围棋艺术的一代宗师
还在为探索新世纪的围棋而呕心沥血。一批日、韩的围棋
高手也为围棋的发展尽心竭力,“剃刀”坂田、“宇宙流
”武宫、“美学”大竹、“快枪手”曹薰铉等一个个脍炙
人口的称谓,充分显示出人们对他们围棋风格的认同和喜
爱。
由于缺少创新,今天的围棋比赛多了,名局少了;“
故事”多了,传奇少了;九段多了,大师少了。围棋由于
强化了胜负的功能而日益减少了艺术的魅力。如果任由这
种浮躁的现状继续发展,势必使这项古老的智力竞技游戏
走入死胡同。作为当代棋坛杰出代表的李昌镐和马晓春,
理应担负起弃陋扬新的职责。
被称为“石佛”的李昌镐,近期与失败“结缘”似乎
表明他正在经历着一个重新认识自我的过程。他一改以往
惯用的“忍耐战术”,主动在布局和中盘尝试一些新的下
法。在去年底同马晓春争夺三星杯的五番棋决赛首战中,
李昌镐的白布局选择了他从未采用过的模仿棋。敢于在重
大比赛中不惧怕失败,敢于在重大比赛中尝试新的下法,
这本身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李昌镐的挑战自我,无疑是值
得称道的。
与李昌镐、常昊等新生代棋手相比,“江南才子”马
晓春已不再年轻,对棋艺的追求更需要有“只争朝夕”的
紧迫意识。世界冠军固然是耀眼的花环,但倘若能以自己
的研究和创新,融入围棋的历史长河,这对于任何一个选
择围棋为职业的棋手来说,都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马晓春与李昌镐的十番棋决赛,应该说可以代表当今
围棋的最高水平。如果两位对局者能淡薄名利,倾心“手
谈”,共同创造出划时代的名局,那么无论是对围棋艺术
本身,还是对众多的围棋爱好者,都将是一件幸事。
|